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专栏 >

“春雨”缘何遭遇“惊天雷”?

来源:时间:2015-10-27

“春雨”缘何遭遇“惊天雷”?。

原标题:“春雨”缘何遭遇“惊天雷”?

独具慧眼

一篇旧文在各大网络疯转,让资本新贵大有沦落到“人人喊打”的地步。

互联网医疗如火如荼的势头今年下半年突然弱了。最近春雨医生莫名替互联网医疗挨了一枪,一篇《论春雨医生的倒掉》的旧文在各大网络疯转,一时间,资本新贵大有沦落到“人人喊打”的地步。春雨创始人张锐也只能郁闷地回一句:赞我谤我,不过是借我言人世,与我何干。

“倒掉”一文的作者说,写这篇文章的动机非常简单,就是看到了春雨医生要做线下诊所的消息。线上如何风光,如何炫目,最终要回到现实世界跟公立医院抢人抢客才能赚钱,这是互联网+医疗的独特性。有意思的是,这篇文章其实5个月前已经在微博发表,却在阿里健康等联合推行“滴滴医生”尝试的节点上才引爆网络,其中逻辑,值得推敲。

移动医疗真正火起来始于去年,资料显示,中国已经有3000多款移动医疗APP,近3000家移动医疗公司,大有燎原之势。在某微信群中,光华南区名不见经传的移动医疗创业团队就多达数百个。从春雨“躺枪”事件看出,市场对互联网医疗“雷声大雨点小”的模式开始失去耐心。众多医疗APP,有多少是烧完钱就撤,又有多少是没等见到黎明就将倒在黑暗中。

有人认为,互联网医疗在中国的发展还没开场,更遑论结束。这样说,未免有点与当初的雄心壮志有些不符。寄希望于互联网医疗撼动传统医疗体制,构建新的医患模式,最终却发现,在外围敲敲打打难以进入,还得等待自上而下的推动,等待线下的变革带动网端的改变。坚固的医疗体系,靠外面叩门,等待小鸡自己生出来,不知要等多久。

大家都明白,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医生始终是稀缺资源,并不是说你把医生放在网上,医患不均等的局面就得到了匹配,这是互联网对医疗来说最无力的地方。最近公布的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互联网对分级诊疗的推动也是“然并卵”。2005年以来,三级医院的诊疗人次增速明显快于一级医院和二级医院。而数据显示,这些年医生资源紧缺问题更加严重了。儿科医师是所有科室里下降最狠的,2014年儿科医师数量比2010年少了1.1个百分点,妇产科医师则下降了0.6个百分点。

而互联网医疗要把医生从医院分流出来,谈何容易。这些年公立大医院的扩张步伐一直停不下来,资料显示,目前全国超过3000张床位的公立医院接近20家,河南省郑大一附院床位更直逼10000张。这种虹吸效应把大部分医生和患者圈在传统医疗模式之中。卫计委虽然三令五申要控制三甲医院床位,甚至传出消息说,准备在“十三五”期间,大刀砍向大型公立医院,对超出规模标准的公立医院逐步压缩床位,选择部分单体规模过大的公立医院开展拆分试点。但撼山易,撼公立医院难,经过这些年互联网医疗应该心知肚明。管制森严的医疗体制,政策难破冰,就注定互联网医疗只能围在医院围墙外打转转。

即便是互联网医疗已经相当成熟的美国,情况也不见得乐观。近日,Rock Health发布的《2015年数字医疗消费者取向》报告显示,接近一半的美国人甚至一个主要数字健康领域的产品都没用过。用的最现成的,也就是在线搜索而已。

简单来说,有病你是掏出手机问医生,还是掏出手机去找医院挂个号?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