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滚动 >

以更大力度的政策措施应对疫情挑战 ——大成企业研究院视频讨论会观点综述

来源:时间:2020-05-06

以更大力度的政策措施应对疫情挑战 ——大成企业研究院视频讨论会观点综述。

图虫创意-901181325281329236.jpg

4月15日大成企业研究院召开视频讨论会,邀请几位企业家分析研判全球疫情和经济形势,对促进我国经济尽快恢复提出几点建议。

对疫情发展趋势的判断

对疫情发展趋势的判断离不开对新冠病毒的特点和疫情特征的科学认识,由于新冠病毒是一种全新病毒,各国科学家对它的认识仍然处在不断深化的过程当中,还有很多未知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全球疫情未来如何发展,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当前,各国疫情发展处在不同阶段。我国在大部分地区已经解除了交通和旅游的限制,但全国人员和物资流动完全恢复正常,至少要到6月份或者7月份;欧洲疫情进程比中国慢1-1.5个月,预计7-8月份以后才能恢复正常;美国估计也要到今年8月以后才能恢复正常。因此全球疫情至少要到9月份才能进入平稳期,生产生活秩序才有可能全面恢复。

但也应该看到,还有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由于政府管控能力弱、经济不发达、卫生基础条件差等原因,无法有效应对新冠疫情的爆发,疫情在全球范围能否得到有效遏制,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国家的防控情况。

考虑到疫苗研发还需要较长的过程和时间,在没有找到治疗新冠肺炎有效药物的情况下,即使这一波疫情得到控制,但疫情仍然有较大可能在年底卷土重来,二次爆发。

当前,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政府、企业和公众对此都应有清醒认识,及早制订对策。下一步,在防范疫情外部输入风险和加速疫苗研制的同时,我国也必须对下一轮疫情来袭有所准备。在疫情防控策略上,如何平衡好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最大程度减少对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冲击,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疫情对世界和我国经济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百年未遇,是对人类社会的全新挑战,可以说,全球各国的政治家和企业家在应对疫情上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疫情很有可能对现有的国际秩序造成较大冲击,并导致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一)疫情引发全球经济衰退,我国经济增长面临严峻挑战

疫情全球大流行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多重严峻挑战。受疫情影响,世界经济活动骤然收缩,全球市场剧烈震荡,全球主要经济体都遭受到了严重冲击,面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经济衰退。

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中国经济不可能独善其身。同时,疫情冲击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相叠加,我国经济将面临改革开放以来最严峻、最复杂的挑战。

同时也要认识到,本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与金融危机不同,它本质上公共卫生危机,而不是由于国家和经济部门杠杆过高所引发的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取决于全球何时遏制住疫情。

(二)疫情有可能引发一些国家社会动荡和国际关系危机

由于疫情防控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冲击,会导致一些国家公众不满,形成不安定因素,有可能会在某些国家特别是欠发达国家造成国内政治危机,引发社会动荡。同时,有些国家领导人和政府为了转移国内矛盾,通过各种手段把疫情防控不力的责任推卸给外国政府,从而把国内政治危机转化为国际关系危机,造成一些国家之间矛盾冲突不断。

(三)疫情会严重影响全球化进程

疫情对全球化的冲击已是大概率,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全球供应链,暴露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冲击了各国经济稳定,加剧了恐慌情绪的上升,有可能会使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在一些地方抬头,并形成逆全球化思潮,影响全球化进程。当前,已经有一些国家都把产业链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提出要把产业链放到物理空间和政治上可控的地方。疫情之后,西方国家欲把产业链搬出中国、去中国化不可避免。

(四)大批企业陷入困境,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我国不少企业陷入困境,估计1至3个月内将会引发经营性冲击,将会有大批中小企业倒闭,造成严重的就业民生问题。

由于新冠病毒的传染能力强,病死率较高,疫情防控造成全社会经济大面积和较长时间“停摆”,会通过供应跟消费两端对企业现金流进行挤压,如果正常经济社会秩序不能尽快恢复,企业不能尽快复工复产达产,将会导致大量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必需品的消费业企业破产,引发失业飙升,而失业飙升又进一步导致需求消费萎缩,从而影响产业和服务业的恢复。

(五)国际经济衰退,我国出口受到严重冲击

从最新的经济数据来看,由于当前疫情正处在全球爆发期,国外需求萎缩,国际产业链运转不畅,已经对我国外贸特别是出口造成了较大冲击。如浙江很多外向型企业,好不容易复工复产了,但是由于国外疫情爆发,出口遭到退单和推迟交货,造成大量货物积压。目前很多出口企业6月份以后都没有订单,如果全球疫情不能尽快得到有效控制,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很可能会发生大面积破产,对经济发展和就业都会造成比较大的冲击。

(六)进口供应链存在断裂风险,影响部分国内企业复工

受全球疫情影响,很多国家经济处于停摆,我国依赖国际供应链的原材料、设备和关键部件进口受阻,一些企业生产受到牵制,如不尽快找到进口替代,也将面临新的停产。

促进我国经济尽快恢复的建议

(一)实事求是地调整今年经济增长指标

受疫情的影响,今年我国经济增速会有较大幅度下降几成定局,对此,必须以实事求是精神,制定切合实际的今年GDP增长指标,不能为了实现“百年目标”而过度使用刺激手段,不搞大水漫灌的措施,否则即使今年实现了较高速度增长,也将会给今后带来沉重的代价。

