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专栏 >

提升取信于民的政府治理能力

来源:时间:2014-04-29

提升取信于民的政府治理能力。

“选择性相信”与地方政府治理能力

现在,人们对PX 越来越敏感,只要一提到这个词,很多人都会闻之色变,接着就是排斥和抵制,唯恐避之不及。PX 项目作为这些群体事件的导火索,地方政府眼中的“摇钱树”,成为民众眼里的“洪水猛兽”。

其实,PX 是英文para-xylene 的简称,中文名称对二甲苯,是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物,属“低毒易燃”,与汽油、柴油同一级别。经过多年实验研究,国际上没有得出“PX 致癌”的结论,故将其归之于“3 类致癌物质”。这一类物质中包括了茶、咖啡因、糖精甚至人类日常生活中少不掉的食盐,而且论“毒性”,还“屈居”食盐之后。

PX 作为一种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原材料,在经济、社会、军事等领域,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例如,它解决了自然纤维与粮食争地的问题,其下游产品——各种聚酯纤维替代棉花等原始纺织原料,创造千变万化且造型各异的服装品。中国作为传统的纺织服装生产和出口大国,已成为世界PX 最大的消费国。数据显示,目前我国PX 产能占全球20% 左右,消费量占全球30% 左右。截止目前,中国已投产的PX 项目总产能远远不能满足总量的需求,每年都需要从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大量进口。

茂名PX 项目由茂名市政府与茂名石化公司采取合资方式共同建设,总投资35 亿元人民币,本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项目。为了给市民做好思想准备,茂名市官方今年3 月开始通过当地媒体密集报道PX 相关内容,还请来专家详细解读PX 项目。但高调宣传和专家释疑非但没有消除市民疑虑,反而引发了恐慌,最终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为什么在中国极具纷争的PX 项目在日本、韩国和新加坡却没有任何声音?动辄上街的中国台湾地区人民也不反对PX 项目?难道这些国家或地区的人民不害怕“断子绝孙”的PX 吗?

国外PX 项目能与公众和谐共处,主要得益于成熟而严格的环境风险管控制度。反观国内,环保基本靠一阵风,已经很难让人相信地方政府能有管好PX 项目的能力。所以,与其说公众担忧PX 的危险性,不如说是对于政府环保治理能力和诚意的极度不信任。历次PX事件都已说明,单纯的信息透明并不足以保住PX 项目。在当今环保意识日渐浓厚的环境下,PX 绝不仅仅只是一个科学问题。地方政府只有努力提升治理能力才能重塑公信力,最终取信于民。

政府、企业、社会的和谐共赢之路

为何市民与PX 项目间仿佛有着永远难以填平的沟壑?PX 事件的频发,市民的不满甚至怒气,在本质上指向的是环境事件中公众权利长期以来被漠视、被遗忘。反证的其实是政府治理能力的停滞不前。

在“市民社会”逐渐成型且日渐勇于表达关于环境和公共健康诉求的政府治理新环境下,PX 等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公众的参与。

从舆情应对措施来看,当地政府通过删帖强行封锁消息的做法显然是应对失据的,效果适得其反,不仅难息民愤,更会使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再度耗损。茂名事件中,民意的呼声是“茂名PX 项目危害当地居民健康,希望停止该工程”,而政府却以“目前芳烃项目仅是科普阶段,离启动为时尚早”做出回应,显然没有从根本上响应群众声音,缺乏诚意,致使民众情绪难以平复。作为地方政府,如何公开透明、程序合理合法地将每个涉及环保的重大项目向社会公开,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建立一个官方和民间互信氛围,是非常关键的。

一个政府除却各种现代政治文明规则赋予的职责之外,还应当有较高的诚信力,这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公众对政府的期望。政府失信,不仅仅是失去政府的公信力,导致公众对但凡涉及政府的公共事件均保持疑虑与质疑的态度,还会使得民心涣散。这些年许多地方政府的公信力一再滑坡,濒临“破产”边缘,与地方政府落后的治理理念、治理方式脱不了干系。因此政府的当务之急是重新找回社会认同,重塑地方政府的公信力。

在把控好PX 等重化工项目安全的同时,地方政府还要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引导工作,让民众不再恐惧PX,为经济社会发展和PX 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如由政府和企业共同组织专题活动,传播化学品知识,引导公众对化工产业的正确认识;增加项目建设的透明度,项目建设前需向社会公众公示,并阐明安全环保方面的潜在危害以及应对措施;推广以安全健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清洁生产为主旨的“责任关怀”;推动化工企业定期发布责任关怀报告,签署责任关怀承诺书,树立“安全与环保就是企业生命”的理念;在化工园区、化工企业以及城镇居民之间大力倡导“社区意识”,形成和谐的发展环境。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