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滚动 >

“快闪书店”引领阅读空间新变革

来源:时间:2018-04-03

“快闪书店”引领阅读空间新变革。

2015年6月,韩寒的快闪书店在福州来福士二楼正式对外营业。继写作、赛车、餐厅、电影、童装之后,韩寒玩起了分享新概念,这家名为《在一起》的书店可以说是快闪(Pop-up Shop)概念进入图书零售业第一个吃螃蟹的,挂靠在韩寒的品牌《One》的快闪书店的口号是“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其实是打着卖书的旗帜在卖生活方式,韩寒的快闪书店经营时间也是“快闪概念”,只有50天。

2017年9月,有“沪上最美书店”之称的建投书局在北京金融街购物中心的100多平方米地方悄然开启了一家“流动书店”,这家快闪书店依然是卖一种生活方式,打的是分享概念,主打“竹林风”,外在框架以一座抽象的竹林呈现,意在倡导读者于人类精神之林中“自然地阅读”。读者流连其间,仿佛穿行于幽篁之中,古朴的沉浸式氛围让慕名前来的购书者络绎不绝。

2018年1月,上海思南小广场的梧桐树下,突然多了一幢寓意“人文心脏”的钻石形建筑,精致、通透、有着温暖的木头质感。这是一家只有30平方米、只存在60天的“快闪书店”——思南书局·概念店。60天里,从李欧梵到孙颙,每天都有一位作家担任“特约店长”,与读者面对面,荐读、互动、分享创作感受和书房小物,带去美妙、鲜活的体验。有人说,这是一颗明亮跃动的“城市之心”,是中外作家的书房,是所有爱书人的客厅,更是上海这座城市的人文客厅。更是拉近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在产生共鸣下更是一场作者与读者的巅峰对决,是对文化认知的大讨论,而背后却是资本的推手引起的发酵。

引爆事业和产业同步的“化学反应”

在现实世界,任何一个行业都在高速发展,一不留神都可能成为淘汰者,而这种高速的发展必须遵循一个内在发展规律,就是依靠资本和受众的群体推动,而这种动力源的根本元素是人性。人是群居生物,人与人需要在见面后才会真正发生人性的“化学反应”。人类需要基于公共空间的活动。作家跟读者见面,作家跟作家见面,读者跟读者见面,见面的时候就把写作、阅读、出版、销售等所有的环节集合在一个场域里。

国家现代治理体系中在文化领域一个十分重要内容就是公共阅读活动的自然延伸,旨在推动阅读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以此带动整个国民素质的提升。同时,它也是探索城市空间升级再造、探索实体书店的创新尝试。之所以政府认可“快闪书店”的运营模式,是因为这种方式多少带有一点公众性,能够吸引更多的社会关注,唤起公众的阅读意识。当然,它最大的价值是能够让公众对城市文化空间的重新理解,对文学阅读的再认识、对城市生活方式的新体验。这本身具有强烈的社会属性,是推动人类文明进化的标致性进步,是人性发展的概念,属于事业发展范畴,但被资本捕捉到以后,就开创了一场产业发展的游戏,形成了一个用资本作为杠杆,带动产业进步的博弈场。

线上线下同步 共享立体增值服务

快闪店(Pop-up Shop)是近年欧美流行起来的一个概念,顾名思义就是短期经营的品牌游击店,傲娇地只开业几个月或几天,却因独具创意和特色吸引着大批年轻人。“快闪书店”更像行为艺术的现实表现,以此拉近作者与读者的物理和心理距离。“快闪书店”用灵活、微小、临时性的方法来吸引人。目的是改善读者体验,大而全的传统实体书店最大的弊端就是缺少时尚个性化的生活体验,更重要的是要比电商书店的价值高出一大截。“快闪书店”完全解决了这两类问题,甚至“快闪书店”里图书价格比电商书店给读者价格上更大的实惠,因为其背后是销售一种生活方式,是一场资本的名利场,而不是单一的零售,其追求的是延续零售之后的增值服务所隐含的附加值。

一是跨界创新,快闪实体书店通过新型的网络传播,一经推出,能够快速爆棚,这是一种全新的跨界资本玩法,一般“快闪书店”的生存周期在60天左右,通过饥饿营销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关注,而这60天里所产生的后“快闪书店”商业增长点是不可预估的。

