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

中国经济需要瞭望手

来源:时间:2013-03-11

中国经济需要瞭望手。

博源基金会编撰的《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发展》一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以记录国际金融危机期间部分中国经济学者的思路历程。日前,该基金会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成立博源基金会,编撰《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发展》一书,目的就是要搭建中国经济的瞭望平台,成为中国经济的瞭望手。

搭建中国经济瞭望平台

经济参考报:博源基金会成立的目的是什么,又是怎么想到要出这本书的?

曹远征:博源基金会是一个学术同仁的民间组织,成立于2008年1月。其创始初衷是“着眼于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及国际关系领域内的中长期问题”。但是,博源基金会的成立可谓生不逢时。自成立至今,中国经济经历了历史上少有的扑朔迷离,跌宕起伏。2008年初,中国经济出现了明显的过热现象,通货膨胀开始抬头。防止经济过热、防止物价过快上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时隔半年,国际金融危机袭来,中国经济又急速下滑,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又成为重心。秉承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社稷安危系于心间,急剧变动的经济形势迫使甫一成立的博源基金会不得不仓促上阵,应对挑战。
在波涛中航行,瞭望十分重要。博源基金会进行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搭建瞭望平台——经济学家的讨论会,邀请在一线工作的经济学家担任瞭望手。这些经济学家尽管在“国际水域中扑腾”,却对中国经济的振兴具有深深的眷念之情。他们的瞭望报告以博源基金会编发的内参《中国经济观察——全球视野与决策参考》的名义不定期向有关方面提供。
自创刊以来,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共出正刊23期,增刊和特刊15期,累计字数超过百万,开始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本书就是由2008-2009年刊发的主要纪要和相关文章结集而成。其体例是按文章写就时间顺序排列,并未做内容上的修改,目的在于忠实记录这些瞭望手在当时情景下的观察和分析。博源基金会希望这一记录在为诸位读者提供参考的同时,也成为可供学术讨论和批评的素材,从而为社会贡献高品质的学术资源。

9次座谈反映学者思路历程

经济参考报:请您介绍一下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曹远征:博源基金会编发的《中国经济观察——全球视野与决策参考》始于2008年4月。当时的中国经济的热点是通货膨胀及其预期。自然,对通货膨胀风险的辨识就成为第一要务。本书的第一章以“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为题,包含了博源第一次经济学家座谈会纪要内容,集中了一线经济学家在2008年7月以前的相关讨论。尽管各位经济学家对于通胀产生的根源存有异议,但是值得注意是,大家都认为,此轮通货膨胀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
进入2008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呈现动荡的态势,其导火索是金融问题。8月16日博源基金会召开了第二次经济学家座谈会。当时,美国的次贷危机发展趋势如何,会引发什么问题?尚在猜测之中。经济学家们回顾了次贷危机发生的过程,认为它已开始引致美国经济进入衰退。
2008年9月15日,以雷曼兄弟公司倒闭为标志,爆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面对金融危机的挑战,判别其成因、走向以及应对之策刻不容缓。10月23日,博源基金会召开了第三次经济学家座谈会。讨论并未局限于对金融危机过程的描述上,而是集中于其产生的背景——经济全球化以及因此形成的以中美两国为代表的全球经济失衡。与会专家认为,此次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不再是周期性而具有深刻的结构变动含义,需要重新塑造新的世界经济格局。
自此以后,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深化,博源基金会经济学家座谈会也变得密集起来。2009年1月16日和2月5日,博源基金会分别召开了第四次、第五次座谈会。会议内容分别收录在本书的第四章和第五章。专家们指出“此次金融危机构成了中国经济新一轮波动的起点”,认为“全球重新恢复平衡的关键还是需要观察美国储蓄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另外,还对中国经济应对危机中银行贷款的快速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提出了疑问。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中国政府以前所未有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出台了以4万亿投资为代表的一揽子计划。4月16日,博源基金会召开第六次经济学家座谈会,讨论了中国反危机政策的效果,认为金融危机出现第二波的可能性不大,而中国政府应对及时有力,已经初见成效。
进入2009年下半年,全球范围内的“去杠杆化”已趋稳定,全球经济因之进入“可预见”衰退。6月5日和7月26日,博源基金会又相继召开了两次经济学家座谈会,纪要分别收录在本书的第七章和第八章。这两次讨论会在评估世界经济形势的同时,重点讨论中国的经济形势及政策安排。值得注意的是,专家们开始把一些中长期因素纳入视野。
2009年10月23日,博源基金会召开了第九次经济学家讨论会,就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中国经济中期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在这次讨论中,专家们认为,“世界经济衰退已经触底,并出现了复苏迹象”,但“世界经济失衡的格局仍在”。

