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政经 >

陆金所高层透露欲引战投 P2P目标百亿担保模式待解

来源:时间:2014-06-03

陆金所高层透露欲引战投 P2P目标百亿担保模式待解。

理财周报记者独家获悉,近期陆金所高层在业内交流中透露,有意引入战略投资者。对此,平安集团及陆金所相关负责人均表示,“对传闻不予评论”。尽管对上市消息三缄其口,但陆金所产品困局待解,上市诉求愈发明显。

一方面,平安集团布局多年的综合金融,正在陆金所身上加速进行化学反应。另一方面,陆金所试图摆脱平安融资担保模式,独立成长。

引入战投传闻不予置评

有投行人士指出,香港监管机构看重风控管理,陆金所在这方面做得比较规范,上市问题应该不大,不过,目前监管法规未落定是其上市的变数之一。

今年1月份,计葵生在接受理财周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陆金所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希望服务到平安的客户,也可以服务到非平安的客户。陆金所会越来越独立于平安集团。

陆金所独立上市的消息,近期再次引起市场广泛关注。有香港媒体称,若按照正常的发展速度,假设陆金所今年P2P贷款业务突破500亿元,收取1%担保费,再加上2%至4%“上架费”可赚取15亿至25亿元人民币,以极保守的10倍市盈率计,该网贷平台市值随时高达150亿至250亿元人民币(约186.4亿至310.7亿港元)。

对于上述信息,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对香港媒体的回应是,“为免引发揣测,不作评论。”

有投行人士指出,香港监管机构看重风控管理,陆金所在这方面做得比较规范,上市问题应该不大,不过,目前监管法规未落定是其上市的变数之一。

尽管目前陆金所对上市消息三缄其口,但其上市诉求越来越明显。

“成立陆金所的动力之一,来自于马总(马明哲)一直都希望在原有体系之外成立一家新的公司,来尝试各种创新,尤其是与科技结合的创新。”陆金所副总经理黄黎明曾对媒体表示。

陆金所的成长野心,也引来诸多上市猜测。

陆金所的全称为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2011年9月在上海建立。初期的主要业务是P2P网络贷款业务。今年初,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在公开信中表示,将进军非标金融资产交易市场,即建设Lfex平台,切入国内数百万亿元的存量金融资产市场,成为首家从个人业务起步、并具有互联网金融业务背景的金融资产交易平台。

计葵生给陆金所两大交易平台划下2014年的年度目标:P2P平台和金融资产交易平台交易量分别突破100亿和1000亿。他还透露,陆金所2014年的目标之一是进入前海和上海自贸区,利用当地跨境政策,建立国际性的金融资产平台,“希望利用政策打开渠道,让国内投资者更方便地进行海外投资。”

目前,陆金所的P2P业务风生水起,在美国最大P2P研究机构Lend Academy调查报告显示,实力排名世界第三。

而针对机构投资者的Lfex,作为陆金所最核心的平台,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情况,至今未见相关披露。市场对其独立上市的预期也由此加强。

“Lfex平台的服务包括三个功能板块: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财富管理交易中心和企业机构融资中心。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为个人和机构提供交易、盘活非标资产;财富管理交易中心为投资者提供产品的风险评估、估值定价等;企业机构融资中心主要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渠道。”据陆金所副总经理杨晓东介绍。据悉,该平台交易规模已逾400亿。

“独立的身份,更独立的运作,有利于陆金所将来规模扩张。如果外界一提陆金所,就默认平安集团,同业合作会有很多顾虑。在其他情况,比如费率、交易的便捷性相同情况下,假如是竞争对手,即便平安有更优惠的条件,机构也因为担心同业竞争,担心客户数据被平安利用而放弃合作。”投哪网副总经理李志刚向理财周报记者直言。

平安集团渗入路径

平安集团的终极目标,是将陆金所与平安银行,以及支付公司平安付深度联动。据熟悉平安集团的人士透露,未来这三家公司中,陆金所负责理财产品的交易和转让,平安银行负责托管账户与清算,平安付则负责抢占支付市场。

独立上市之举,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陆金所为时尚早。

事实上,平安集团综合金融的化学反应,正在陆金所内部深度发酵。陆金所的崛起,带着平安集团保险(放心保)、银行和投资三大板块难以磨灭的烙印。

最初,平安集团通过保险板块,对陆金所进行高度把控与高管输出。

2011年9月成立的陆金所,股东包括4个,分别是平安信托全资子公司深圳市平安创新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新疆同君股权投资有限合伙企业、林芝金生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及“其他股东”。

其中,平安创新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出资3亿元,占比约35%。

同样,陆金所的管理层约三分之一来自平安保险。据陆金所网站披露,目前13人的高管团队里,平安保险出身的高管有4人。

其中,石京魁历任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平安人寿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平安人寿深圳分公司总经理、平安集团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兼上海分部总经理等职,现任陆金所首席人力资源执行官。其他3名平安集团大将均担任陆金所副总经理,分别是倪荣庆、杨学连和王肇铭。

