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中资海外并购注重长线 对全球私募基金很有吸引力

来源:时间:2013-11-18

中资海外并购注重长线 对全球私募基金很有吸引力。

尽管还没有与中国资本进行大规模的合作,但作为全球私募股权先锋人物,托马斯·李(Thomas H. Lee)已经观察到,在目前略显安静的全球资本市场上,中国资本的巨大潜力随时可能爆发。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指出,目前走出国门到海外寻求投资机会的中国企业或参与投资的私募股权,比早年的日本与韩国投资人更有意愿购买完整的海外资产,做成真正的并购收购交易。

这位曾经一手创立波士顿最负盛名的THL私募股权基金(Thomas H. Lee Partners)并开创杠杆收购先河的传奇人物,如今已转战纽约数年,创立新的基金公司李氏资本(Lee Equity Partners),将其投资焦点转移到更具潜力的促进资本增长的收购交易上。

当地时间11月11日,托马斯·李旗下专注为医疗健康企业进行投融资服务的米德卡普金融公司(MidCap Financial LLC),被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以5亿美元收购,成为托马斯·李促进资本增长型收购的最新交易。

杠杆收购是其最为受人瞩目的拿手好戏。1974年创立的THL基金作为全球最早的私募股权基金之一,在业内的名气与黑石集团、凯雷集团等私募大佬不相上下。杠杆收购主要是私募基金通过大规模融资借贷,并以收购方的标的资产作为抵押,将自己的现金成本压至最低。但是,托马斯·李认为,在目前的经济复苏疲软的周期中,无论是企业还是金融机构,在选择收购并购标的时应当更注重资本的增值。

中资要做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并购交易

《21世纪》:作为有着近40年私募并购经验的专家,你如何观察这几年全球并购的风潮?中国资本和中国参与者在其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托马斯·李:实际上,和2006-07年的全球交易热潮相比,现在的市场表现得特别安静。在这一轮金融危机前,银行贷款非常便捷,流动性很高。而现在,欧美国家的流动性受到经济较大的影响,其并购收购交易自然也受到影响。虽然我们看到一些大型交易逐渐回归,但仍然没有形成气候。

在这个环境下,中国资金绝对能够在目前的条件下扮演关键性的角色。中国有许多大型的企业,我不是在说国有企业,而是说其他那些得到国家支持的民营企业,他们的规模庞大,资金充裕,更为可贵的是着眼于全球市场开拓。

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中国的万达集团,他们去年收购了美国AMC影院。这个交易的规模算不上最大,但却是十分典型的中国海外并购的交易。

《21世纪》:和之前相比,中国海外并购交易不单单着眼于标的企业的技术、产业链等,同时还将中国市场潜在的增长趋势作为他们全球部署的一大着眼点,希望以全球范围内的经营结构与规模来增强其对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

托马斯·李:我觉得这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市场的增长已经成为这一轮全球资金流动的关注焦点。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喜欢投资那些对于中国市场已经有许多规划的公司。

拿万达收购AMC的例子来说,王健林先生收购AMC,当然不仅是为了美国市场,要知道在美国这并非是一个急速增长的产业。他们只是正好收购了在美国的影院而已。他们是希望通过这个收购案,组建其全球的影院产业链结构,并反过来强化自己在中国影院产业的市场份额。

《21世纪》:和早期日本与韩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潮相比,中国是以一个新兴经济体的角色出现在全球的并购收购交易中。你觉得中国资本引领的这一股潮流,与此前的日本韩国的全球扩展,有什么不同之处?

托马斯·李:十分不同。我认为,中国人将完成的是真正的M&A,也就是并购收购交易。因为中国人做决定更加容易,他们有资金上的能力,同时更加有意愿来购买海外资产。

而要让日本或者韩国的企业进行对海外企业的完整收购,并非易事。日本与韩国的企业,更愿意在海外直接设立自己的厂房,扩张制造业。很难想象让三星直接收购一个完整的打包资产,这永远不会发生。他们会有诸多担心与考虑。日本三菱银行在美国选择开设分支机构,而不会购买银行。而在1989年索尼公司购买哥伦比亚电影公司遭来许多非议之后,日本人就变得更加谨慎了。

关注促进资本增长的收购交易

《21世纪》:你早期创立的THL私募基金开创了杠杆收购(leveraged buyout)的先锋,此后的20多年内你成功进行了多次杠杆收购交易案,大规模融资借贷,并以收购方的标的资产作为抵押,将自己的现金成本压低至最少。但是,自从成立新的李氏资本以来,你更加注重的促进资本增长的收购交易(growth capital transaction),与此前的关注点略有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托马斯·李:三十到四十年前,从事收购并购交易的人们通常认为,公司需要保持稳定,公司应当要有一个稳健的经营,但是投资者对于企业成长性的要求并不高。他们希望的就是公司有足够的现金流,能够按期支付债务,否则公司就将面临危险。

