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地产 >

西中环贯通南北 即将成为河西地区一条大动脉

来源:时间:2013-12-02

西中环贯通南北 即将成为河西地区一条大动脉。

写在文章之前:在12月2日,也就是新闻刚发表的第一天,收到了很多网友的质疑与指正,小编心中一阵暖意!原本觉得已经报道了很多的道桥报道原来还有很多人在持续关注它,而且“高手在民间”的说法得到了很好的证实,在此,小编对那些一直关注我们网站成长的,一路陪着我们网站成长的网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不论您的批评、建议是否正确或合理,小编都希望您能在看完每一篇网站自己写的新闻后留下您宝贵的意见及建议。2014,我们在路上,而且我们从来不曾放慢努力的脚步。再次感谢大家对本网站的持续关注!

太原西中环工程,北起北中环,南至南中环,全长11.25公里,规划红线宽50米、绿线宽110米,道路设计时速为60公里。整条道路分为高架桥+地面辅路和平面路面,高架桥的路面设置为双向六车道,平面路面设置为双向八车道,中央是4米宽的绿化隔离带,两侧分别是14.25米宽机动车道、1.5米宽绿化带、3米宽自行车道、1.5米宽绿化带以及2.75米宽人行道。

如果说道路是城市的血脉,那么西中环对于河西地区来说就是一条大动脉。西中环不仅是河西地区的交通要道,也是经济要道,发展要道。西中环结束了百姓戏谑的窊流路“最牛堵车”的历史。南内环西街立交桥采用蝶形全互通式立交桥设计,相比其他桥梁,该桥的独特多层结构,可大大提升车辆的通过能力。西中环的修建将极大提升交通的便捷度和到达率,给沿线商业带来新的繁荣,必将带动河西面貌大变样,实现区域发展大提速。

站在南中环与西中环交汇处的高架桥上远眺南中环路

站在南中环与西中环交汇处的高架桥上向北远眺西中环(点击查看大图)

南中环与西中环交汇处实景

西、南中环交汇处立交桥实景

站在西中环与南中环交汇的立交桥上不时会有飞机飞过


太原窊流路“最牛堵车”成历史框架式立交桥展新颜

窊流路北通兴华街,南连西矿街和迎泽西大街,是西山通往市区的主干线。在太原科技大学以南的一段窊流路多年来名声在外,它被当地人和媒体授予“最差路况”“最牛堵车”“肠梗阻”等等称号。原因是这里几乎天天堵车,少则半个小时,多则几个小时,最长时能堵4个多小时。

窊流路与铁路的交叉道口是交通拥堵的罪魁祸首。这个道口约有8米宽,南北行驶的车辆都从此路经过。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时期,堵车状况更加严重。除了机动车外,自行车、行人从车间随意穿行。堵车经常发生、空气污染从不间断、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但是,上述的一切随着西中环的建成,都已成为历史。窊流路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西中环,铁道交叉口虽然还在,火车还每天照常通行,但是,原来狭窄、拥堵、混乱的铁道交叉口变成了三层式的立体交通。这一设计被称为框架式立交桥,在施工时由于不能中断铁路,影响火车通行,因此采用了顶进施工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将一个框架顶进铁道的下面,一边往里顶,一边向外挖土,框架完全顶进去后,就形成了一个下穿的通道。工人们在地下施工,头顶上跑着火车,既要保证工程的质量和速度,还要保证安全,难度可想而知。

框架式立交桥建成后,西中环主线从铁路上跨,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从铁路下穿,火车通过道口不必减速避让,行人、机动车也不用等火车通过后才能通行。行人、机动车、火车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以前回家最头疼的就是过这个铁道口,西中环建好后回家一路畅通,太方便了!”家住在东社村的白晋升高兴地说。

站在南中环与西中环交汇处立交桥上远眺西山

南中环路一直往西与冶峪西环高速相交

西、南中环交汇处往西一直通往冶峪外环高速公路

由于与西外环高速公路的连接处有桥梁,所以西延工程较慢

西中环与南中环交汇处西侧目前路面情况还处于工地状态

站在西、南中环交汇的立交桥上众览楼群(点击查看大图)


蝶形全互通式立交桥大大提升车辆通行能力

东西南北四个中环,每个中环的立交桥都各有特点,对于西中环来讲,西中环南内环西街立交桥的特点是设计复杂、施工难度大、功能完备。

太原市城市建设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南内环西街立交桥是西中环路最亮点之一,桥的具体位置在小井峪街以南,九院沙河附近,占地近500亩,匝道桥总长约为3.76千米,总造价6.7亿元,属于全互通立交桥。所谓“全互通立交桥”就是要达到真正的四通八达,开车的市民不用下桥可以行驶到任意方向。

如果算上现有的南内环西街,这座立交桥从下到上将分成四层。第一层是东西走向的南内环西街,第二层是高出南内环西街近8米、全长1.4公里的高架桥,第三层是南北走向、上跨南内环西街的西中环主线,第四层是两个大型匝道。

