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物 >

花果金融惠轶:P2P行业泡沫严重 今年9-10月将现倒闭潮

来源:时间:2014-08-18

花果金融惠轶:P2P行业泡沫严重 今年9-10月将现倒闭潮。


众人拾柴火焰高,今年以来,伴随着大资本、国家队、银行系的密集涌入,P2P行业规模再现井喷。网贷之家最新数据显示,国内P2P网贷行业7月总成交量达209.59亿元,增速与上半年相比尤为迅猛。一边是过快的规模增速,一边是不断敲响的安全警钟,经历了野蛮生长的P2P行业无疑成为了今年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话题之王”。

而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渐明晰,有关平台“去担保化”的呼声也在日益高涨,面对不断变换的市场环境,平台若想在大浪淘沙中求得一席生存之地,就势必要探索更为成熟的商业模式和产品,花果金融CEO惠轶在接受搜狐互联网金融专访时表示,去担保化一定是行业的大势所趋,P2P未来会变成新型的银行或新型投行,商业模式将和现在有显著区别。

惠轶认为,中国债务规模与GDP的比例已经达到2.2:1,传统单一银行融资体系已经无法支撑如此巨大规模的信贷,因此P2P出现井喷之势。但在目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P2P面临的风险非常大,行业泡沫严重,预计今年9-10月将有一批平台因经营不善而陷入困境。

中国银行性的金融机构缺乏对风险定价的能力

搜狐互联网金融:P2P平台的跑路和倒闭潮并没有浇冷行业的投资热情,目前来看,大资本正在源源不断地通入网络借贷行业,其中不乏国家队的身影,近日花果金融也成功拿到了蓝基金与首都科技集团首轮千万人民币的投资,您怎样看待国资纷纷涌入P2P平台?

惠轶:目前中国金融市场发生的变化与30前年代改革初期类似,市场中存在巨大的制度性套利机会。整体来看,中国的金融环境长期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的阴影之下,大多数企业主体的融资需求没有得到真正满足,各方神仙都涌入P2P并不能说明这个行业真的有多好,多赚钱,而是传统金融机构实在难以满足市场上的融资需求。

上市公司介入P2P一定不是指望它来赚钱,而是开辟一种在传统渠道之外的新的融资模式,今年市场需求旺盛背后的本质原因在于,中国传统封闭的金融体系不能满足现在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有两组数字最能说明问题:一是中国债务规模与GDP的比例已经达到2.2:1,这就意味着每完成1元GDP需要有2元钱的债务支撑,说明了传统单一银行融资体系已经无法支撑如此巨大规模的信贷;二是中国企业债务率超过100%,全球最高,说明中国整体金融环境和风险环境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无风险利润的时代已经过去,而银行并没有做好准备。

过去,以银行为主的传统金融体系更多赚的是通道钱,但随着中国整体经济下行,几乎已不再存在完全无风险的行业。中国缺乏对风险定价的能力,今天大部分银行性的金融机构并没有很好的办法去管理这些风险。我们可以看到,每当经济出现波动暴露风险时,银行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收贷,这就会对严重依赖资金的企业造成巨大冲击,令原本的优质客户变成风险大户。P2P行业的核心则是对风险进行定价,这是金融市场真正的需求,也是P2P行业在这两年爆发的重要原因。

现在除了国资,银行也纷纷涉足P2P行业,银行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呢?我认为,银行其实是想通过开辟一种新方式,来绕开传统的金融管制,将资产从表内倒腾到表外。这样不仅能绕开存贷比管制,还能变相实现利率市场化。归根结底来看,正是现在相对封闭的金融体系决定了这样的现状,目前中国需要更加灵活的融资方式。

P2P未来会进化成新型银行或投行

搜狐互联网金融:P2P网贷行业已经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未来想要在这块蛋糕上分一杯羹必须找准细分市场,如果没有准确定位市场切入口,未来“必死无疑”。未来P2P的模式和现在相比,会不会有什么大的不同?

惠轶:目前的P2P商业模式还处于早期相对原始的状态,需要2-3年的时间来完善,到最后P2P会变成新型的银行或新型投行。

未来的P2P模式和现在相比会有很大不同,现在P2P交易结构比较简单,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在近年来平台扩张速度过快的背景下,P2P行业资产管理方的杠杆正越来越高,而风险对冲体系相对薄弱。众所周知,P2P平台利用自身的信用担保融资,将资金投入到小额信贷市场,已然蕴藏着巨大的信用风险。特别是在金额错配和期限错配的情况下,平台的融资杠杆将被无限放大。如果中国经济不出现大的系统性风险,这种现象并没有大问题。但如果中国经济在未来一两年内出现较大的区域性波动,P2P行业的风险将被轻易击穿。未来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的绝不是骗子,而是所谓的“大公司”。因此,对于P2P平台而言,必须要严控平台杠杆,控制规模,做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才能在泥沙俱下之日获得一席生存之地。

第二个问题是P2P平台正在走信托的老路,即刚性兑付,这是一个积聚风险的过程,从长远来看,P2P要想健康发展,一定要打破刚性兑付,产品结构和商业模式都会有很大的变化。

