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专栏 >

下半年中国经济必定转好

来源:时间:2015-04-30

下半年中国经济必定转好。

中国经济何时触底回升?何时会出现积极的变化?两个问题重复是吗?不是。我认为,中国经济触底回升不一定说明积极变化,因为它可能是政府托举的结果;而真正意义上的积极变化应当是经济恢复主动性(内生性)增长,也就是民间投资开始正增长。那什么时候会出现这样的变化?我认为,如果当前政策持续,金融运营更多地倾斜于资本形成,那么中国经济今年下半年就会出现“积极变化”。

毫无疑问,面对这样的积极变化,中国股票市场一年来的积极状态功不可没。它所提供的大规模股权资本至少会在三个方面对中国经济发挥“决定性的积极作用”:第一,企业总体负债率必然快速减低,从而减低企业财务成本,而相应提高企业利润;第二,企业利润增加,负债率减低,而降低商业银行以高利率覆盖贷款风险的冲动,从而有利于降低贷款利率,同时也减低了银行风险;第三,企业股权融资的目的是投资,所以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新的投资准备应当已经落停,国家产业政策也基本到位,而企业的投资动作必将逐渐展开;第四,财富效应必将带来消费的增加,尽管如此消费增长的可持续性比较差,但如果牛市持续时间较长,那其效果也不可小觑,至少有可能将中国经济带入良性循环。

中央银行给出的数据显示:2014年,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4350亿元,同比多2131亿元;2015年一季度,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808亿元,同比多833亿元。由此可见,股权融资不断提速。同时我们应当看到,2014年股票融资规模大都集中于2014年的下半年,距今最多9个月的时间。而且,当时股价过低,企业股权融资冲动并不十分旺盛。而今年的情况必将天翻地覆,按照今年一季度的情况,今年上半年企业股权融资规模就将接近去年全年的规模,而到了今年6月底,此前一年时间累积的8000亿元股权融资,加上8000亿元配套债务,总计1.6万亿元投资,很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集中释放出来。很重要的是,这样的投资虽然受到国家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影响,但有相对一部分,应当是企业主动的投资。

实际上,2014年下半年,中国实施“积极股市政策”之后,尤其是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提速之后,企业股权融资增速骤然爆发。我估计,如果不出意外,今年中国非金融企业股权融资总额很可能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因为,中国股权融资已经进入黄金期,而一季度仅仅是个开始。如果再加上金融机构的融资,势必将更多地释放中国经济潜能。

有人说,这不是还是投资拉动吗?可持续吗?问这样问题的人,其言外之意无非是说中国应当经济结构调整,应当更多地靠消费拉动经济。我认为,此言大谬。去看看发达国家的现实就不难得出结论。金融危机之前,欧美国家的确是靠消费拉动,它们消费到连衬衫都不洗,变成一次性消费品的程度。请问,可持续吗?去看看美国家庭的资产负债表就明白了,透支消费使金融危机对其生活构成严重冲击,而此后不得不增加存款,从而形成消费去杠杆,这难道不是事实?

所以,我们必须准从基本经济规律。老百姓必须是在“永久性收入预期增加”的前提下,才会有效加大消费支出。如何才能增加老百姓的“永久性收入预期”?投资增加,经济活跃,新型消费品不断涌现——整体经济良性循环。如果没有投资,没有新型消费领域的涌现,没有老百姓收入预期的增大,消费从何而来?

现在,需求学派和供给学派的观点激励交锋,国家经济政策也是忽而偏重供给,忽而偏重需求。但其实,经济增长既非单纯的需求拉动,也非单纯的供给拉动,而一定是供给和需求双轮驱动。所以,单纯依赖改革提供制度供给,同时紧缩货币抑制需求不可能实现改革目标,甚至会摧毁改革效果。中国经济政策过去一段时间的实践,已经完全证明了这样的结论。

不错,中国经济政策已经转向,而最大的转向在于我们更加注重“供给和需求”的双轮驱动,而不是过去那样单纯依赖改革,依赖供给。所以,去年下半年,当中国经济政策逐步转向“双轮驱动”之后,我认为,10到12个月之后,我们一定会看到积极的效果。在需求政策的激励之下,改革所应当焕发出的主动性(内生性)经济增长动力(供给动力)将被有效释放,而致使中国经济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回过头来再看股市。我们既要看到它是经济的晴雨表,同时也要看到它是经济的助推器。而现在,中国正在发挥股市助推器的作用,所以请不要简单地高叫“非理性繁荣”和“泡沫”,更没有理由让中国再次陷入“非理性萧条”和“负泡沫”的过程之中。现在,我们更多地应当去关注“泡沫”身后会留下什么。我们坚决反对“乱炒的泡沫”,身后什么都留不下的“泡沫”,而期待“泡沫”背后留下中国产业的转型升级,留下几个诸如互联网产业那样,足以拉动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的“新热点”。但无论怎样,我们首先需要中国经济大幅降低负债率,并进入投资与消费的良性循环状态,而股市正在对此发挥关键性作用。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