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宏观 >

中概股会否掀起又一轮“私有化回归潮”?

来源:时间:2021-07-28

中概股会否掀起又一轮“私有化回归潮”?。

7月6日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新浪宣布启动私有化。有分析称,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作为中国互联网第一家赴美上市的公司,新浪开创了VIE上市结构,此后一批又一批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在美国上市。

不过,现在历史走到了一个标志性的节点。在新浪宣布私有化之前,已经有大量的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或宣布或已完成私有化退市,或实现在港交所二次上市,或在A股重新上市。

仅仅今年以来,除了新浪之外,已有多家公司宣布私有化。4月15日,聚美优品宣布完成私有化。4月18日,搜狐畅游完成私有化。6月12日,腾讯与黑马资本对易车的私有化协议签订。6月15日,58同城与Quantum Bloom Group Ltd.签订私有化合并协议要约。

如此多的公司扎堆私有化,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对中国企业来说将产生什么影响?未来中概股会否掀起又一轮“私有化回归潮”?

缘何扎堆私有化?

中概股加速回归港股或A股,其实是多方面因素合力作用之结果。

首先,大量的中概股公司在纳斯达克或纽交所的估值并不高。由于流动性差,还经常遭遇到做空。中概股公司在国外资本市场其实过得也挺难受。那么,其实只要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它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做出逃离的选择。

拿这次要私有化的新浪来说,7月7日收盘后其市值仅为26亿美元。而新浪的控股子公司微博,现在的市值则为89亿美元。“儿子比老子的市值大几倍”,这或许是让新浪管理层非常不爽的事情。

其二,随着国内资本市场和港股对这些公司的接纳,以及这两个市场的承接力度增强,大量先行者提供了成功的示范。

比如回归A股的奇虎360。2015年从纽交所退市前的估值为93亿美元,但私有化回归A股之后,市值最高曾达到4442亿元,成为当时A股高科技概念第一股。目前,360市值为1377亿元,也为回归前的一倍。

又比如在港交所二次上市的阿里巴巴。2019年11月阿里巴巴在港交所募集资金1012亿港元,占当年香港IPO市场募资总额的近1/3,并跻身港交所有史以来第三大IPO。此后,在阿里巴巴的带动下,不久前京东、网易也成功在港交所实现二次上市。

其三,在中美两国对抗升级的情况下,美国从包括公司融资等层面对中国进行了全面的打压。这次中概股的“回归潮”,与5月20日美国参议院通过的《国外公司问责法案》有着不小的关系。

《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正式通过后,倘若公司未有解决问题以及时满足PCAOB的检查要求,有可能被退市。因此,大量的公司不得不未雨绸缪,提前私有化退市或在港交所二次上市,有效规避今后将要面临的巨大风险。

私有化或二次上市对公司影响

私有化和在港股二次上市,对公司的影响不尽相同。

在港股二次上市,一般没多大风险。根据港交所的规则,符合二次上市的股票,一般都是像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块头。本来它们在国外资本市场就是中概股的头部企业,回归港股一般都不会出现很大的差池。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后,将融得又一笔用以企业发展的宝贵资金。比如,6月11日在港交所二次敲钟的网易,募集资金净额超过200亿港元。网易称将把45%的资金用于包括丰富海外市场的游戏内容、投资国际游戏开发商/IP/内容所有者等在内的全球化战略及机遇,把另外45%用于推动内容、技术等方面的创新。

因此,在港交所的二次上市,对于这些中概股大块头企业来说,一边可以预防《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实施后企业面临的风险,另外又可得到大笔资金,可谓是一举多得。

但是,选择私有化的公司则要面临更大的风险。比如,已经选择私有化的新浪、58同城、易车网、搜狐畅游,以及之前的360、分众传媒、巨人网络、盛大游戏、完美世界,它们与阿里巴巴、京东等相比,属于中部企业,体量要小。要想在港交所二次上市的难度比较大,只能选择私有化后再重新上市。

在私有化再重新上市的过程中,则面临着不小的风险。一个重要的风险是:私有化过程中的资金,一般企业都会选择借钱。但这是需要付利息的。如果重新上市的周期过长,这对上市公司和股东来说,则面临不小的压力。

当然,如果能在尽量短的周期实现在港股或A股重新上市,一般而言,只要公司质地不是太差,目前都能获得比美股更高的估值。

因此,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中概股公司选择二次上市或私有化退市后重新上市。而据有关人士估计,未来3至5年内最多约有50至60家中概股来港股上市。

7966cdc78f36467b45834de1486581dc.png

扫码阅读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