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

农民工返乡后路在何方?

来源:时间:2013-01-13

农民工返乡后路在何方?。

【背景】十省市农民工返乡达5.4%,返乡后可能面临无地可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12月初完成的一份《金融危机对就业影响最新数据调查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11月底,十省份农民工返乡数总计有485万名,占2008年9月底外出务工人员的5.4%。上述十省份包括四川、重庆、河北、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甘肃十大劳动力输出大省。
民盟重庆市委调研室和綦江县政协曾联合组成调查组,就民工养老保险问题对中东西部的十个省市、20多个区县的16268位民工和家属,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调研。发现有91.8%的民工无社会养老保险,21%的被调查户家中有两人以上没有承包地。
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2008年11月中旬的调查显示,尽管农民工在回乡后多想在本地就业,因为大多数农民工在西部地区就地就业机会少和技术不适应,以前又主要从事初级加工工作,回乡后将很难找到工作。以黔江区为例,在已回流的3.57万民工中,44.6%没有具体就业目标,目前在家靠吃老本度日。
以上数据都表明,农民工失业返乡现象中存在重重问题。就业无论东方西方,总能位列政府目标的头排,中国的农民工就业又有特殊之处,中国对此问题该作何反应?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守英认为,由于生活方式已经城市化,并且返乡也可能面临无地可种的局面,不能以为农民工返乡就可以解决其就业问题。可取的解决方法是让农民工进入城市定居,加强培训,并转变工业布局。
刘守英说,出口下滑影响最大的除了企业,还有对中国制造工厂贡献最大的劳动力群体。他最担心的是,出口导向的战略受挫之后,中国农民参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会被迫中断。
刘守英分析说,近十年来,为什么经济增长拐点迟迟没有到来,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集体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廉,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这样来看,对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作出最大贡献的,正是全国低廉的劳动力。
现在,出口导向战略面临严峻问题,地方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救企业,但是,这些措施保得住农民工大军吗?刘守英认为,即使政府有“4万亿”投资,如果农民工失业问题不解决,对2009年甚至2010年的经济与社会稳定,都会带来很大冲击。
有人提出,幸好农民在农村还有一亩三分地,这能让他们扛过这轮金融危机。刘守英明确表示,他不赞同这种观点。首先,农民工的生活方式已经改变了。 1998年后形成的出口企业,主要劳动力基本是“80后”,这些农民工几乎没有干过一天农活,就到了珠三角、长三角。这批人已经过着城市生活,成为城市的一部分,即使十多年间仍没有被城市接纳。现在讲他们可以回去,这十几年已经形成的生活习惯怎么办?其中,多少人会回到农村?这都需要调查,也许并不像大家预期的那样,大批回老家去。
即使有人选择回去,回去之后,是不是真正有地给他们,刘守英也持怀疑态度。1998年这批人离开农村时,正好是土地负担最重的时候,大部分人离开时放弃了土地,如果回去,有可能就找不到原来的一亩三分地了。
因此,刘守英指出,对这批人来说,最好的出路有两条。第一,让一部分已经常年在流入地生活、有稳定收入的人,进入城市群体;第二,中央和地方必须拿出一部分资金,加大农民工的培训,以支持产业升级;第三,调整工业布局,不能过于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即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带,以致其他地区工业化进程较为落后。
他指出,1998年以前,农民参与工业化进程靠的是本乡本土,靠自己的廉价劳动力和自己的集体土地。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很多地区都倒下了,中国还活着,并推行了出口导向的战略。最后的结果是,中国工业化的布局,从原来的“遍地开花”,转向了珠三角和长三角两个地带。中国农民参与工业化的进程,也变成了沿海地区农民吃地租,中西部农民靠大量劳动力参与就业,分享他们的工资收入。
刘守英表示,沿海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虽然工业化过量,但城市化不足,而内地是1998年积极财政政策之后,开始城市化的,但工业化不足。这是出口导向战略造成的。此时,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来调整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化不足,补充内地工业化的不足。使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可以顺利走完,使农民真正参与城市化进程。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