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宏观 >

沈建光:中国需要降息的三大理由

来源:时间:2013-08-23

沈建光:中国需要降息的三大理由。

近期央行货币政策操作一改6月收紧的倾向,为缓解市场流动性紧张做出更多努力。以下指标可以佐证笔者判断:一是M2有所回升,7月M2同比增长14.5%,比6月末回升了0.5个百分点;二是新增贷款超出市场预期,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999亿元,同比多增1598亿元;三是银行间利率有所回落,截止8月19日,隔夜、1周、1月Shibor分别为3.403%、4.092%、4.925%,较6月底回落了1.538、2.071、2.425个百分点;四是央行时隔5个月重启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

但考虑到当前经济还未企稳,企业面临其产品价格通缩而居民通胀压力可控、实际有效利率依然很高,不利于化解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及激发企业活力,市场信心仍然脆弱,货币政策仍有放松空间。笔者认为,央行不仅有必要降息以配合中央稳增长,且可能性在上升。

具体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是中央已经把下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在"稳增长"上,不再提"控通胀",央行已经明确传达出政策放松的信息,如果目前政策不够,降息降准是当然的政策手段。虽然货币政策“稳健”标签未改,但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提到“未来需要把握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的平衡点”,并未所提及前两个季度报告中的“控通胀”,显示央行接下来的重点是稳增长而非抗通胀,以往这种变化都意味着货币政策方向性的变化。

二是降息是缓解企业高额借贷成本的关键。尽管当前经济基本面出现了一些积极迹象,如7月投资年内首次停止跌势,出口与工业生产有所反弹,但这并非意味着经济已经进入上行阶段,当前实体经济仍旧面临资金成本过高风险。数据显示,6月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91%,如果考虑到PPI持续17个月的通缩,企业承受的实际利率则超过9%,而从影子银行借款的成本则更高。贷款基准利率不降,企业和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更难化解。

另外,早前国家统计局报道,6月工业企业利润仅为6.3%,比5月大幅回落9.2个百分点。在笔者看来,低盈利与高资金成本仍是当前企业难以承受之重,及时降息仍是央行缓解实体经济压力的必要之举。

三是降息并非是刺激,作为常规货币政策操作,降息有利于释放更加积极的信号,提振市场信心。市场有观点认为,降息恐怕意味着大规模的刺激,央行未来可能会更多依靠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常备借贷便利(SLF)等创新工具为市场提供流动性。

对于SLF这一创新工具央行在二季度报告中将其解释为“接受高等级债券和优质信贷资产等合格抵押品,向贷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审慎要求、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总量和进度比较稳健的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但在笔者看来,SLF属于应对钱荒而采取的非常规操作,由于其缺乏透明性,毕竟提到的“高等级”、“优质”、“总量和进度比较稳健”没有严格的判断标准,该举措不宜取代常规性手段进行流动性管理。

总之,鉴于中国资金成本仍然过高,企业和地方融资平台债务负担很重,且面临通缩的环境,降低实际有效利率是稳增长的重要一环。降息并非是刺激,只是货币政策根据增长和通胀的情况进行调整。而且目前"唱空中国"的声音依然很大,减息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帮助稳增长的实现。

(作者系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腾讯财经专栏作家)

热门推荐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