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专题 >

降维打击:从战场到商场

来源:时间:2020-08-06

降维打击:从战场到商场。

商场如战场。战场需要“降维打击”,商战同样需要。

什么是降维打击?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杀鸡焉用牛刀?就用牛刀杀鸡,这就是。一如豆瓣网友评论网剧《隐秘的角落》:“一群电影咖来拍电视剧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降维打击之军事版

“降维打击”一词儿,据我所知,应该出自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三体》一书,是指三体星人使用“二向箔”将太阳系由三维空间降至二维空间的一种攻击方式。为什么要降维?就是为了打击——古往今来,古今中外,细细想来,从战场到商场,“降维打击”其实一直存在。

汉文帝三年、十四年,匈奴与汉军主力两次大战,前者几乎都是一触即溃。即使到了西汉末年,匈奴军队好像如今患了“恐韩症”的中国足球一样患了“恐汉症”,依然不是汉军对手。曾率军攻杀郅支单于、上书说“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名臣陈汤一语道破天机:“夫胡兵五而当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弓弩不利。今闻颇得汉巧,然犹三而当一。”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说,汉军出马,一个顶仨,匈奴人的装备、技战和战术素养跟汉军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自然被对手“降维打击”了。如今的军事思想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致人而不致于人”“以能击不能”等等都是一种降维打击思路。“打得赢就打”是一种正向降维攻击思路,“打不赢就走”则是通过己方变化让对方的“降维打击”削弱或落空。当然,那种“城小贼不屠”的“降维”则另当别论。

陆军指挥学院讲师毛炜豪指出,冷兵器时代,单兵在同一时间只能攻击一个方向的敌人,可视作“一维攻击”;阵战出现后,多个士兵组成“一伍”,分别持不同兵器,远近兼顾,“一维攻击”升级为“二维攻击”。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发明的“鸳鸯阵”,武器长短兼具,士兵攻守兼备,人器相互配合,成功平息了沿海倭患。这种通过士兵与武器的优化组合,实现了作战能力的整体“升维”。面对同样的对手,这就是一种“降维打击”。

热兵器时代,枪械的出现使单兵的力量实现“升维”。如以面状火力杀伤为代表的“步炮协同”战术,足以全面碾压以点状目标杀伤为特征的“散兵线”战术,这同样是一种“降维打击”。

两次世界大战中,坦克、飞机的出现,代表着两种新的“维度提升”。因此,以坦克为主的冲击装甲集群对于传统步炮协同部队的攻击,又是一种新式“降维打击”,如德军将领古德里安使用装甲载具作为主要突击力量的“坦克闪击战”、德国纳粹海军的“狼群战术”、美军针对苏日而实施的威慑战术“原子弹大轰炸”等等。而飞机的参战,直接将战争形态从二维的地面拓展到了三维空间。那么拥有飞机的一方,对于敌人地面力量的攻击,就成为典型的“降维打击”,如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针对伊拉克发起的“海湾战争”及后来的空袭南联盟等,莫不如此。

毛炜豪进一步指出,速度可以看作“时间维度”的提升,即在“时间维度”上拥有高速突防的优势;精度则是“空间维度”的提升,即通过卫星导航与惯性制导等技术,将打击目标的精度控制在百万分之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美国于2016年研发的“阿尔法”智能软件,其反应速度比人类快250倍,因此在模拟空战中,该软件操控三代机击败了有预警机支持、由飞行员驾驶的四代机。

美空军参谋长在《空军》杂志刊文称:“未来作战离不开快速决策和广域行动。”2014年以来,美海军一直发展“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即在广阔海域分散部署美海军水面舰艇,增加潜在敌手探测和打击的难度,同时基于“作战云”技术,整合陆、海、空、天、电、网等领域作战力量,进行高效打击和摧毁,以确保海上优势。2015年12月,叙政府军在俄军战斗机器人、无人机、自行火炮群的支援下,成功攻占“伊斯兰国”武装分子控制的拉塔基亚754.5高地。在智能化指控系统的统一指挥下,俄叙联军实现了“前沿侦察、纵深打击、空地一体、自主协同”,最终77名武装分子被毙,参战的叙政府军只有4人受轻伤。这一事实说明,未来“无人”作战体系对于“有人”作战体系,必是新一轮的“降维打击”。