从互联网的角度来讲,P2P是一个很好的融资模式,用最快的速度募资资金,超越了其他传统渠道,但伴随着P2P业务的快速增长,高风险的本质并没有被改变。很多人认为平台“去担保化”就是在裸奔,但我认为这其实是把风险用一个更好的方式分散掉,通过CDS(信用违约互换)、保险或者其他的对冲手段,将P2P从一个高风险业务变成一个正常的融资通道。

未来市场能容纳的P2P平台大概在200家左右,其中有150家是区域性的,行业中将出现十家千亿级别以上的大平台,接近小型银行的规模。

搜狐互联网金融:P2P未来将进化成新型银行,是否会对传统商业银行产生正面竞争?

惠轶:谈不上正面竞争,P2P将成为商业银行的补充。以中国的经济体量,至少需要1500家银行才满足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但现在大大小小银行加起来只有100多家左右,未来十年后,中国的银行数量将比现在多好几倍,互联网银行将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P2P将成为其中的一个典型形态。

搜狐互联网金融:去担保化后,平台和担保公司是否还会有合作?将是怎样的一种模式?

惠轶:与担保公司未来的合作模式将有变化,担保公司有天然的借款人资源,有风控能力,这些是核心优势。担保公司未来可能为互联网公司提供新的服务,包括介绍客户和协助风控,变成服务性平台。

在去担保化之前,平台也应该慎重挑选担保公司,花果金融在这方面的做法是严格控制项目源,90%以上的贷款项目由A+以上评级的融资性担保公司提供并承保及进行贷后管理。

行业目前存在泡沫风险将在今年9-10月集中爆发

搜狐互联网金融:您认为现在的P2P行业存在泡沫吗?

惠轶:有,主要体现在风险端。在P2P这种新兴的融资通道下,资产风险还是很大的。在行业萌芽早期,很多平台一心想要跑快,追求规模增速,而忽视了暗藏的风险。事实上,资产风险至少要在一年之后才开始暴露,很多平台被“风险递延”所麻痹,甚至还以“借旧还新”的方式主动掩盖风险,尽管这也属于商业操纵的一种方式,但从长远来看,在目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行业面临的风险非常大,明年此时将有更多的风险暴露出来。

预计在今年9-10月份,就会有一批平台因经营不善而出现问题。P2P领域跟别的行业不太一样,其他行业的创业者经营失败顶多是以破产收场,而P2P因牵扯到债务债权问题,并不能轻易抽身而退,因此有一部分人会选择用逃避的方式来面对这个问题。前面讲到P2P平台最后的生存率只有不到20%,那么剩下的平台该怎么收场?比较圆满的收场方式的是被其他大企业并购,但这种情况在产业初期很难出现。但不论是什么样的退出方式,对市场都会有负面影响。

搜狐互联网金融:P2P平台规模不断壮大的背后是网贷行业同质化现象的越发严重,本以创新为主要特色的平台,目前也正逐渐丧失创新的能力,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未来P2P产品创新的方向是什么?

惠轶:从本质上来讲,金融产品都是同质化的,无非是固定收益和非固定收益的区别,以及收益有多高,安全性怎样等,金融端做差异化本身是件很难的事情,另外也没有必要刻意去追求创新,因为金融领域比拼的并不是创新。

长远来看,P2P行业会出现一些创新,但金融领域之内的创新应该是有序创新,而不是无序创新。在未来2-3年内会产品创新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目前的P2P产品结构和1年前相比已经有很大区别了,未来还会继续发生变化,但不会在短期内涌现出巨大的变化。

P2P平台要想生存下来,最重要的还在于资产的抗风险能力以及商业模式,如何能与互联网用户建立起真正的信任关系,目前网贷投资者渗透率仍然很低。

搜狐互联网金融:这和中国整体的投资者教育水平有很大关系,许多投资者并没有真正了解网贷投资。

惠轶:是这样的,P2P投资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式,不适合所有投资者。具备一定抗风险能力和一定风险识别能力的人才适合投资P2P。除此之外,要尽可能分散化,不要把投资放在一两家平台之内,尽量分散在多家平台中。总的来说,P2P应该是一种小众的投资方式,投放在P2P领域内的钱不要超过全部理财资金的30%。

行业利率将逐渐回归到正常水平与信托接近

搜狐互联网金融:在规模扩大和业务趋同的双重作用下,行业利率已经开始下滑,您认为网贷利率下跌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惠轶:利率下跌是个正常的现象,在投资者端给出的刚性兑付利率在15%以上很不正常,并不符合风险定价原则。随着P2P行业商业模式进化,投资者、平台、借款人之间信任关系逐步建立,利率会回归到正常水平,总体来看,应该和信托业差不多。与此相对应的,借款人的综合成本也会随之下降。目前20%以上的借款成本太高,企业只能用来救命,并不能用以日常经营和流动资金的补充。总而言之,网贷利率下跌是件好事情,借款人和出借人双方都将受益。

热门推荐

图说财富

最新报道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