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物 >

融资高手李鸿章:权力+资本 “轮船招商局”成样本

来源:时间:2014-01-22

融资高手李鸿章:权力+资本 “轮船招商局”成样本。


财政投资难以为继,民间投资无法撬动,剩下的路只有两条:一是依靠国家信用,引进外资承接大清国的融资债券发行,遂成为国际金融界拼抢的“肥肉”;二是依靠专政机器,向民众强行摊派集资,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引爆辛亥革命的川汉铁路公司。

作为大清国改革开放的最主要操盘手,常常困扰李鸿章的一个难题,是找米下锅——为大量新设立的企业寻找融资渠道。

李鸿章遭遇融资难,其背后既有本土资本过于缺乏、融资体系过于原始的客观原因,也有资本市场对新产业的犹豫观望,以及民间资本持有者对过于强大的政府干预的顾虑这类主观原因。

作为大清国改革开放中最早的样板企业,“轮船招商局”从拟议以来,就一直想大力吸纳民间资本。

在这家公司的顶层设计中,其资金来源需同时依靠国家财政投入和吸纳民营资本,各方并无分歧。分歧在于:以朱其昂为代表的一种意见,提出用财政投资建立公司后,再吸引民营资本,将民资收编到国营公司之下,即“官商合办”,民资实际上扮演贷款者身份;以盛宣怀为代表的另一种意见,则提出要“先顾商情”,在公司中政府只派人主持,而管理则由商人自理,显然,这是“官督商办”。

民不信官

李鸿章最先采纳的是“官商合办”模式。不过,他似乎对此并无信心,在1872年12月23日写给朝廷的报告中说:“目下既无官造商船在内,自毋庸官商合办,应仍官督商办。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冀为中土开此风气,渐收利权。”这是李鸿章在公开文件中第一次提出“官督商办”。李鸿章自己解释说:“先行试办招商,为官商浃洽地步。”

“官商浃洽”的确是李鸿章最为顾虑的。中国特色的权力与资本,关系向来都不融洽,权力对资本总是打压,试图将资本变成权力的婢女。如今要指望资本站出来,一同承担救亡的重担,相互间的建立互信,自然需要过程。

华商们纷纷入股外资企业,除了缺乏投资渠道之外,也是因为对本国的权力充满疑虑。郑观应认为:“夫商之不愿者,畏官之威,与畏官之无信而已。”盛宣怀后来也说:“轮船招商局之原起,中堂(李鸿章)鉴于中国官商不能如外国官商相联一气,是以创官督商办之局,为天下开风气之先,并不欲攘天下之利权尽归于一壑也。”(《湖北煤厂应归湖北筹办并拟改归官办议》)

可以推测,在李鸿章的心目中,采用“官商合办”,也只是一种尝试。果然,“官商合办”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冷遇。

出任招商局首任“总办”的朱其昂是沙船帮的首脑人物。但这个既有资本实力,又有航运经验的沙船帮,对招商局并不买账。沙船行业的诸位大亨,除朱其昂自己投资之外,只有一个郁绳熙投了一万两,其余人不仅没有响应,反而“群起诧异、互相阻挠……竟至势同水火”。(《字林沪报》1883年11月10日)

另一个坐拥雄厚资本的圈子是买办。但由于经营轮船业的外商对这家国营轮船公司充满警惕,买办们也裹足不前。甚至连多次表态支持的胡雪岩,也因为“畏洋商嫉忌,不肯入局”。

李鸿章多次出面协助筹资,但他的面子毕竟抵不过商人们对“里子”的担忧,半年后整个招商局仅仅筹集了18万两商股,难以维系。

投资主体是政府

在朱其昂挂帅的那几个月,招股工作毫无进展,来自政府的20万串制钱(折银12.3万两),实际上就成为招商局的启动资金。值得注意的是,在李鸿章的坚持下,这笔款项并未作为官本投入,而仅仅是作为官方的贷款,实际上是放弃了官方原先完全可以拥有的股权,而只收取贷款利息,这成为官方对招商局大力扶持的重要手段。

集资困难之外,朱其昂的管理软肋也暴露出来:因为对海运并不熟悉,他所购的轮船价格偏高,所购的上海浦东仓库也偏贵。在这样的局面下,已经下河的李鸿章不得不改摸“官督商办”这块石头,给民营资本更大自由度。国退民进的结果,一是将“轮船招商公局”改名为“轮船招商局”,“公”字号被去除,此后“所有盈亏全归商人,与官无涉”;二是延揽买办出身的唐廷枢和徐润加入管理层,试图通过他们带入资本和管理。而最大的变化,则是修改了公司的章程,对公权力进行了限制。

改革之后,招商局的招股工作迅速改观,短短数月间,实缴资本就增至47.6万两,其中29.6万两由唐、徐招募。在唐、徐主导期间,招商局共进行了两次招股,每期100万两,到1883年完成了股本金200万两的募集。但这些资金对于资金密集型的航运业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招商局的运营,依然必须依靠政府的倾斜性政策支撑。这种政策一是给予垄断性的业务,如国家战略储备粮“漕粮”的独家运输,二就是财政资金的扶持。

对招商局1873年至1891年的投资进行逐年统计可发现,来自财政的低息和无息贷款,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这17个年份的数据中,官款在招商局借款中的比例,有10个年份超过50%;而官款在总资本(股本+借款)中的比例,有12个年份超过20%,其中5个年份甚至超过40%。