由此可见,当军事智能化发展到一定程度,要想打得又快又准,就需要承载于“网络支撑、云端服务、智能主导”的大体系上的智慧型武器装备,从而为己方赢得更多的优势。如果对手不具备这种“降维打击”武器,那么只能被“降维打击”了。

降维打击之科研版

商战是不见硝烟的战争。可以说,战场上有的,商战几乎也有。从这个角度讲,就可以很好地诠释西点军校的N多毕业生为何离开战场后,依然能在商界做得风生水起了;反观国内一些巨头企业,如华为、联想、万科、万达的创始人,也都有军旅经历。从更为宏阔的视野看,如果说军事作战能力是战争年代的“必杀技”,那么商战能力则是和平年代的脊梁骨。

套用恩格斯的话说,就是“人类以什么样的方式生产,就以什么样的方式经商”。商业的演进历程,其实就是一个降维打击与反降维打击的历程。

目前,我国商业文明整体水平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偏低,但在部分领域已处于并跑甚至领跑状态,如在以高铁为首的“新四大发明”领域,总体上我们非但不存在落后的“代差”,而且一马当先。按照扬长避短的竞争逻辑,我们在这些强势领域实施降维打击,可谓易如反掌。当然,我们更需要做的,就是跟跑和学习对手,力求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师夷长技以制夷”;最终开发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及现代商业发展规律的先进商战理论体系,以此进一步推动、引领商业技术革命和商业管理革命,形成强大的综合战力,创造出新的“以能击不能”之优势,从而塑造商业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恶性竞争、最终以降维打击的方式全面打赢商战。

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贸易组织(WTO)、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等国际组织,纷纷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速、全球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预期,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5%左右,2020年全球贸易总额下降13%或32%(乐观和悲观两种估计),2020-2021年的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下降30%-40%。那么,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特别是对我国的全球化来说,已属一种“降维打击”;对企业而言,如何避免被疫情“降维打击”甚至“与疫共舞”,值得探讨。

从积极角度看,要想战胜疫情、恢复经济,就离不开科技发展。只有科技进步、技术革新才是走出危机的根本所在。

钟南山院士说,人比病毒聪明。要想免疫,首先就要聪明地避免自己及自己的企业“中招”或“中招”了也能迅速康复、复工复产,而不是像某国总统一样傻乎乎地以“防护自由”替代口罩等基本防护。疫情教训了人类,也让世界多国看到,未来产业发展将更依赖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经济。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认为:“某种程度上说,谁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拥有数据优势,谁就掌控了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谁就将主导全球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因此,在企业的四大创新(研发、管理、生产、营销)任务表上,研发完全有理由排在“首发”阵容。

如果说大国博弈是打游戏,那工业产业就是装备,金融服务业则是提升装备属性的buff……科技研发呢?是墙角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网线或Wi-Fi——如果连网都没有,你就是骨灰级玩家,又能怎样!

柯维在《与时间有约》里发现了一个规律:成功者都有一个秘密——将主要时间用来做那些“重要但不紧迫”的事;不成功者、普通人则刚好相反,要么拖延症时常发作,要么“眉毛胡子一把抓”,事无巨细、重不重要闷着头只管做。科研就是“重要但不紧迫”的事儿,基础学科的科研更是如此。否则事到临头、火烧眉毛了,只能“书到用时方很少”“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有人说,创新是找死,不创新是等死。套用马云的话说,不是创新不行了,是你家的创新不行了。龙头企业往往很注重自己的创新迭代与研发实力,力求借此不断向对手发起“降维打击”。如2000年之后,不少日资企业纷纷剥离了终端业务,向上游核心部件和商用领域转型,如松下从家电扩展至汽车电子、住宅能源、商务解决方案等领域;夏普转向健康医疗、机器人、智能住宅、食品、水、空气安全领域和教育产业。如今的日本,在商用领域的大型核电、新能源、氢燃料电池、电力电网、医疗技术、能源存储技术、生物科技、机器人研发及“高精软”等方面,均已建立全球竞争优势——日本衰落了吗?他们已开始对轻视他们的对手实施“降维打击”了。还有美国企业,如微软的数字化转型,已在与客户交互、赋能员工、优化业务流程及产品与服务等方面全面展开;IBM的数字化,则是通过整合数字和物理要素,进行企业整体的战略规划,以实现业务模式转型,为整个行业确定新的发展方向;国内的浪潮集团在对数字化转型中提出了“三步走”阶段:一是补基础,二是强应用,三是重创新。

