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

茅忠群:创造让消费者惊喜和感动的体验

来源:时间:2014-07-23

茅忠群:创造让消费者惊喜和感动的体验。

茅忠群

茅忠群自言,对自己商业管理“影响最大的应该是稻盛和夫”。

这位曾带领2家公司成为世界500强的企业领袖,被认为代表着东方经营哲学的顶峰。在观察者看来,这位80余岁长者身上散发着“信”的氛围,并感染着追寻者。

某种意义上,茅忠群也在这条道路上探索追寻。他举了近期不知道多少遍重读的《论语》里面的“五常”智慧为解读。在他看来,“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中“信”包含两层含义:诚信和信任。“信”是对“仁义礼智”的一种承诺,“你能够对员工、用户诚信,并反之得到他们的信任时,他们就会对企业、品牌产生归属感。”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中说。

这位26岁一出大学校门便与父亲一起创业,如今执掌中国高端厨电行业领导者公司的少帅,始终保持着文质彬彬的书生和追求极致的工程师形象。在他的经营哲学中,诚信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

但这仅是基础。作为高端厨电领导品牌,方太坚持着“人品、企品、产品三品合一”的核心价值观,肩负着“让家的感觉更好”的企业使命,并以成为受人尊敬的世界一流企业为企业愿景。为此,茅忠群总结了践行现代儒家管理之道的总方针:中学明道,西学优术,中西合璧,以道御术。

所以,他一直追逐高端市场,叫板洋品牌,坚守品牌价值与发展方向。在短短19年的发展过程中,他与方太不追求一时的规模与利润,始终以用户为中心,致力于推出让用户感动、惊喜的好产品。

用户为中心

《21世纪》:我们知道,公司战略的落地依赖于体系的打造、流程的梳理、能力的提升。你希望在推动“新十年战略”中建设出怎样的一套“体系、流程与能力”?

茅忠群:企业战略其实是一种预判、方向、思想甚至信念,方太是高端厨电行业的领导者和开拓者,更需要清晰的战略和对于战略的执行能力。

《21世纪》:现在的企业家,很多从“战略型”向“产品经理型”转变。你的定位是怎样?从你所处的位置和过往经验,能否分享方太产品开发逻辑与产品创新路线图?

茅忠群:我一直是方太的第一产品经理。第一代方太油烟机就是我亲自参与研发出来的。

产品经理必须具备的能力——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整合资源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打造出让用户惊喜和感动的产品,同时具备更广阔的眼界,寻求营销、销售、定价与技术的整体领先。作为高端厨电领导者,方太追求的是将高科技含量赋予厨电产品,为用户提供远超预期的产品,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体验预料之外的惊喜。

举个让我们自豪的例子吧,中国的烹饪方式会产生大量油烟,油烟中含有大量致癌物,仅2012年中国新增癌症350万,其中肺癌首次排到第一位。“让家的感觉更好”的使命强烈地刺激着我和每一位方太研发人员的心,“油烟机开发团队”立下军令状:不解决“吸油烟效果”誓不罢休。终于2013年具有前所未见吸油烟效果的全新一代风魔方上市了。风魔方属于近吸式,而最受用户喜爱的欧式机仍没有解决效果问题,研发团队再接再厉,在2014年开发了“云魔方”,让欧式机也具有了“前所未见的吸油烟效果”。

《21世纪》: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公司的营销模式和品牌塑造都面临机遇和挑战,你觉得“互联网思维”是需要学习还是证伪?你又会如何利用、跟随这种变化趋势?

茅忠群: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实际上是如何创造让消费者惊喜和感动的体验。实际上,用户并不会关心用什么样的技术实现,也并不明确自己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对于方太来说,挑战不再仅仅是产品和技术的创新,而是生活方式的创新。

方太希望为消费者创造健康、环保、有品位的生活方式;我们也希望消费者不仅将我们看作是高端厨电产品的提供者,更是视为健康、环保、有品位的生活方式的引领者和缔造者。

《21世纪》:与国际同行相比,你认为中国企业家最需要破除的思想障碍和最需要学习的智慧是什么?

