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滚动 >

李锦记家族宪法

来源:时间:2014-08-26

李锦记家族宪法。

2007年9月17日。香港私人游艇会码头。

下午3:00,生产调味品的著名企业李锦记集团将在自家的游艇上,召开一季度一次的家族会议。会议四天,与会者为李锦记董事局主席李文达及其夫人、五个子女及其配偶,和下一代子女,即全部家族成员。

听上去很新鲜。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会议?

首先,这是一家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李锦记1888年创办于广东珠海,至2007年已风风雨雨走过了119年;其次,这是一家传承四代而历久弥新的家族企业,活力不减当年;其三,会议必须遵循《李锦记家族宪法》的规定——“李锦记家族委员会”是整个家族最高权力机构,企业利益小于家族利益,定期召开家族会议……

很明显,这家企业与中国大多数家族企业都大相径庭。对于开会,家族宪法也有规定,要求家族成员无论身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必须及时赶回来参加会议,不能迟到。

家族大于企业

2:43,女儿莫李美瑜首先出现在码头,上了游艇;

2:50,长子李惠民上了船;

2:50,父亲李文达和母亲到来,这时突然下起了小雨;

3:00,老三李惠雄、老五李惠森先后到达,雨下大了;

3:02,老四李惠中在大雨中顶着公文包匆匆赶到。他一进会议室,大家就笑着为他鼓起掌来。李惠中上前举着双手依次与每一个人击掌,包括与父亲母亲。即使如此和谐,按规定罚款2000元港币必须当场就交。老四二话没说掏出钱来,放到了一个箱子里。然后大家再次整齐有节奏地鼓掌,调动起情绪之后,会议启动。

这次的主持人是老五李惠森,他在一块大大的提示板上写下“爽指数”三字,以及“压力指数”、“健康指数”等字样。李惠森会大声问父亲:“大李先生,今天你爽吗?”父亲会大声回答:“爽”或是“有点爽”、“不爽”等,然后在1~10分之间给自己打个分。每人如此。各项分打完之后,大家就会非常坦诚地彼此分析“爽”的原因是什么,“不爽”的原因是什么。

欢笑声中,会就开了下去。一般在会议第一天,每人介绍自己、孩子和家庭这三个月的情况;第二、第三天,讨论各项家族建设的议题;第四天,向参会配偶和子女通报前三天会议内容及其他方面情况,以便他们“心一致,行动一致”。

四天的会议,绝不谈工作。亲人相聚,只谈家族理念,谈家族发展和个人生活学习的心得体会,谈14个第五代传人甚至第六代传人的教育、培训……

通常,国内家族企业一心追求的都是“企业永续”,而李锦记追求的却是“家族永续”。他们认为,追求企业永续往往将个人和企业利益置于家族利益之上,导致家族四分五裂,企业必不能永续;而追求家族永续,“我们>我”,家族成员团结和睦,企业也必然得到永续发展。

那么,这些与众不同的观念和做法,是怎样得来的?

百年老店的传承难题

2011年3月,《商界》记者在北京采访了在李锦记供职已达17年的“李锦记家族事务总监”黄秉玉,一百多年来的往事一一呈现。一切都得从家族争斗、兄弟反目说起。

1888年的某一天,在珠海南水镇开了间小茶肆的李锦棠意外地将一锅蚝给熬干了,只剩锅底一层深褐色的汤汁,却香气扑鼻!今天深受人们喜爱的蚝油,就这样诞生了。李锦棠开始专门熬制蚝油作为调味品专卖,挂出了“李锦记”的招牌。