消费性互联网企业也不甘示弱。就在疫情肆虐的当下,美团在市值逾1500亿美元、生活服务类目超200个的利好态势下,美团CEO王兴本人还动用了数亿美元下注了智能电动汽车项目。消息人士透露,美团最近还在全员范围内开展了“更好的十年”大讨论。

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公布了在科技支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现突出的人工智能企业名单,平安科技凭借一款只需15秒就知“天下事”的肺炎CT影像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产品而榜上有名。如果仅靠医生肉眼阅片,一般需耗时5-15分钟。

据不完全统计,AI在肺部和心血管疾病领域已累计为千万患者提供了辅助诊断服务。利用AI辅诊引擎,腾讯觅影能辅助医生对700多种疾病风险进行识别和预测,大大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断准确率和效率——典型的“降维打击”。

从公共卫生安全和抗疫物资安全的角度看,药品、医疗器械等相关的产业链很可能会因疫情影响而进行某种程度的阶段性调整。如2020年4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称新冠肺炎疫情最大的教训是美国对外国供应链的过度依赖,呼吁美国医药相关产业链回迁。但事实上,有些东西是无论如何也回迁不了的,比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笔者在医护行业多年,对传统的医药企业拥抱新科技的案例并不陌生,且以不起眼的明胶胶囊为例。数百年来,明胶作为胶囊原料的重要地位一直牢不可破,但明胶胶囊也存在一些短板、缺陷,如易产生交联(化学结合和分子联结)反应,存在传播病毒风险,重金属、防腐剂和抑菌剂易超标等。怎么办?唯有开发更为安全的替代品。

目前,以淀粉胶囊为代表的植物胶囊已成为胶囊行业的研发热点和发展潮流。但国外的淀粉胶囊实验室研究了数百年,迄今仍停留在拿出成型样品阶段,无法产业化。就在这时,来自中国的“降维打击”出现了——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淀粉植物胶囊产品先后取得了欧盟素食协会认证、清真认证犹太Kosher认证和非转基因证书。与其他植物胶囊相比,该公司产品具有标准先行与产业化的先发优势。目前,尔康淀粉胶囊制成的100余种产品已在欧美等30余个国家上市——这样的“降维打击”力量,对特朗普来说,“任尔东西南北风”,又怎能“回迁”过去呢!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道对手的维度,也要知道自己的维度。中国工程院的中国制造业产业链安全评估研究显示,中国制造业产业链60%左右是安全可控的,但部分产业对国外依赖程度大;其中6类产业自主可控,占比23%;10类产业安全可控,占比38.5%;而2类产业对外依赖度高,占比0.77%;8类产业对外依赖度极高,占比30.8%。尤其是光刻机(集成电路产业)、高端芯片(通信装备产业)、轴承和运行控制系统(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燃气轮机热部件(电力装备产业)、设计和仿真软件(飞机、汽车等产业)等产业和领域的问题,急需重点关注。因此,不要仅仅满足于“中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和525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的说法了,我们要补的课还很多。

另外,从市场结构和企业规模来看,中国的产业集中度也比较低,企业规模也不够大,影响制约着中国经济更好地实现规模经济和技术创新,即实现工业强国梦。有数据为证,中国的制造业产业集中度指标CR4(非加权平均值),只有美国制造业产业集中度指标CR4(非加权平均值)的1/2左右;中国企业的平均规模尚不及美国、德国和日本企业平均规模的1/5。在世界500强之类的大型跨国公司排名里,以制造业为主业的中国公司还是相对缺乏的。而按照企业史学家钱德勒等人的观点,作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机构,大型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关键的微观经济部门,其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有人说,产业链的竞争力主要依赖本土企业的能力成长,即“升维”。后发国家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要敢于“升维”,必须“升维”,超越既有的比较优势,通过刻苦的自主创新和学习,持续构建新的动态的比较优势,补上既有产业链的短板和不足,从中低附加值走向高附加值。

