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

城市化过程如何社会融入?

来源:时间:2013-01-13

城市化过程如何社会融入?。

关于融入的问题,我是觉得我们在考虑农民工社会融入的问题时,可以适当把视角放开一点,我觉得农民工社会融入背后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我们现在两条城市化道路是各走各的,最后走成大家互不相融的问题,我们一个土地城市化快速扩张,另外我们不可否认人口城市化也在进行的,要不然无法解决2亿多人口往里涌的,实际上我们两个轨道在并行的城市化,但是找不到交集。

我们政府这一块是靠我们城市成长连接的问题,我觉得有资源存在和社会问题是一方面,更大的问题是政府主导的城市化,最主要的特征是以征地来保证城市化推进,从2000年以来整个城市新增建设用地面积里面,67%是通过征地获得的,通过征地获得城市化模式,首先将政府征地城市化在同心圆里面不断往外扩展,往外扩展的时候,原住农民纳进来的时候,原住农民没有受到好处被排斥在外的,这在政府主导城市化问题产生几个问题:

1、我们大量靠征地保证城市扩张的模式是否能微细?

2、城市建设主要资金是靠土地收入和融资支撑。

现在很多数据在出来,我们对于全国债务水平做测算,现在总体说法是“总体可控、局部危机”但事实上我们最近有一个计算以后,现在无论是按欧盟还是美国标准,我们中西部地区负债率大大高于这个水平,我们继续靠政府主导城市化支撑你面临的负债,靠透支未来是否能支撑,第三个产生社会政治问题,我们大量群体性事件主要是由于征地带来的,所以我自己感觉就是说,现在政府主导的这一套城市化的模式,上一轮来看带来我们整个城市快速发展,但是现在产生的这一些经济和社会问题,可能会带来这一个轨道的不可持续。

另外一个轨道是人口的城市化,大量人口是涌向城市,上午韩总的几个数据充分说明我们现在进入城市年龄结构和意愿,想这些人立到县一级以下城市和地一级以下城市的愿望是背离的,人口不断向城市涌这是不可阻挡的,这些人利用征地以后剩余育土地,由原住农民通过盖房出租自动城市化,这样保证外来人口低的居住成本,但是这个区域基本上处于仿外的状态,因为我们城市土地是集体所有的,盖的这些东西排除在法律之外的,这两种城市化的模式,现在面临不可持续和更大的问题,城市发展的空间继续靠新增土地保证城市发展,这一路线也走不下去了,我们上午讲我们粮食安全,生态用地,城市要利用现有的土地,我们现在可选,政府继续主导和征地拆迁,现在原住农民搞的城市化空间,纳入政府搞的城市化空间,现在这个也面临很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如果继续靠征地拆迁来将农民自动自发的城市化,会把我们城市化走向极高的成本。我们2008年2011年我们政府土地创造收入里面,用于征地和拆迁成本已经占到37%,已经远远不是农民只得百分之几的比例,我们整个向城市区类去征地拆迁,已经早已不是原有用地的补偿,这样补偿成本和拆迁成本大大加剧,我们做的第一件事要调整现在的城市化模式,就是说当政府主导城市化模式往后退一步,农民现在的城市化模式再往前进一步,我们现在再用政府主导的城市化模式,已经没有办法把原来农民的那种城市化模式涵盖进去的时候,我们就要考虑改变城市化的主体,让农民参与到城市化进程当中来。

现在对农民做的现状这些区域是法外状态,要纳入到法内状态,成为合法的发展空间。如果不成为合法发展空间这一块产生的一些问题会继续加剧,这是第一个;第二、我们在农民融入城市过程里面有2个因素,1、继续要靠土地的增值收益继续解决城市化资金问题,因为我们城市化没有完全,不可能靠税收解决城市化资金,我们继续要靠现在的土地增值收益解决城市化,整个土地增值收益这一块,原来由政府收益以后政府招拍挂,但是我们要让这些地区的土地解决这个区域的城市化的问题,这样就是让这一个区域长出来的增值收益,解决这个区域原住农民自动融入城市化的问题。这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居民社保统筹,另外这个地区有一部分的产业用地解决这个地区的产业发展的问题,这是社会融入里面第一件事。2、外地人进到城市以后这些人怎么融入城市,这里面要对人群有非常细的细分,这里面进到里面的人口,有一部分追求非农经济收入,我们叫非农就业人口,另外一部分是城市居住人口,要融入城市的居住人口,对于非农就业人口这一块的核心是解决两件事:

第一个事要解决我们现在将原来的农村地区纳入城市以后,这些区域怎样为进到城市人口提供居住的问题,这是面临第一个问题。而保证这些人口居住的路径现在完全靠政府提供保障房,这我感觉是不大可行的路径,可取的是将农民剩余的基础土地里面有一部分土地放出来允许他保留集体的用地,在城市规划与许可范围之内,做城市相关产业,其中包括租赁房来解决一部分农民的居住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说城市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要实现城市和城乡接合部的问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我们目前是二元体制是隔断的,农协地区是融不进去的。城市基础设施向城乡结合部地区通进去以后,让这些以非农就业为主的这些人口能够享受到基础设施服务,这是第二件事。第三件事进到城市里面外来人口,实际上最大的需求是教育的需求,我们对整个社会融入里面对进到城市里面外来人口需求做排序分析,哪些最紧迫,哪些可以往后放的,现在最紧迫一件事,外来流动人口进城子女教育,应该是最最优先的序。

政策里面:

1、城市本地原住农民学生,他的救学人口在大大下降,大城市将一部分外地农民工学生纳入公办学校;

2、我们现在必须要开放社会资本进入,在江浙沪地区建来一些学校,这样可以解决一定教育问题,政府应该有一部分支持社会资本进入以后做义务教育投资这样保证外来务工子女,高考制度没有解决,使有一部分孩子高中要回去的,这样保证高中教育和原地教育体制接轨问题。

3、整个公共服务水平的普及,养老和社保跟原来居住地区和现在地的续籍的问题要考虑。

我总体的观点,我们现在讲社会融入大家带着感性讲,这不是很难的一件事,但是做设计的时候,既要考虑到进入城市的人口社会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到城市政府的政策可控性。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刘守英:探讨问题,直接指向某一个地方是容易得罪人的。我自己去云南那个地方做过一个调查,我们在找城市用地空间的时候,实际上是一个建设空间、耕地空间和生态空间平衡的问题。现在从云南来讲,本身地理条件是具备在一定坡度下进行保留一部分耕地,进行非耕地资源开发,是能够求得建设空间和生态空间比较好的融合,但现在我们的问题在哪里,我自己的感觉就是说,整个城市用地空间里面,现在最主要要做的一件事,还是城市内的建设用地的集约和空间的利用。

这里面两个问题:1、城市里面结构调整里面,我们工业用地和居住生活空间之间的调整。总体来进,我们现在工业用地空间还是比重不大。保证宜居空间比重过小,这还是一个总体标准。2、从全国来讲,现在大量地方都在做未利用地包括生态城市建设,对这个说法我觉得要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看,但总体来说我的建议,如果因为耕地指标太紧,求得开发生态空间,我觉得这个要谨慎的。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