李锦记就这样诞生了。1946年,公司迁到了香港。

1971年前后,李氏家族发生了第一次内乱。

当年李锦棠去世时,将股份分给了三个儿子,老大李兆荣、老二李兆登、老三李兆南。后来李兆南的儿子李文达建议改变公司策略,做一些低价产品,以扩大香港及其他中低端市场的销量。这一策略,却遭到了大伯二伯和堂兄弟们的反对。双方意见不和,矛盾日益激化。1971年,大伯二伯合谋,意欲联手收购李兆南的股份。一场激烈的家族大战由此爆发,双方争执不下之时,大伯二伯决定放弃,移民离开香港。1972年,李文达协助父亲最终以460万港币收购了其他人的股份,并接任了公司第三代掌门人。

这次骨肉相残,让李文达痛苦不堪。

这之后,过去只有达富贵人才吃得起的蚝油,很快在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地进入千家万户和普通餐馆,成为大众生活的必需品。李锦记逐渐成为全球知名的华人品牌。

但是,仅仅十年后,企业又生变故。李文达的弟弟1980年后因病长期不能参与公司管理,弟弟一家人担心李文达会侵占其应有股份,要求李文达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并清算股权,并提出将自己的股权卖给李文达,退出李锦记。但是弟弟要价太高,双双纷争不断,最后闹上了法庭。

1986年,李文达以8000万港币将弟弟40ah的股权全部买了过来。当时李锦记数千万的厂房资金尚无着落,这下又硬加上8000万港币的负担,公司顿时成了负资产。李文达内忧外患,又伤亲情又忧企业,整日焦虑万分,情绪低落。

好在李文达的几个子女都从国外留学回到公司,他们很快帮助公司渡过了难关。

经历两次家族之乱,李文达几乎心力交瘁。他非常忌讳五个儿女同他谈打算离开公司另立门户之类的想法,五个子女也小心翼翼地不去谈这个话题。他们每个人都在李锦记尽心尽力地工作,这是饱们的本份。

直到2000年,老五李惠森又向父亲摊牌了,他要离开李锦记自立门户!

李文达一听,头都大了。

如何才能将家族企业延续下去?

小儿子李惠森是五个子女中最具创业精神的一个。很年轻时就在父亲支持下成功开办了连锁快餐“健一小厨”,并成为子公司南方李锦记的董事长兼总裁,在整个集团举足轻重。

李文达一听这最得力的儿子要自立门户,坚决不同意。他最担心的,就是几个子女分道扬镳,将来很容易为了各自利益而产生罅隙。当年家族两代都因为个人利益闹得反目成仇,再不往来。李文达对此铭心刻骨。他不希望悲剧在自己的儿女之间再次重演!这太可怕了。

难道家族企业的命运必定这样轮回吗?他要想办法打破这一宿命,把子女们团结在一起,以家族利益为重,永不分开。为此,他宁愿置企业利益于次要地位。

最终,李惠森接受了父亲以家族为重的思想,打消了离开的念头。

既然一家人决定彼此不离开,那么就应该好好研究“如何才能将家族企业延续下去”?

2002年,几兄弟赴全球各地如欧洲、日本等地考察家族企业的延续方法,终于探索出了一个全新的“家族模式”。他们认为“公司只是家族的一部分,没有家族的和谐永续发展,家族企业的长久发展就无从谈起。”

在“家族至上”理忿之下,李锦记以父母和五兄妹为核心成员,成立了“家族学习与发展委员会”(简称家族委员会),这是整个家族的最高权力机构。下设“家族业务”(这里面才包括李锦记酱料集团、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家族办公室”、“家族投资公司”、“家族慈善基金”、“家族培训中心”,同时制订《李锦记家族宪法》,定期召开“家族会议”,全力推进家族的长久和睦和长久发展。

特别是内部条款《李锦记家族宪法》,使家族发展有“法”可依。这部神秘的家族宪法,具体内容外人不得而知,但记者从采访中,可以大致归纳出以下内容:

一、公司治理:李锦记集团坚持家族控股,具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才能持有公司股份;下一代无论男女,只要具有血缘关系,就具有股份继承权;董事局一定要有非家族人士担任独立董事;酱料和保健品两大核心业务的主席必须是家族成员,主席人选每两年选举一次;集团董事长必须是家族成员,CEO可以外聘;