中国经济进入后危机时期

经济参考报:通过本书,您觉得能给中国经济提出哪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曹远征:在航行中,尤其是在风浪中航行,担任瞭望手是有风险的。囿于种种原因,误判与误报时有发生。翻阅过去两年的“瞭望”报告,可以看到,此类情况也历历在目。试举两例:一是在2008年8月16日第二次经济学家座谈会纪要中,曾认为“因债务链条崩溃而爆发金融体系全面危机的可能性不大。”而现实的情况是,出现了“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二是在2009年6月5日第六次经济学家座谈会纪要中,曾认为“预计美国经济2009年三四季度,欧洲经济将在2010年上半年,日本经济将在2010年晚些时候会陆续触底”“触底后并不会出现强劲复苏,而会呈现倒根号的形式,即长期经济增长率不会超过1%。”而现实情况是,这些国家在2009年第三季度都出现了复苏迹象,并反弹强劲。金融危机来得如此之猛,走得如此之快,同行们自嘲是“两个没想到”。既然有“两个没想到”,那么会不会有第三个:金融危机这一魔鬼真的离我们远去了吗?接下来还会有一连串的问题:预测和建议准确吗?
作为职业经济学家,这些问题考问并折磨着我们,挑战着我们的学识和能力。作为瞭望手,更有如履薄冰之感,它促使我们反思:金融危机究竟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总需求管理政策有效吗,如何从供给角度判别经济长期增长因素等等问题。
尽管风险是存在的,挑战是巨大的,但作为瞭望手还是要前瞻航程。本书以秦晓博士的文章作为结尾,它综合了我们这些瞭望手的看法“中国经济已率先进入后危机时期,当下和今后一段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已从危机应对转入复苏进程的管理。”政府反危机政策是有效的,是应予以充分肯定的“但我们也应认识到这一剂猛药是有代价的。从短期看,它增加了‘后危机’管理的复杂性。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最终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造成的通缩压力,与流动性过剩引起的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预期并存。从中长期看,长期失衡和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进一步恶化了。”因此,我们认为这一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第一是稳固复苏的基础;第二是管理流动性和政府择机退市;第三是调整结构,转化模式,将复苏的进程导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具体来讲,在供给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产能过剩。“发达经济体在此次危机经历了一次痛苦的‘去杠杆化’过程,对中国来讲‘去过剩产能’势在必行,应及早谋划启动。”在需求方面“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下降”。“应改变区分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两种社会身份的制度,制定农民分享农村土地转让和开发收益的政策”。在“充分考虑经济增长对提高经济附加值、增加就业、改善收入分配的促进作用”的同时,“应有序、有效、公平地将政府持有的财富转移到广大民众手中,从而增加民众资产性收入,完善民众社会保险,提高民众消费水平,同时加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启动改革议程是必需的。这一议程包括:转变政府职能“即从政府主导的经济转变为市场主导的经济,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府转变为以提升公共产品为中心的政府”;推动生产要素价格和公用事业价格的改革;改革国企体制,推动国家资本社会化;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实现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