南内环西街立交桥采用蝶形全互通式立交桥设计,这座立交桥共有8个匝道,最高的一层高出地面23米,如果按3米一层楼计算,相当于8层楼的高度。该桥建成后,东西走向的车辆如果驶入西中环路,可从南内环西街上立交桥完成转向。同样,西中环路上南北走向的车辆,也可通过立交桥的匝道驶入南内环西街。相比其他桥梁,该桥的独特多层结构,可大大提升车辆的通过能力。

立交桥第四层的两个大型匝道,由于施工高度高、空间狭小、弯度小,施工难度很大。因此在设计时采用了钢箱梁结构。两个匝道弯道的地方有20块钢箱梁组成,每块钢箱梁重约100吨,先在工厂生产完成,然后运输到工地,再用吊车像搭积木一样,在空中把20块钢箱梁拼接在一起。拼每块“积木”时吊车都要考虑顺序、站位、角度。这种设计不仅牢固、安全,而且可以节省20天工期。

从西、南中环交汇处立交桥继续向北,回望立交桥

延西中环路一路向北来到了长风街下穿通道

南内环西延段与西中环交汇处的立交桥

路的尽头便是西中环与北中环的交汇处了

在北中环桥下遥望来时路

沿路来到北中环桥


主线上跨下穿全程无红绿灯快速通行

其实,西中环铁道口的框架式立交桥只是西中环众多节点中的一个。据太原市城市建设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西中环工程完全以城市快速路标准建设,沿线途经的交叉路口与河流,均采取上跨或下穿方式,部分无高架路段采用加强快速通道设计,可实现全线交通快速化。

西中环快速路工程分为南段、北段两个部分。其中,北段是从北中环街至南内环西街,主要以窊流路为基础,全长约5.7公里。该段在改造窊流路的同时,将打通兴华街以北路段,实现与北中环街的连接。南段属于新建工程,是从南内环西街至南中环街,全长5.6公里。

西中环从北中环街至南内环西街的路段,道路主线在与南内环街相交时,修建枢纽型四层互通立交,向北是“整体式高架+地面辅路”,上跨迎泽西大街、西矿街等街道后与地面道路连接,高架桥在迎泽西大街南、北各设一对出入口,形成菱形立交。然后,道路主线再向北上跨兴华街、石膏厂路后与地面道路衔接。道路主线在与西中环南段、北中环相交时,采用主线上跨、辅路平交的改造方式。

西中环从南内环西街到南中环街路段,道路与主次干路相交采用主线上跨、主线下穿及被交道路下穿等简易互通立交形式,支路采用右进右出的交通组织方式。主线上跨高架桥3座,化工排洪渠修建桥梁1座,新建地下通道3座,即主线下穿的大井峪下穿通道、被交路下穿的义井街下穿通道和规划路下穿通道。新建主线上跨高架桥3座,与市府北街相交,主线上跨高架桥;与南内环街立交至光华街相交,主线连续上跨高架桥;在市府南街与南中环立交段相交时,主线连续上跨高架桥。其余路口转向交通则通过微循环方式解决。

站在北中环桥遥望西中环

北中环主桥已完全具备通车条件

这样的设计保证了西中环主线全程没有红绿灯,快速通行。

地上设施先进,地下管网齐全

西中环道路中央是4米宽的绿化带,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之间都有绿化带,道路两侧,还将各建30米宽的绿化带。车辆在西中环的行驶过程中,不仅可以享受快速路的快捷,沿线满目的苍翠也让人颇感惬意。

其中,西中环路绿地面积最大,为41万平方米。四条道路不仅绿地面积大,而且都建设成了风景林带。以西中环路为例,全长11.25公里的西中环路,规划宽度为50米,双向八车道,道路两侧各建25米宽的林带,林带中将栽植漳河柳、新疆杨、合欢树、杏树等乔灌木,呈现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景观效果。四条中环路绿化完成后,不仅“车行绿中、人在景中”“绿道”绕龙城将变为现实,而且有利于拓展太原市城市绿化空间,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面貌。

行驶在新建的西中环路上,车辆快速平稳,不过停下车的时候记者发现,新修的路面布满均匀的小坑,好像人的“麻子脸”。“这可不是我们偷工减料,这是路面使用了最新的SBS改性沥青。”工程设计人员介绍,这种新型的沥青材料可以把石子均匀地包裹在里面,提高车辆行驶的舒适度,同时坑坑点点的设计增加了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大大降低了打滑等交通隐患。

地上设施先进,地下的管网也不含糊。据介绍,由于河西地区的地势较低,所以每年汛期该区域积水现象严重,给周边市民出行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对此,西中环路在建设中将充分考虑到这一问题,在铺设新管线的同时,对旧管线进行改迁。其中,雨水污水管线将加粗,最粗的口径可达到3米,比市区道路的管线至少粗一倍,可大大提升排洪能力。同时,考虑到太原市第一热电厂搬迁后,市区热源有可能从古交引进,所以西中环路在建设中就将把热力管网铺设到位,以便于将来引进热源。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