二、接班人培养:对于是否接手家族生意,下一代拥有自主选择权。后代要进入家族企业,必须符合三个条件:第一,至少要读到大学毕业,之后至少要在外部公司工作3至5年;第二,应聘程序和入职后的考核必须和非家族成员相同,必须从基层做起;第三,如果无法胜任工作,可以给一次机会,若仍旧没有起色,一样要被炒鱿鱼;如果下一代在外打拼有所成就,李锦记需要时可将其“挖”回;

三、家族会议:每3个月召开一次家族会议,每次4天。前三天家族委员会核心成员参加,后一天家族成员全部参加;会议设一主持人,由委员会核心成员轮流担任;

四、家庭内部规范:不要晚结婚,不准离婚,不准有婚外情;如果有人离婚或有婚外情,白动退出董事会;如果有人因个人原因退出董事会或公司,股份可以卖给公司,但仍然不离开家族,仍是家族委员会成员,参加会议;

五、家族成员退休规定:家族成员年满65岁时退休;

六、家蕨宪法修改和决议执行:宪法内容的制定和修改,必须经家族委员会75%以上通过;一般家族事务的决议超过51%就算通过。

以上各条,充分保障了家族的纯洁性和利益,最大可能地杜绝了将来内斗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同时家族委员会成立后,李锦记就确立了集体领导的模式,不再指定家族企业的接班人,重大的事务全部由家族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

“我们>我”之下的权力、利益和角色

黄秉玉告诉《商界》记者,“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在问题出现之前就把它解决掉。”他说,李锦记的价值观是,“我们>我”。

为了杜绝将来内斗的隐患,李文达决定让膝下四子均分总股份中的一部分股份,女儿则采用其他方式来完成分配。分配到各个子女头上的股份,将来则按各自子女的多少继续均分下去,子女即使不参与经营,也可继承股份。

这样,就避免了父辈祖辈那样的利益争斗。

权力和利益问题解决好之后,角色问题也需要扮演好。国内所有家族企业,其成员通常都扮演着4个角色——家族成员、股东、董事和管理层,最大昀问题就是不能正确扮演这4个角色。他们往往将家族问题和企业问题混为一谈,总是在饭桌上为企业问题争吵不休,最后既影响亲情,又影响公司的正确决策。

成立家族委员会之后,李锦记每个家族成员对这一问题都分得很清楚。公司的事,绝不在日常生活和家族会议卜-讨论,只在公司董事会上谈;而家族事宜,也绝不在董事会上谈,只在家族会议上讨论。

将企业事务与家族事务完全分开,事实上是一种现代公司治理方式。双方互不干扰,既保证了家族对企业的完全控制,又为社会资源如职业经理人的进入敞开了大门。

“另一种情况是,家族第五代兴趣广泛,有的人对慈善有兴趣,将来他就可以去做家族基金,不参与企业的经营,但一定还是家族成员,参加家族委员会和家族会议。”黄秉玉说,“这就不像以前,离开公司就等于离开了家族。”

迄今,李锦记从香港出发,已开发出220多类1000多项产品,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部分产品在美国、日本独占鳌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李锦记”。

据调查,全球范围内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4年,其中30%能传承到第二代,10%能“活”过第三代,只有3%的家族企业在第四代及以后还在经营。在华人世界,可供参考的长寿家族企业不多,而奎今已有123年历史的李锦记,无疑是3%中最具参考和借鉴价值的企业之一。

2010年5月,在中央统战部和全国工商联支持下,李惠森成立了“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家族企业传承与教育委员会”。国内许多家族企业父子已加入成为委员,他们已开始相互交流,不断学习探讨如何完成家族企业教育与传承的重任。

2011年3月,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作为家族企业成功典范的代表,李惠森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了《关于重视培养家族企业接班人的提议》。这一提案,更为广泛地引起了国内家族企业的重视。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