您的位置:首页 >滚动 >

“变”与“不变”的归乡之路 ——彭常安的风景艺术作品

来源:时间:2020-07-08

“变”与“不变”的归乡之路 ——彭常安的风景艺术作品。

1594197613646925.jpg

《云顶山上的桃花》,80cmx60cm, 布面油画,2015

绘画是一种艺术语言,画者善用绘画语言记录某一事件或表达心中的某些想法和观点,如同文学作品一般,优秀的绘画作品往往会引起观者的共鸣。这种共鸣并不一定是完全在一个频率上,由于生活经历和成长环境的不同,不同观者所产生的共鸣或许有些许的差异,但所产生的韵动是大致相同的。

彭常安的作品总能让观者产生一种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就源自于观者对其作品所表达出情感的共鸣。彭常安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思乡之情,但在其作品中很少出现如同其他乡土情怀作品一般的旧房屋和人物肖像,更多的是单纯的景色描绘。可以让观众从单纯的景色描绘中体味出这种对于家乡故里的怀念之情,说明他在作品的整个创作过程中注入了大量的艺术情感。更难得的是,彭常安的这种艺术情感并没有随着通过作品的宣泄而有所减弱,反而在其艺术创作过程中不断涌出,这或许和其丰富的人生经历积累下的人生体验不无关系。

1594197657715990.jpg

《蓝天》,60cmx80cm, 布面油画,2011

固然,思乡之情也不同于其他情感,这种情感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所减弱,当离乡越远、时间越长,思乡之情反而会愈加强烈。看彭常安的作品会让人不自觉地回想自己儿时故乡的情景,在这种情感的加持下,自然之美突破了形状和色彩的束缚,让人感受到更加深刻的视觉体验和情感抚慰。

彭常安的情感是质朴的,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份质朴才使得他的创作情感得以绵长不绝。同时,他的情感又是相对平缓的,就如同他的作品,色彩在画板上缓缓流淌,如同一位老朋友在向你诉说着他儿时家乡的故事,娓娓道来而又回味无穷。

1594197695364342.jpg

《父亲的果园》,50cmx60cm, 布面油画,2013

通常来说,对于故乡的思恋往往伴随着伤感和忧郁,也就是时下所谓的文化乡愁。正如王一川对于乡愁的解释:“一般是指身在现代都市的人对于飘逝往昔乡村生活的伤感或痛苦的回忆。”随着交通和通讯的极大便利,文化乡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思乡”,而已经成为了一种“记忆符号”,文化乡愁似乎已经成为现代人心里精神寻根的一种最直接的本能。

但令人惊奇的是,彭常安这种从容舒缓的诉说并不会给观者带来太过忧郁的思乡之“苦”,而更多的是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思乡之“甜”。之所以产生这种感受,我想彭常安更多的是站在把大自然作为人类家乡这一高度而加以创作的原因——在最原始、本真、纯粹的生命状态中寻觅更为干净而纯洁的思乡情怀。彭常安笔下的一草一木、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都散发出勃勃的生机,在这种充满生机的背后则是艺术家对于生命的热爱。

1594197732814575.jpg

《父亲的果园》,60cmx80cm,布面油画,2015

纵观彭常安的创作历程,不难发现其作品在风格上的变化。海因里希·沃尔夫林在《艺术风格学》中指出艺术风格分为再现和表现,再现是重现生活中的真实场景,表现则是表达画家的情感与情绪。彭常安的创作风格转变正是从再现到表现的过程,这一点从2009年-2018年系列作品《父亲的果园》可以明显看出。但同时在从乡土情怀的情感内核来看他又是不变的,这一点和吴冠中很相似,吴冠中认为“风格是你向着自己的目标去走,留来的脚印。风格是你走在前面,留下来的背影。所以,我从来没考虑风格,只考虑真的感情”。

1594197765176381.jpg

《父亲的果园》,50cmx60cm,布面油画,2016

彭常安通过对大自然原初静态美的描写,传递出他内心宁静与深刻的情感,让人们感受到他对纯朴的生命世界的追求。彭常安以故乡为心中的乌托邦,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一脉相承,不同于描摹未来的西方乌托邦,东方的乌托邦更多存在于过去。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逐渐加快,曾经宁静而温婉的乡村生活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记忆中的乌托邦。而彭常安的作品正是给观者一种可以追寻记忆中乌托邦之路,无论是《父亲的果园》《道孚湿地》《青城山下》,还是《守望尘世》《山泉梨花》,一切美好景象与田野风情,都指引观者走向对田园牧歌的留恋与憧憬。

诚然,意象中的乌托邦总是令人神往而又始终无法抵达,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于它的探索和追寻。在这条归乡之路上,彭常安或许还会继续通过更多地改变和创新赢得更多观者的共鸣,但不变的是这种对于乡情的热忱。

(责任编辑 庄双博)

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博士生导师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