疫情影响带来的全球产业链调整,会促使各国各界更加重视产业链短板,更加重视产业政策和企业的自主创新。国内国际经验都表明,在补短板的技术、管理创新“升维”过程中,政府的产业政策、企业自主创新的“企业家精神”都是不可或缺的。

降维打击之营销版

上述主要是科技创新,营销界的“降维打击”同样厉害。尤其是“跨界”“混搭”,近年来可谓风生水起、方兴未艾。“跨界”“混搭”的学名叫“异业联盟”,即不同行业或不同层次的商业主体进行优化联结,以合作共赢的目标予以维系。如郑州有个小儿推拿品牌,他们和母婴用品、大药房等机构进行“异业联盟”,相互借流引流,相得益彰,可谓“要想王者荣耀,必须英雄联盟”。

提起文创,你可能立马想到故宫博物院,但如今,可口可乐这一肥宅快乐水也跨界尝试了一把“降维打击”式的文创,获得了不少口碑。比如可口可乐制作的“在乎体字帖”,不仅参考了中国传统祈福图案,而且融合了现代的点赞手势和锦鲤元素,用活泼简约的插画传达了自己的设计理念。

商业的异业联盟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成熟规范,但在国内还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商业运作模式。近年来之所以备受商家及理论界追捧,是因为该模式具有单一商业团体、一维营销模式难以企及的特性。总体说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首先是联盟成员的“优异化”。俗话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只有当你拥有其他非竞争性商家没有的资源或其他商家沉淀着巨量的、对口“休眠信息”而不能自我开发时,“异业联盟”才可能成立,“降维打击”力量才可能形成。

其次是联盟成员的互补性。敌人的敌人为什么是朋友?因为存在互补性。任何行业、个体的任何一次合作,出发点都是为了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你有什么好东西,别人有什么好东西,你们双方的好东西加在一起能否产生更多的好东西,这是异业联盟维系、存在的基础,这个契合点就像“螺丝——螺丝扣”模式,1+1>2,双方能活得更好。

再次是联盟运作收益的延伸性。异业联盟要想可持续发展,持续向对手施及“降维打击”,不能昙花一现,做一锤子买卖,那么就必须想方设法“长治久安”。因此在联盟运作有了一定的规模、体量后,各参与成员都会根据合作经验,深度挖掘自己的利益对象,实现品牌的“升维”,进一步降低经营成本,使客户数量和质量实现“双升”,进而使联盟的生命力更强。

降维打击之制造版

商业社会中,除了产品、服务自身的材质、功能和品位(文化内涵)外,消费者更多希望产品本身的设计能更体贴和善解人意,即能更加满足人类个性化的需求。若无感觉,则一切免谈。因此,一切的设计就不能超出人类本能的极限。这种极限的探讨即人因工程的范畴。对制造型企业来说,人因工程就要以人为本,注重生产环境的安全设计和安全管理,尽力提高人的工作绩效,减少人的失误,统一考虑人机料法环这个总系统整体性能的优化,片面或机械地强调某一点,都不符合人因工程学原则。人因工程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提高效率,如提高品质、减少失误、增加信赖度等;二是增进人性价值,如降低工作压力和疲劳度,增进安全,提升舒适感和满足感,以及改善生活品质等。毕竟,人与工作空间、设施配置的关系就是人与环境的关系。把这个关系搞好了,也就等于把生产关系搞好了。有了和谐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解放、强大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吗?如在神舟六号宇宙飞船轨道舱和生活舱的设计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充分运用人因工程学原则,既尽可能地使航天员“安全、高效、舒适”,又充分考虑了人在宇宙中飞行的情况,最终制定了科学方案。由此可见,中国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持续提高自己的核心科技、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可能不断地与对手实施针锋相对的“降维打击”或反“降维打击”。

全球化的原则就是利益原则、实用原则。只要我们坚持降维打击、利益共赢的原则,中国就能在不断地给别人提供利益的同时,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这是一种良性循环,更是大势所趋。因此只要全球化给世界不断带来利益,全球化就不会被中止。“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在这种泰山压顶般的大趋势面前,想阻止全球化,只能是“螳臂当车”。

因此,与其等风来,不如追风去——要么把自己的维度升上去,要么改变自己,削弱对手对自己的打击维度。优胜劣汰,适者生存,“适”就是找到恰当的维度。

(责任编辑徐高阳)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