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专栏 >

聚焦更加以民为本的发展目标

来源:时间:2015-11-03

聚焦更加以民为本的发展目标。

本期截稿之时,正值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本次全会核心议题是对“十三五”规划进行审议。

就在不久前,社会各界对此次会议是否公布新举措以提振经济、以及是否调整经济增长目标颇多猜测。因此,审议“十三五”规划中一大焦点当属对经济增长目标可能“重新校正”。

增长目标是否真的需要校正?如果需要,其意义何在?

之所以有上述猜测,恰是因为当下这个微妙时点:不久前公布的今年第三季度GDP 一如预期破“7”,在短期经济不被看好之时,下一个“五年”却已扑面而来。

怎么办?

尽管此前已下调过经济增长目标,但在持续转型换挡和“三期叠加”重压之下,再次下调也属情理之中。

有人认为,“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合理区间将在6.5% 至7.5% 之间,如果国际因素变化比较大,上下限或再下调0.5 个百分点。而官方媒体发文亦对此表示了认同。

实际上,无论是否再次下调GDP 数据,对中国经济社会而言,发展的根本目标并不该受到影响,我们关注经济的重点需要作重新“校正”。

新焦点应落在何处?在我看来,GDP 目标只能作为参考指标之一,除此之外,应当关注整体社会经济的“组合指标”是否健康稳健。这里包括一系列看似无关却各有联系的指标,比如GNP、就业率、三大产业比率、通胀指数、人口结构比率等等。如果这一组指标运行健康平稳。那么,此前“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达到中等发达或者是较富裕国家标准”的目标就不难实现。正如人的健康是由一组综合指标构成,如果仅仅因为走得快或跳得高PRELUDE就断定其健康会一定是武断而不客观的。

那么,一组健康的指标从何而来?

来自持续的改革与制度优化。

我们需要关注,此次会议有关经济结构改革和更具市场精神的改革红利能否有效落地。这里既有继续放松政府对经济管控的“简政放权”,也有国企改革如何在“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精神指引下的一步步推进和落实。更需要聚焦未来社会经济的度量方式如何回归到以“人”为核心的标尺上来。

此外我们需要了解,“十三五”规划中对城镇化问题是否有进一步解读和引申。作为释放内需的巨大源泉,城镇化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

而这一切的核心就是更加注重“人”的因素,以民为本解决问题。

当然,为了避开“中等收入陷阱”,中国需要保持足够的增长率,但这种增长率不能依靠旧有发展模式,这已是社会基本共识。唯有持续推进改革,才能不让发展的根本目标旁落。因为,和量化的数据相比,让全体人民享受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好处才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