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滚动 >

如何破解共享经济困局

来源:时间:2018-10-09

如何破解共享经济困局。

中国人对共享经济的认识,可能来自两类公司,第一类是以Uber为代表的“打车”公司,另一类是摩拜为代表的“骑车”公司。因此,很多人包括很多创业者对共享经济的认识便成为了一件商品能够被多人在不同时间段使用,就可以称为“共享经济”,因此众多贴有“共享经济”标签的商品走向了市场。共享经济在不同人的理解中有着不同的意义,笔者认为共享经济的重点在于如何让资源得到最大化的使用,从而起到增加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使用成本等作用,有助于绿色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消费多样化。

共享经济在我国得到发展之前,很多产业都符合所谓共享经济的定义,例如盈利性质酒店就可以认为是一种共享经济,同一间客房可以给许多消费者居住,同一张餐桌也可以给许多消费者用餐;公益性质的图书馆也是一种共享经济,同一本书可以供多人阅读。这两种传统的“共享经济”,虽然说能够令产品在不同的人群中周转且满足用户需求,但当前的人们会对这种共享感到低端,在互联网令信息流变得极为便利的情况下,人们对曾经的这种“共享”并不认同。

很多共享形式偏离共享经济本质

从共享经济的实践来看,其给予用户或消费者的是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这实际上便是一种租赁模式。此前,在人们可支配收入相对较低时,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会寻找租赁企业用相对较小的花费寻找规定时间段的服务,例如曾经流行的图书租赁、录像带租赁、照相机租赁、运动场所器材租赁等。随着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多以及对所有权意识的增强,人们已经习惯于通过购买获得商品的使用权,同时因为相关产业的冲击,租赁行业几乎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善和升级,尤其是配套技术的不断完善,绝大多数的业务从要用户自己来回奔忙演变到了只要在网上做几下点击即可。在这种环境下,线上租赁产业也开始逐渐繁荣起来,某些规模大、垂直租赁的产业便冠上了“共享经济”这一高大上的帽子。

当前许多流行的共享经济是一种伪共享,其模式与互联网发展起来之前的租赁模式并没有太多差别,至于很多人对这些新生的模式感觉到新奇,笔者认为这可能与人们养成的生活习惯有一定的关系。在此轮共享经济之前,人们普遍希望对商品拥有所有权;如今,互联网的不断渗透,尤其是当人们发现租赁的便捷和低成本时,令这一产业又逐渐繁荣起来。

互联网时代下的共享经济所带来的繁荣,暂时还是表面上的繁荣,譬如共享单车在规模上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这个垂直行业刚好在人们“衣食住行”上“行”的这一环节中起到了作用,还有很多共享经济不仅还没有赚到钱,连人气也没有聚集多少。即便“共享经济”看起来有极为广阔的市场,而且也有实践证明这些市场具有广大的用户群体,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企业就能够从共享经济当中赚取大钱,今年来不少共享经济企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退出市场,也是一种无奈。

当前共享经济面临的问题

当前的共享经济问题频出,和相关共享经济企业、消费者和社会本身都有关系。从现实情况来看,许多共享经济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发生格式各样的问题,可以归结五点原因:

第一,大部分共享经济企业的成立时间较短。共享经济一词大约在2015年的时候才走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大部分共享经济企业的成立时间都不早于2015年,在没有可以借鉴经验的情况下,诸多企业无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各种垂直类共享经济在我国的发展都要“摸石头过河”。因此,大多数共享经济企业在我国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有明确、成熟、完善的运营方式。

第二,大部分共享经济企业的创始人过于年轻。即便没有权威统计数据,但各共享经济企业披露的相关信息显示,大部分共享经济企业的创始人都是80后甚至是90后。这类人群中的创业者都是互联网思维下的弄潮人,在企业处于初创期的情况下,他们坚信“流量为王”和“用户体验”的互联网思维模式。在创业过程中,这类企业的重点是在竞争市场中获得更多的客户,而不是一开始就明确经营模式,导致这些共享经济企业做的事情不是扎根共享经济,而是烧钱。

第三,大部分共享经济企业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共享经济在理论上有着极为广阔的市场,但如何将这个市场庞大的流量转化为营业利润,大多数企业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在盈利模式产生之前,共享经济企业需要不断“烧钱”以维护来之不易的用户群体,因此这类企业需要不断寻求融资以保证其可以继续生存下去,至于烧多少年、是否能实现盈利还是未知。在投资资金迟迟不能回收的情况下,资金方对共享经济行业的投资也会越来越谨慎,这将导致共享经济企业出现融资困难、资金链断裂、无法继续经营等情况。

第四,存在一部分共享经济企业没有考虑到真实共享需求,产品不切实际。共享经济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可以起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但由于当前共享经济所能发挥的作用有限,共享经济所适用的领域应该以满足或优化人们的日常生活为重,例如共享单车和打车软件解决了人们短途路上的问题,起到了节省时间的作用。然而有一些企业以共享为噱头,切入了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常用的方面,不仅没有起到资源的优化作用,反而还导致资源浪费。

