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专栏 >

张立栋:共享经济的本质是打破封闭

来源:时间:2017-12-05

张立栋:共享经济的本质是打破封闭。

2017年,中国市场对“共享经济”的实验可谓跌宕起伏。

年初以单车为样本,资本对各类“共享模式”如汽车、民宿、充电宝等进行热捧,估值高涨令人咂舌,凡“共享”必受追捧。然而好景不长,烧钱游戏不可持续,很多企业资金链断裂,资本迅速退潮。

这是为什么?

并非资本无常性,而是市场对共享的理解发生了偏差。

在我看来,“共享”产生新价值这一规律没有变,基于移动互联技术革命的新一轮共享经济,方兴未艾。

需要厘清的是,真正的共享经济并非噱头十足冠共享之名的“时租经济”。本质上来说,真正的共享经济是所有权不变前提下,使用权的再分配。它是一种资源革命,要让资源的使用打开封闭的大门,实现高效利用。它会让生产关系发生革命性变化——即使不拥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同样也能为我所用并产生新产品和价值,而且这种新产品还能实现反复分配利用。

传统经济时代,资本趋向于将自己的企业走向垄断,在统治整个市场的同时规避监管,通过对知识产权、商业秘密以及人力资源的独家占有来获得对市场的控制。

而在信息经济或“数据经济”时代,这些规则都变了。随着技术进步,我们发现一切资源都急需价值重估。开放资产明显要比封闭的资产有价值,开放使资产能被更有效地利用并产生新的溢价——我们发现,增加财富的方式从单一的“生产”变成更多实现形式,通过互联网进行“连接”本身就能产生新的价值。在一个开放平台上,无论是公共资源还是私人资源,所有参与者都能从这些先前没有被利用的资产中获得更多。而且,这些新增“效用”并不必然改变当下的所有权格局。

当然,这一切仍在尝试之中,我们也看到了无数失败者,一些是“伪共享”——他们延续的是整租零售或整购零租的老办法,理念上依然是亏本进入——挤占份额——资本消耗——形成新垄断的旧模式。

但另一些失败的原因恐怕还在于公共资源的封闭或私人资源的政策约束。因为真正的共享经济着眼于对“沉睡”资产的有效激活,是对稀缺且被低效垄断资源的开发与开放。

欣慰地看到,决策层面意识到了共享经济是大势所趋,不久前发改委官员对共享经济的表态很能说明问题,除了统计出天量的共享经济数据,更提出了对共享经济的“四个更加注重”,这为进一步开放资源,搭建有效共享平台奠定了基础。

共享经济不仅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更具有极其深刻的社会意义,这一切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一一印证。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