1876年至1877年,为收购美商旗昌轮船公司,招商局的自有资金根本难以应对,从南洋大臣沈葆桢手中借得官款100万两,令并购工作顺利实现。同时,也令官款在该公司借款中的比例,从上年的24.58%,升到57.73%,甚至在总资本中的比例,也从上年的16.65%跃升到近47.09%。

官款在招商局发挥的第三次“救命”作用,是1883年上海金融风暴中,李鸿章“筹拨银36万余两,以支危局”,再度大幅拉高了官款在借款(从28.92%到52.52%)及总资本(从18.88%到27.92%)中的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招商局的自有资本在整个资本构成中的比例,直到1887年才超越了债务,这家公司实际上一直在高负债率之下运营。而支撑这种高负债的融资渠道非常单一,主要是来自财政的低息贷款。这种年利率仅仅7%到10%的贷款,远低于30%到50%的市场利率,在公司债务中经常占据一半以上,大大减少了招商局的财务成本。

更大范围的、针对晚清50年(1861年-1911年)中所有民族企业(非外企)年度投资统计表明,投向商办企业的资金,要迟到甲午战争之后才开始超越投向官办或官商合办的资金;倘若计算累计投资额——即把当年及此前各年的投资额相加,则可更清楚地看出,投向商办企业的累计投资额,直到1901年才超越投向官办及官商合办企业的累计投资额。而所谓的官商合办,大多数仍是财政投资占主体。

在晚清50年中,有长达40年的时间,投资的主体是政府,而非民间。

民依然不信官

令李鸿章郁闷的是,创建招商局十多年后,在1887年为“中国铁路公司”招股时,依然受到民间资本市场的冷遇。

为了令这家“中”字头的公司对资本市场更有吸引力,李鸿章将已经建成且开始盈利的“唐胥铁路”也纳入公司的资产包之中。在李鸿章亲自审定的大清国第一份招股章程中,展现了“中国铁路公司”的光明“钱景”:已经营运的开平到阎庄一段,共长44.8公里,仅运煤一项,每年就能确保三万两的营业收入,灰石杂货等,可得一万两至两万两,搭客也可得万余两,而养路的成本约两万至三万两,因此效益颇丰,分红可达五厘(5%)到一分(10%)。将铁路延伸到天津、大沽后,所经盐场、乡镇和轮船码头很多,获利能力将大大上升,“未可量也”。

李鸿章设定的招股目标是100万两,每股100两,共一万股,“各官绅商民,均可附股,不居多寡,听其自便”。他还亲自拟定“招股开路示略”,刊登在《申报》上,广泛动员民营资本入股。除了罗列诱人的投资收益之外,以几近诅咒的语气发誓,该公司将绝对独立经营,不受政府的干预:“该公司所办之事,全照生意规矩,官但维持保护,随时督饬该公司认真筹办,必令取信商民,经久无弊。该公司应办各事,悉令照西国公司通例,由众商董等公议,官只防其弊,不侵其权。”

这些石头投入水中,居然波澜不惊。上海的英文报纸《北华捷报》采访了天津的投资者,询问他们为什么不愿意附股投资,回答非常明确:“我们不相信这班官员。”

投资者们抱怨说,自己曾经在国营的轮船招商局投资,但招商局从来没有就资产的处理征求过他们的意见,他们对公司的业务毫无发言权,铁路公司也完全可能如此。《北华捷报》报道认为:“天津的资本家和商人们很愿意筹集筑路所需要的全部股金,但条件是必须保证所投资金不被剥夺,并让他们取得对企业应有的管理权。”

吊诡的是,天津当地的投资者们虽然毫不信任政府所指派的企业管理者,却十分信任在天津的一位俄国商人,如果这位俄国人能担任铁路公司的总经理,他们一定愿意投资。显然,李鸿章乃至公众绝对无法接受一位俄国人充当“中国铁路公司”的总经理。

官、商谈不拢,失望的李鸿章只筹集到了10.85万两,只好另想办法,转而动员更为传统、对政府更有向心力的山西票号和盐商。这些人本是政府眼中的乖乖宝,这次却也犯拧,出于同样的顾虑,不愿意投资。

《申报》感慨道,利益颇丰的铁路,在中国推行如此艰难,有多方面的原因。对于百姓来说是观念问题。《北华捷报》也注意到了津沽铁路遇到的当地盐民和乡民的激烈抵抗,认为“不容易战胜愚昧、笨拙,克服地保和地主们的狂热”。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则是信用问题:他们被“昔年各局厂所集公司股份有名无实,入股者无不付之东流”弄怕了,“覆辙非远,人终栗栗寒心”。于是,“贫者既无可措资,富者亦观望不前”。

无奈之下,李鸿章只好再度求助于外资银行,“借外债以兴大利”。《北华捷报》说,这令李鸿章颜面扫地,因为他曾经夸口说要靠中国的自有资本修建铁路,不求助于外人。

财政投资难以为继,民间投资无法撬动,剩下的路只有两条:一是依靠国家信用引进外资,承接大清国的融资债券发行,遂成为国际金融界拼抢的“肥肉”;二是依靠专政机器,向民众强行摊派集资,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引爆辛亥革命的川汉铁路公司……

热门推荐

图说财富

最新报道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