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

资源节约集约

来源:时间:2013-01-05

资源节约集约。

研究当今中国和世界现实,人类正面临着环境问题(“天”)和资源问题(“地”)的严峻挑战。

应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问题,有4条路线可走:

1.技术路线——创新主要资环技术等;

2.结构路线——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发展服务业;

3.政策路线——如征收环境税、资源税,对环境治理资源节约进行社会性管制,属“看得见的手”;

4.市场路线——建立“资源环境产权制度”,同时发挥价格调节资源作用,属“看不见的手”。

笔者建议重点关注“市场路线”中的“资源环境产权制度”。

2009年笔者出版了《广义产权论——中国广领域多权能产权制度研究》,发现:美国人透支的是家庭资产;中国人透支的是国民资源——从人力资源到自然资源到环境资源。“广义产权论”,旨在突破“狭义产权论”,第一要义:横向上“广领域”产权;第二要义:纵向上“多权能”产权;第三要义:内核里“四联动”系统。所谓横向上“广领域”,广到哪里?广到天,广到地,广到人。

与“天”相关的是环境产权。应突破“环境无产权”的陈见,如对碳排放的重新认识:要由非商品向商品、非资产向资产、非产权关系向产权关系转变。具体把握环境产权几种利益关系。

与“地”相联的资源产权,如何把握?中国资源产权领域,存在比较严重的“产权残缺”问题。从资源产权界定的视角看,这里存在明显的资源产权“主体归属”与“收益归属”的“非对称性”问题;从资源产权交易视角看,突出表现在资源价格成本构成残缺;从资源产权保护视角看,突出表现在对农民土地权利的保护不力上。

完善资源产权体系,要重点瞄准“五项权能”。

“权能”之一:农民土地经营的流转权。中国是一个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较少的国家,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确保18亿亩耕地保有量不减少。为此,除了实行各种最严格的节约用地政策之外,必须在土地制度上做文章。今天土地制度的深刻矛盾并未解决,受到的约束也很严重,出路在哪里?笔者认为,承认并尊重农民土地经营的流转权是一条出路。中国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个人不能开展“所有权”的转让,但是在此前提下,农民的土地经营权可以拿出来交易。在成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土地托管中心、土地代管所等中介的基础上,可以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交易市场,或放在现有产权市场交易,让土地经营权流转起来,逐步走上土地市场化和土地集约化之路。笔者认为,这是节约用地的根本之道。

“权能”之二:林地经营权和林木转让权。

“权能”之三:矿产资源的探矿权和采矿权。中国为什么存在矿产过度开发的状况?关键在于矿权包括探矿权、采矿权等还未完全规范到位,没有“交足足够的费用”。为此,在对重要矿产加以保护和进行开采管理过程中,必须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特别是建立完备的矿产资源的探矿权和采矿权制度,以促进矿业权合理设置。这是健全市场配置矿产资源机制的重要方面。

“权能”之四:水资源产权制度。

“权能”之五:海洋的“用益物权”。

广义产权论在资源节约集约中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资源产权界定:突出解决产权边界不清以及资源产权“主体归属”与 “收益归属”“非对称性”问题。

2.做好资源产权配置:突出解决产权置放和产权配比结构效率问题。

3.做好资源产权交易:突出解决产权凝固和流转不畅问题。

4.做好资源产权保护:突出解决各类产权受损和保护不力问题,尤其是农民的土地产权。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