茅忠群:“成为受人尊敬的世界一流企业”是方太的愿景。中国企业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国外企业几百年的历程,以至于很多中国的企业昨天还是手工作坊,今天就已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上市、并购、ERP、EVA了。这主要是源于市场需求在不断的增长,只要市场增长,企业也能够获得成长。在加入到全球化的竞争中后,中国企业也逐渐暴露出与外国企业相比在管理上的巨大差距。现在,很多中国的企业家都在探索基业长青的秘诀,这实际上本身就是一个追求智慧的过程。

诚信为基础

《21世纪》:诚信在公司发展中起到怎样的作用?你又如何理解和实践当下商业环境中的“诚信”?

茅忠群:“诚信”在企业中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当我们今天做到了企业发展、社会责任时,还必须要让我们的员工、我们的经销商、我们的消费者相信你明天、后天还能做到。

《论语》中有“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在这里,“信”就包含两层含义:诚信和信任。“信”是对“仁义礼智”的一种承诺,你能够对员工、用户诚信,并反之

得到他们的信任时,他们就会对企业、品牌产生归属感。西方文化和跨国公司的价值观里,都有“诚信”这一条,所以“信”很重要。但因为他们没有仁义文化,所以只剩下一个“信”了。仁义文化是我们中国独有的,也是在当下商业环境中实现“诚信”的重要一环。

《21世纪》:德国制造业中的“工匠精神”日渐被推崇。你如何看在中国制造业企业中和当下社会文化氛围中,工匠精神的内涵和作用?

茅忠群:方太理解的工匠精神就是“烹小鲜如治大国”的极致精神。为了让用户拥有轻松愉快的下厨体验,哪怕再小的细节,也会全心专注,全力以赴,只为打造极致产品和体验。

“工匠精神”曾让德国企业和日本企业受益,尤其是在上个世纪,德国和日本的家电产品凭借着精湛的工艺和优良的品质几乎征服了全世界。中国的制造企业对于提升产品品质的追求,还远达不到那种偏执的程度,还有很大改进空间。这和每个人办企业的出发点有关,如果纯粹为了赚钱,很难支撑一个人在激烈的竞争中长期努力工作,因为这个动力是有限的。只有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对社会更有价值的事情,才能保持为事业不断拼搏的动力。

《21世纪》:你办公室挂过一幅“无为而无不为”的书法——这代表着什么?在创业19年的过程中,你觉得重要的转折点有哪些?最挑战自身的事情是什么?你能够不断战胜挑战、实现超越的内在动力是什么?

茅忠群:《道德经》第三十七章有言“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我觉得道家的思想比较适合做战略。无为,其实是指不妄为,很多企业家按自己一时的情绪做事,很可能违反了规律性的东西。如果能够做到不妄为,就可以无所不为了,即无为无不为。

我是刚走出校门就创业当管理者的,我的领导力没有刻意培养,有些同事说我比较像沉静型领导。但有一点是有变化的,我以前非常内向,记得方太召开第一次员工大会的时候,我说完第一句话,第二句就不知道说什么了。现在我也可以滔滔不绝了,这是逼出来的。之前我还想有没有什么演讲的培训课之类的,现在我就不相信这一套了,事实上,只要肚子里有东西,自然就可以讲出来。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我的企业其实也是从零开始的,一开始员工也非常少,对我也没什么要求,关键是看业绩,而我们第一个产品就成功了,之后员工多起来,我也逐渐成长起来了。

我的体会是,首先要对企业的业务非常了解,光有领导力其实是不够的。另外就是意志要坚定,对愿景要执着,为人正直,尊重员工。在沟通上,我和他们遵守积极、坦诚、开放、基于事实的沟通原则。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