目前,平安集团将投资板块逐步渗入陆金所,包括平安信托、平安大华基金、平安融资担保公司等子公司的业务。

去年12月平安信托原总经理助理韩晓已对媒体表示,准备将一些信托计划的受益权挂在陆金所交易转让。

近期,该公司董事长童恺称,2014年继续推进与陆金所的合作研究,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帮助信托行业建立信托计划登记与转让平台,盘活信托资金。

不过,目前国内的政策环境下,信托受益权转让业务中仍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平安信托相关负责人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还在研究中,未有新进展”。

今年2月初,平安大华基金与陆金所合作,推出理财产品“陆金宝”,年化收益在2%至6%。首期为平安银行代销平安大华基金公司的“平安大华日增利”货币基金提供交易辅助服务,目前仅对已经投资稳盈-安e贷的个人会员开放自动转入。

平安融资担保公司,则是为陆金所量身定制,也成为陆金所在P2P行业脱颖而出的关键靠山。业内人士表示,P2P公司并不在央行征信体系范围中,陆金所“御用”的这家担保公司一旦顺利对接至央行征信体系,那么陆金所无疑将在P2P战场再下一城。

平安集团的终极目标,是将陆金所与平安银行,以及支付公司平安付深度联动。

据熟悉平安集团的人士向理财周报(微信公众号money-week)记者透露,未来这三家公司中,陆金所负责理财产品的交易和转让,平安银行负责托管账户与清算,平安付则负责抢占支付市场。

今年1月份的媒体沟通会上,平安集团推出互联网金融的拳头产品壹钱包。负责壹钱包运作的平安付公司董事长王洁凤也曾透露,壹钱包将提供余额增值服务,引入陆金所的产品。

“未来,陆金所承担着孵化、整合平安集团各项业务的功能。通过陆金所,平安可以整合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业务,实现平安的金融帝国。大宗商品交易、大型投融资项目都可以通过陆金所来实现。”平安集团总部知情人士透露。2013年初成立的平安好车,则是陆金所孵化公司之一。

担保依赖模式待解

“陆金所让体系内的另外一家机构(平安融资担保)参与到交易中来,这个构成了陆金所跟所有P2P最大的区别,离开了这个平安融资担保,所有的交易链都无法形成,陆金所的核心其实是一个担保行为。而不是交易行为。”

脱离平安集团过程,陆金所赖以为生的产品担保模式遭到巨大考验。

陆金所《借贷及担保协议》显示,一旦借款人逾期超过80天或提前还款,将由担保公司承担向投资人赔偿全部应还本金和利息。

“陆金所让体系内的另外一家机构(平安融资担保)参与到交易中来,这个构成了陆金所跟所有P2P最大的区别,离开了这个平安融资担保,所有的交易链都无法形成,陆金所的核心其实是一个担保行为。而不是交易行为。”有投资业内人士质疑。

实际上,这种担保模式无法避免会限制其P2P业务的扩大。根据银监会的相关规定,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0倍。目前陆金所的担保合作方,平安融资担保(天津)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已增至2亿元,此前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

陆金所总经理谢泓源在今年3月时表示,担保仅仅是一个过渡,该公司目前正在探索评级机制的试行。

谢泓源透露,目前陆金所正在组建一个评估评级团队,未来会将所有资产改为评级方式运作。他表示,根据陆金所的计划,如果计划进展顺利,陆金所将从今年内推出评级服务。

除了担保模式,平台更多的风险源于产品投向。

不论安e贷亦抑安业贷,其在官方网站上并未披露产品投资标的。陆金所内部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安e贷主要投向于以个体户为代表的小微金融领域,安业贷主要投向于个人房地产贷款领域。

前述内部人士透露,陆金所计划在今年内将Lufax平台的两款产品中的“贷”字去掉,原因在于Lufax平台主要为个人投融资,而贷仅有一层意思。

盈利方面,陆金所内部人士曾向理财周报记者透露:“成立头三年不过多考虑盈利。”

目前,陆金所走到第三个周年。盈利模式迎来调整期。

平安集团相关负责人向理财周报(微信公众号money-week)记者介绍,自2013年以来,陆金所产品供不应求,业务发展迅猛。将依托于无物理门店的网络低成本优势,实现产品种类最多、交易成本最低、资产流动最好。

未来有四大盈利模式:一是平台交易,创造面向所有机构及个人客户的非标资产二级交易市场,为非标资产创造流动性;二是产品分销,创造面向所有机构及个人客户的非标资产批发市场,对客户产品提供平台分销服务;三是为客户非标资产提供标准化包装、定价、承销一条龙服务;四是通过交易掌握大量客户数据,通过分析精确定位客户需求,向客户及时推送相关金融及非金融产品信息,并获取一定的信息广告收入。

热门推荐

图说财富

最新报道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