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滚动 >

科技股泡沫争论再起

来源:时间:2020-09-07

科技股泡沫争论再起。

最近几个月,无论是A股,还是美股、港股,科技公司股价的巨大涨幅着实引人瞩目。

从3月份至今,苹果公司的市值增加了逾1.3万亿美元,特斯拉的市值涨幅超过5倍,拼多多市值涨幅超2倍,科创板上市公司安博通、航天宏图、天准科技市盈率超过1000倍,中科星图市盈率为-1070倍⋯⋯

这些让人瞠目结舌的数据,再次引发了投资者对科技股泡沫的讨论。科技股的泡沫严重吗?科创板公司数百上千倍的市盈率高吗?苹果、亚马逊、腾讯、京东、拼多多等公司的股价合理吗?

更为重要的是,科技股的高市盈率会带来哪些利弊?对我们而言,到底需不需要科技股的泡沫?

科创板高市盈率合理吗?

科创板是A股试点注册制、发行定价市场化的试验田。

截至目前,从已经完成发行的164只科创板股票来看,除了中国通号的发行市盈率是18.8倍,其他均高于此前核准制实施的23倍市盈率的高压线。其中超过100倍的公司有14只,最高的是孚能科技的1737.49倍。

上市之后,这些股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化。目前有奇安信、寒武纪、康希诺、沪硅产业、中科星图、国盾量子等30家股票由于业绩亏损,市盈率处于负值。其中,中科星图的市盈率为-1070倍,国盾量子的市盈率为-755倍。

部分公司由于业绩快速增长,市盈率已经大幅降低到发行市盈率之下。比如,东方生物目前的市盈率为18.32倍(发行市盈率为40.73),硕世生物的市盈率为23.53倍(发行市盈率为49.21),卓越性能的市盈率为26.31倍(发行市盈率为38.54)。

虽然科创板平均市盈率要远高于主板和中小板,但是,其高市盈率也有其合理性。首先,科创板新股发行,既实现了询价市场化,也实现了发行价格与发行市盈率的市场化,是市场综合博弈的结果。既然要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就应该接受市场博弈的结果。

其二,科创板本身定位于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慧眼识珠的投资人更超额的回报,其发行市盈率突破23倍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其三,即使是主板和中小板在核准制下的不高于23倍市盈率的发行定价,上市后不少公司也会遭遇爆炒,市盈率也高出行业平均市盈率。

其四,从18只已经实施注册制并上市的创业板公司来看,仅卡倍亿的发行市盈率低于23倍,为19.08倍。

因此,对于科创板公司的高市盈率,无须过度予以纠结。当然,科创板的风险无疑更大,这对投资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技公司泡沫严重吗?

近3个月以来,全球的科技公司遭到了市场的爆炒。

美股市场的FAAMG,即Facebook、苹果、亚马逊、微软、谷歌,以及特斯拉,进入8月以后几乎每天都创出新高。

从3月末美股暴跌触底之后至今,Facebook从3月18日的最低价137.11美元,上涨至8月26日的最高价304.67美元,涨幅高达122.21%,市值增加4774亿美元。

苹果从3月23日的最低价210.97美元,上涨至8月24日的最高价515.14美元,涨幅高达144.18%,市值增加1.3万亿美元。

亚马逊从3月16日的最低价1626.03美元,上涨至8月26日的最高价3453美元,涨幅高达112.36%,市值增加9151亿美元。

微软从3月23日的最低价131.50美元,上涨至8月27日的最高价231.15美元,涨幅高达75.78%,市值增加7541亿美元。

谷歌从3月23日的最低价1008.87美元,上涨至8月26日的最高价1652.79美元,涨幅高达63.83%,市值增加1935亿美元。

更加疯狂的是,特斯拉从3月18日的最低价350.51美元,上涨至8月28日的最高价2318.49美元,涨幅高达561.46%,市值增加3668亿美元。

截至目前,FAAMG加上特斯拉,6家公司在纳指2800多家公司里总市值占比接近40%。其中苹果、亚马逊和微软的市值占标普500指数的20%,占纳斯达克100指数超过1/3,总价值约5万亿美元,超过德国的GDP总值。

上一次科技“三巨头”的市值和自由现金流差距如此悬殊的时候,还是在2000年初的互联网泡沫时期。那么,这一次难道又到了泡沫严重的时候了吗?

对此,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美国股票业务主管Lee Spelman并不太认同,他认为,“2000年发生的事情是对未来的承诺,但(现在)这些公司正在产生现金流和利润——它们是真正的企业。”

总部位于波士顿的基金公司MFS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全球投资策略师Rob Almeida表示,科技公司不是当今市场的主要担忧,因为它们拥有安全的利润流。

但是,在经济衰退前后大量举债的公司更值得担忧,因为它们可能难以偿还这些借款。Almeida表示:“我宁愿持有某种现金流肯定会进入低迷市场的昂贵资产,也不愿持有现金流不确定的廉价资产。”

适度的泡沫并非坏事

人们现在争论的焦点是,一边是疫情袭击下全球经济的不景气,一边则是科技股的屡创新高。科技股股价与经济大势的背离,到底存在多少“科技泡沫”?泡沫的风险到底有多大?

从资本市场设立的终极目的来看,适度的泡沫,对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来说并不少一件坏事情。高科技行业适度的泡沫有助于驱动资本的热情,助推科技产业更好的发展。

最为典型的例子譬如特斯拉,在成立10多年的时间一直没有盈利,不过在其产能逐渐释放之后,目前已经实现了盈利。如果没有资本市场的支持,特斯拉又如何能发展至今,并取得如今的成绩呢?

这也是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为何说:“只想对客户和投资人说声谢谢,你们给了特斯拉一个穿越漫漫长夜的机会,没有你们我们走不到今天。”

从这个角度而言,目前科技股的疯涨、科创板公司的高市盈率,其实并非一件坏事情。

诚如专业人士所指出的,在关注泡沫的时候,更应该关注的是,资本市场有没有朝正确的历史方向前进:一是社会资源有没有通过资本市场向科技产业集中;二是核心技术与科技人才是否享有溢价性的财富;三是能否吸引更多的人和企业投身于科技创新。

即使最后资本市场产生了泡沫,但泡沫破灭后,留下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先进的科技技术以及各个领域领先全球的龙头科技公司。泡沫破灭虽然会产生损失,但从人类社会的进步来看,这个泡沫也是有价值的。

20年前,由于没有大规模实体行业的支撑,互联网的泡沫一旦形成就容易破裂。而今天的新兴技术正处于全面走向“产业化”的状态,未来各行各业将与5G、芯片、人工智能等技术紧密结合,市场和产业发展对高科技将持续产生强劲的需求,因此,目前担忧科技公司的“泡沫论”或许有点杞人忧天。

(责任编辑 徐高阳)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