从长远看,由于疫情发生,我国加入WTO后的发展机遇期窗口提前关闭,今后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出口贡献率会明显下降,GDP可能从中速增长转为低速增长,保持经济3%-4%的增长率就非常不易,需要有更大的改革的措施的出台,需要更多的技术创新。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救助受疫情影响的困难企业和家庭

一是要保护小企业,挽救就业。为有效缓解广大中小企业经营压力,防止企业大面积破产倒闭。建议政府发放疫情期间小企业雇工补助,分担企业停业停摆期间的员工工资支出;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业主减免疫情期间企业房租,同时对业主进行相应补贴。

二是要对抗风险能力低的低收入人群和低储蓄率家庭提供救助,缓解他们因为失业或者收入减少而造成的生活困难,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做法,直接给低收入家庭发现金或教育券、康养券、消费券等,并出台相关措施豁免或者延后疫情期间的金融违约赔偿责任。

三是建议在全社会大规模开展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缓解就业压力。国家可以考虑出台全社会职业培训规划和相关政策,加大失业待业人员、转岗人员、农民工等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对进行继续教育和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人员给予资金补助和工资补贴。一方面可以缓解疫情造成的就业压力,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全社会从业人员的素质。

(三)把握疫情带来的机遇,鼓励新经济、新业态发展

不可否认,新冠疫情在给经济社会造成巨大冲击和挑战的同时,也给一些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一些新业态、新模式也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一是要引导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向新的业态和领域倾斜,加大数字基建,即云服务、物联网、远程办公、区块链、5G、数据中心等的建设。

二是打破旧的生产关系,解放新的生产力。由于利益冲突及法规缺失,新经济、新业态在导入期都只能在旧制度的束缚中成长,在对新经济的监管中也存在监管体制碎片化、监管制度滞后和监管一刀切的问题。因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顶层设计,为新经济发展构建新的制度体系。

三是通过政府补贴、税收抵扣等方式鼓励企业向线上转型,从而促进经济结构向互联网、物联网战略性转型,如对企业为配置线上业务系统和发展线下灵活用工等而进行的技术升级改造,采取类似创新研发抵扣、技改资金支持等优惠措施进行鼓励和支持,增强疫情长期化情形下的企业抗风险能力。

(四)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全球产业链重构

由于疫情影响,逆全球化思潮涌动,一些国家对涉及国计民生的核心产品要逐步供应链本土化,或在可靠的盟友之间完善供应链,因此,部分外资企业回流、产业链向外转移、西方国家与我国的贸易争端都不可避免。我们要做好战略应对。

第一,要抓住窗口期,补足国内产业链短板。尽管美国日本等国家号召本国在外投资企业回归,但是我们也看到,疫情影响下跨国企业当下的重中之重是保现金、少投资,这实际上在短期内会放慢贸易战以来外企向外转移的速度,给我国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产业链外移和全球产业链重构留下了一个宝贵的时间窗口。

在这个缓冲期内,一是我们要大力支持相关行业完善国内供应链,鼓励进口替代,补全供应链缺环,对国产替代研发和创新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二是改善营商环境,用开放、诚意、安全和良好服务吸引外商投资并把他们留下来。

第二,树立负责形象,赢得世界信任。为应对疫情后的国际产业链重构,外交、宣传部门要把握好对外表达分寸,为我国经济创造良好的国际生态环境,也要引导网络舆论营造有利于国际合作的民意氛围。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无论从客户至上的商业道德,还是从维持中国长期的供应链核心竞争力出发,都要坚决杜绝利用自身某些供应链的优势和权利威胁上下游企业的行为,以诚信、包容、友善、负责的形象赢得世界的信任。

第三,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与日韩、东盟的经贸合作关系。中日韩之间和中日韩与东盟地缘接近,文化相通,经济互补性强,特别是东盟发展潜力大、经济成长型好,对今后中国企业国际化最具有战略意义。要重视开拓东南亚和南亚市场,加大我国对日韩和东南亚、南亚的开放力度,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五)培育中产阶层,扩大内需和消费

在外贸受到巨大冲击的背景下,我国要把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把拉动经济增长的重点放在投资和消费上,尤其是扩大内需和消费。长期来看,如何把14亿人的消费潜力挖掘出来,关键是看中产阶层,要采取多种措施培育和壮大我国中产阶层,提高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居民消费增长。

(六)采取积极措施救助困难民营企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针对疫情对民营经济造成的巨大冲击,要兼顾解决当前困难与促进长期发展,要区分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民营企业,出台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救助困难民营企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短期来看,广大民营企业的经营困难主要是由于疫情而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造成的,因此要加紧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推进广大服务行业复工复产。长期来看,还是要靠进一步深化改革,积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建设法治社会,落实保护产权,要使市场真正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调动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提高民营企业家的发展信心,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对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民营企业分类施策,精准扶持。对广大小微企业主要是保“活”,依靠它们保就业,要加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加速复工复产的步伐。在减税降费的基础上也可以考虑进行必要的经济救助,避免中小企业大面积破产倒闭。大中型民营企业和科技企业是经过多年创业成长起来的市场经济主力,如因疫情而大批倒闭,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有可能停滞甚至倒退。因此对它们而言,关键是保流动性,保经营、保发展,以此带动产业链上的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要加快恢复产业链高效运转,对在产业链上有重要影响、因疫情影响暂时遇到流动性困难的大中型民营企业,要通过多种方式给予融资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合理采取展期、延期、续贷,协商付息、避免罚息,调整还款还息计划等方式避免融资违约,缓解企业流动性压力。支持它们克服困难,转型升级,再创卓越。

(责任编辑 李秀江)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