第五,还有一部分共享经济企业对共享经济的模式“想当然”。从现有的技术条件来看,共享经济的全面落实距离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共享经济的概念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其技术性门槛非常高,一种产品要被充分使用、提高利用率,需要通过技术手段使得产品和用户信息清晰对接,才能令产品达到共享的条件。

在当前环境下,产品达到共享的条件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规模,规模所要达到的效果是便捷性,要让产品覆盖范围广、用户范围无死角,让用户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都能够找到这种产品,令用户感到便捷、方便,感受到是共享经济的产品。

第二方面是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所要达到的效果是信息对称,不仅要让用户知道产品的信息,还要让产品方即企业知道用户的需求。完善的物联网技术能够令产品方更好地根据客户需求,在不同区域进行产品的布置、投放、调度,提升企业为用户服务的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产品的使用效率。

第三是产品本身质量,共享经济背景下,会出现多人使用同一产品的情况,由于产品的使用次数多、使用时间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可能会相对非共享产品较短。这要求共享经济企业要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不能为了共享而共享,而是要围绕客户安全、提高体验等产品质量方面进行提升。为了令这种质量持续下去,共享经济企业不仅要在产品上做好把控,还需要拥有一批7×24的服务团队,做好相关的客服、维修、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服务。

这三方面综合起来,对共享经济企业的要求可以归纳为“高投入”,也就是烧钱,这是共享经济当前的门槛。同时,那些梦想着“一次投入,终身收租”的共享经济企业应该停止做梦了,共享经济产品的成本也会因为损耗、折旧、产权方涨价等原因而不断增多,这些不断增加的成本将不断施压企业,令这些本来就没有方向的企业更加束手无措。

共享经济发展离不开法律制度保障

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生产业,出现迷茫正常不过,这是因为我国共享经济的各个环节还不够完善。从我国近年某些一度出现过非理性发展的产业来看,均出现过冰火两重天的优胜劣汰局面,例如众筹行业、互联网借贷平台、区块链货币等,尽管都先后出现了许多优质的企业,但更多的企业还是在乱象中挣扎,在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中被残酷淘汰,其中还不乏有优质企业因为竞争激烈、经营不善等原因走下神坛。

如同我们不能否认上述行业为我国经济、科技发展将带来的贡献,目前乱象不少、问题频出的共享经济也会为我国发展带来许多积极方面的影响。共享经济企业难以盈利,并不意味着共享经济行业就是一个亏本的行业,如果经营者能够更好地把握共享经济的要领、筹集到合适的资金、研发出有用的物联网平台系统、向用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就有机会将共享经济发扬光大。

不过,共享经济的发扬光大是有前提条件的,例如共享单车之所以能够快速成长,是因为政策没有对共享单车做出太多的限制,只是在共享单车泛滥之际加强了监管。一些其他的共享经济产业就没有这么顺利,刚刚在市场上进行了投放便被执法部门禁止,还没有赚钱就匆匆告别了市场。从实际出发,共享经济的政策应该走在共享经济产业之前,有些环节需要事后执法,有些环节则需要从源头把关。

考虑到共享经济未来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因此政府部门也需要根据共享经济的情况制订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例如明确哪些行业可以发展共享经济,哪些行业不可以发展共享经济,笔者认为不涉及到个人隐私、属于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可以使用的、不影响个人安全及健康的,且有助于改善或提高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行业,可以发展共享经济。反之,对人们存在安全隐患、涉及到隐私、没有有效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产品,不能发展共享经济。同时,政策需要对共享经济进行严格的管控,不得因为产品带有“共享”两字就可以有理由绕开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管,对于违反规定的企业以及投资单位依法进行处罚处置。

除了对共享经济企业设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外,还需要给共享经济的使用者即用户设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以非机动车条例为例,规定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骑自行车,但现实生活中这类人群大量存在,其监护人在这些违规骑车人出事之后反向共享单车企业索赔,令其本末倒置。所以,国家要对不按法律条例规定的共享产品使用者进行处罚,对破坏、损毁共享产品的人群进行处罚,为共享企业撑起法律的保护伞。

国家对“共享经济”也有所重视,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便首次出现了该词,说明国家对共享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兴趣,为共享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环境。共享经济的发展,除了企业需要强化自身能力外,还需要国家在相关技术上不断升级。依靠万物互联的共享经济需要强大的网络通讯系统,才能为企业、用户提供相应的支持;网络系统的运作中,互联网信息安全又极为关键,需要国家在网络安全上加大力度,保障企业和用户的信息安全;此外,这又涉及到设备的安装、铺设,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到相关知识普及等。

综上,共享经济的发展并不是一家共享经济企业,或一群共享经济行业就能促成的,还需要政策、法律、配套、用户等方面的通力配合,才能齐心协力将共享经济的实质、内涵摸索清楚,才能将共享经济的发展方式、盈利模式探索出来,才能推动共享经济走出迷茫,真正成为有助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 李秀江)

作者系知名经济学者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