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

重塑国家资产负债能力

来源:时间:2013-04-26

重塑国家资产负债能力。

今年的宏观经济确实比较复杂,最重要的表现就是流动性过剩和流动性短缺同时并存。一方面,社会上资金很多,资产泡沫依然存在;但另一方面,银行信贷又非常之紧,中小企业融资相当困难。这个现象背后的核心问题其实是整个经济结构的不合理。

从我国过去的10年来看,这种不合理凸现两个特点:一是国家的经济结构还是以工业为主,服务业偏弱;二是工业以出口导向为特点,期间积累了巨额外储。

这种不合理结构的持续发展,使得中国经济在当前出现了很多看不懂的怪现象,而怪现象会在此时较大范围地发生,又与当前中国经济出现了30年未有之变化有关。

第一,世界经济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呈高速增长的态势,而是处在低迷时期,并且可能还会延续相当长时间。这意味着中国出口导向的经济不可持续。

第二,中国的“刘易斯拐点”真正到来了,农村适用劳动力越来越枯竭。预计到2015年左右,国内劳动力市场将基本平衡,理论上,到时中国的失业问题不会像现在这么严重,但又会产生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的问题,对中国过去的低成本制造业提出了严峻挑战。

第三,中国经济是投资推动型的,其依赖的是全民的高储蓄率。我国人口年轻化,一对夫妇一个孩子,花费相对少,结余相对多。但是,人口老龄化意味着抚养比重将再次上升,而且老人的抚养成本要高于儿童的抚养成本。这意味着我国的储蓄率有急速下降的可能,相应的高投资便无法维持,继而相应的高增长也不可持续。

第四,中国经济过去是粗放型增长,基本上是资源耗费型、环境不太友好型,现在看来这也不能持续了。

可以说,由于正在发生的这些转变,使得中国经济出现了很多怪现象,比如流动性问题、理财市场大跃进、高利贷等民间金融不规范活动等。当然,怪现象其实都是经济转型的过渡阶段必然会发生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改革是很重要的,也是必须的。

具有长远眼光很重要,改革要做预案,要认真梳理中国基本的经济关系,搞清楚哪些改革是能拖的,哪些是不能拖的。

目前我们正在做一项研究,计划制造一架“望远镜”,为未来做好预判。“望远镜”的观察基点是国家资产负债能力,其中,我们特别关注的是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这对中国来说可能是很深刻的变化。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日本的债务负担,以及美国目前的债务问题,凸现出资产负债能力持续性的重要性,而这都跟人口结构(老龄化)有高度关系。人口老龄化使得支出成本不断上升,如果收入上不来,就会形成一个缺口,即债务,这个债务用财政解决不了时,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就发生了。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想象的快得多,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可能未富先老,这意味着未来中国的支付能力不如发达国家,但支出成本比人家还要高。

从人口结构变化的角度来看,中国确实需要一场重大的调整和改革,需要重塑国家资产负债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重塑财税体制。比如,现在的社会保障问题、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其实都是通过财税体制问题反映出来的。

我们现在的财税结构需要发生变化,中央需要加大支出力度,比如公检法支出,社会保障支出,这是全民福利问题,是中央政府的责任。这并不是说让地方增加收入,而是要让中央增加支出。

改革开放的路线基本上在上世纪80年代就确定了,后面其实只是在这个路线上更技术化、细致化。假如说在之前的增长条件下,过去30年我们做得很成功,那么在现在四大变化之下,我们的改革和发展确实需要一个全新的设计。

应该看到,这是一个现代化的整体进程,目前经济已经基本现代化,但社会的现代化也变得非常重要,其实在改革开放初期也是有这个目标的。所以,下一阶段的改革可能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改革,更牵扯到社会方面的改革。

经济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经济活动日新月异,我们的经济思想也应适应形势,不断更新提高。

目前的问题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西方国家都加强了对市场的干预,于是产生了很多看法,也制造了很多思想混乱。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千万不要被这些所迷惑。中国在30年前选择的路就是走向市场经济,实践也证明中国在这条路上获得了巨大成功。从未来的方向看,还是要继续市场化,而且要建立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体系,要更关注社会的发展。当然,可以稳妥一点,进程、速度都可以商量,但是方向不能动摇。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