而我当时做过许多起不错的杠杆交易收购案,包括GNC保健品连锁店、Ghiradelli巧克力、Snapple饮料、Experian财务分析公司等。

这些收购完成后,我意识到企业的价值增长很重要,后来我们也带领了这一波风潮。现在,我们收购的目的是让公司成长,帮助我们所投资收购的企业走出国门,进行扩张。我们之所以能够收购出名,是因为我们聚焦在成长性的收购,致力于让其得到加速发展,而不是维持其公司经营的稳定,因为这能给公司带来更多的价值。通常我们对于收购企业看三个标准:资金、市场与经营状况。

《21世纪》:你认为在这一波中国资本扮演主要角色的并购潮中,关注企业增长的收购思路将带来怎样的效果?关注资本增长的收购方式是不是这一波并购潮中的主流思路?

托马斯·李:当然是的,这种思路一定是有效的,尤其对于同样处于成长期的中国企业和私募基金投资者。因为在目前变幻莫测的经济中,你要致力于推动购买标的的成长速度,超过宏观经济的总体成长速度,以此来提升自身以及这桩交易的投资价值。投资者可以只满足于2%-3%的回报率,但也可以做得更好。比如,最近我们在西海岸购买了披萨连锁店papa murphys,尽管这家公司已有1400家店面,规模很大,但我们发现他们在东海岸完全没有分支,这就是具有潜力的增长空间。

《21世纪》:你认为中国资本的全球收购中,需要更多借用传统的杠杆收购的思路,还是更看重资本增长的收购思路?

托马斯·李: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我认为融资这一块完全不是问题,首先他们自有资金充沛,其次他们当然有办法在中国筹集资金,因此融资这一块并非难事。从目前的这些交易中可以看出,他们有能力从中国的银行以及其他在亚洲开展业务的外资银行获得资金支持,至于他们是否有可能在海外筹集资金,目前看来很难说。

因此,他们应当更加注重收购或并购后的增长问题。我认为,中国人现在在海外的收购与并购思路是长期投资,这对于全球市场与希望与他们合作的私募基金来说,都十分具有吸引力。

《21世纪》:是否已经有中国企业寻求你的帮助进入海外资本市场?如何评价来自中国的投资人与他们的投资风格?

托马斯·李:的确有许多中国企业与我们接触。他们非常主动并且激进,他们非常聪明。他们的规模一般都不小,而且他们的决策体系是至上而下的,会有许多战略性的思考,这十分重要。

市场短期内中型交易更多

《21世纪》:目前像李氏资本这样的基金,似乎更关注的是中型市场,这与以前THL的投资收购风格又有不同。在你看来,中型市场是这一波并购潮的主要“战场”吗?

托马斯·李:现在我对目前的基金投资策略非常满意。一些资金体量大的交易,依赖于更高端的市场,但是这些规模较大的交易有其风险性,比如2008年雷曼倒台的时候,许多大型交易暂停,许多人无事可做,这是十分痛苦的。

而我们在目前全球资金流动的大潮中,更加关心的是中等规模和盘面的资产标的,因为这些交易做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当然,我不是说目前的大型交易没有回归,实际上大型交易也正在回归,但不同的投资人有不同的看法,目前全球投资人都在观察美联储的做法,因此大多保持谨慎态度。现在大家都关心的问题是,美国是否真正复苏。

《21世纪》:去年来到中国的时候你提到正在筹备一个新的基金,有可能特别从中国进行融资,从中国获得资金,现在情况如何?

托马斯·李:目前还是这样的进展,我们很可能明年建立这个新的基金,同时我们热切希望从中国获得资金。我们在中国与不少地方政府以及投资机构有过联系,不过现在还没有进展可以公布。

《21世纪》:为什么你要吸引中国的资金?

托马斯·李:中国尽管已经在全世界开展各类投资,但是直接对外投资较少,我们认为中国未来将从更多的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获益。

我们现在看到,中国对海外投资进入兴旺期,我们看到中国人的投资意愿十分强烈,因此我觉得投资我们的基金对中国人来说应当十分有用。

我们希望帮助更多的中国投资者投资美国,因为毕竟像王健林那样的大投资者凤毛麟角。在美国,除了网络安全问题之外,购买酒店、影院这些资产不会让人担心。我十分希望同中国投资者合作,过去的这些经验与资源相信能够帮助中国投资者解决在美国遇到的潜在困难。

热门推荐

图说财富

最新报道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