二是和传统的书店不同,“快闪书店”一般销售的是生活方式,带有浓厚的文化生活体验,一般的“快闪书店”分为如下几大区域:书店阅览区、咖啡文化区、品牌设计区、创意体验区以及读者作者互动区,与台湾的诚品书店十分类似,但又有着模式体验上的巨大差异。

三是时间节点上会选择重大节庆前后。每一个“快闪书店”的背后,看似偶然,实际都是经过精心策划,在时间节点上,一般会选择在国家重大节日前后,或世界读书日等,并邀约知名作家签售会,知名艺术家们至“快闪书店”开展“朗读者”活动,并和读者互动。并会精心挑选了上千种具有特色的书籍与读者见面,特别是一些具有特色的儿童书籍、儿童绘本,读者最爱Top100,商业大佬们最爱看的Top20等等。

四是经营的方式一定是跨界合作,所有的“快闪书店”都会和政府部门,以及属地大型商业地产进行合作,政府会给快闪书店进行适当的补贴,大型商业地产会在场地、宣传上进行资源互换。“快闪书店”的模式非常新颖,一个地方结束后,随后会搬到其他商业地产继续旅行,巡展也会推动商业地产和文化的高度融合。对政府的帮助是能够带动以“阅读的名义”,倡导全民阅读。

分享生活中的多赢空间

在政府、资本、运营主体三股力量的推动下,“快闪书店”的定位只是一个利益的腾挪转移,政府的目的是要推广阅读,资本的目的是助力其战略升级,运营主体是为了隐藏在之后的长尾利润,如此长久办就失去快的意义。

当然,拆除后的“快闪书店”可能迅速在别的地方复制,击鼓传花鼓不停、花不断。不论是政府还是资本,都必须承认实体书店购书的实用功能会逐渐退化,应该把书店打造成艺术品,把外部建筑设计、内部装修、书籍陈列都做精致。把书店打造成了艺术品,自然会吸引人自发来欣赏,就像逛博物馆欣赏由图书带来的艺术盛宴,是读者更想要拥有的。图书作为自然流量占比大的销售品类,不用引流,顾客主动会来买书,这个数字并不算高。而图书只是成为一个导流的工具,这是资本和运营者最愿意发挥的想象空间。

在这种状态下,一个实体书店最终将成为超大型文创综合体,实体书店只要通过收取品牌授权使用费,获得商业用地的经营权,大型实体真正经营书的部分仅有很小的一部分,剩下大部分可以建成历史文化街区或者阅读公共社区等,对于政府的好处是提升了当地文化产业附加值,城市的文化氛围更浓了,对于市民的好处是多了一个文化共享空间,对于资本来说,多了一个商业运营模式,这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是突围也是入局

“快闪书店”是传统书店的一次突围,却进入了另外一场资本为其设置的大局。作为具有鲜明的事业文化属性的“快闪书店”能否引领一场读者与作者的巅峰对决是值得思考的一个热门话题。快闪店是指不在同一地久留的品牌游击店,一般会在商业发达的地区设置临时性的铺位,供零售商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推销其品牌,推广一些季节性的消费。快闪店是创意营销模式结合零售店面的新业态,是短期经营的时尚潮店。

“快闪书店”本质是一场行为艺术,“快闪书店”通过不停地“闪动”吸引市民和游客的注意力,这本身就可以看做是一场公益行为艺术表演,具有良好的传播效应。不停地“闪动”,以引导潮流的方式,点燃全民阅读的星星之火。

“快闪书店”的出现突破了传统的商业模式,让阅读成为一件时髦的事,一件有趣的事。让作家在“快闪书店”里担任“特约店长”,分享创作感受和书房小物,“快闪书店”突破了传统书店单向的经营模式,为读者和作者交流互动创造了平台,很好地切合了当下社交化阅读方式,拉近了读者与书籍的物理和心理距离,激发了公众的阅读兴趣,值得肯定。但毕竟时间太短,未来是否会是一场长久的期待?能否突破重围?能否带动更多书店转变经营服务理念?这种创新书店服务方式,能否引领阅读空间新变革?值得我们持续地关注。

(责任编辑 庄双博)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