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滚动 >

高考经济产业链:你们这是在拿别人的前途赚钱!

来源:时间:2016-06-07

高考经济产业链:你们这是在拿别人的前途赚钱!。

提起高考经济,或许大多数人是一头雾水:高考怎么成为经济链条的?我没觉得孩子高考多花了什么钱啊?其实,这就是高考经济链条最可怕的部分:它从一开始,就定位在让家长们多花了钱还觉得必须花、花的值。而根据现有人口规模,这是一个直接涉及近千万学生的产业,如果再加上其中父母的陪同,以及未高考学生的提前布局,那么其直接客户可达4千万客户的规模。

高考的整个流程分为3个阶段:考前备考、考试ing、考后空闲时间。而高考产业链,也从各个角度切入这三个阶段。

"考前阶段|

考前阶段,主要集中在备考教育应试教育这一块,包括考前辅导、教辅用书、心理减压、强身健体等方面。

拿目前最火爆的在线教育来说,知名品牌很多,高考服务产品更多。如高考网、全品高考网、高考资源网、学优高考网、沪江高考资源网等都是高考在线教育的佼佼者。最近推出了一款产品“我要查高考”,使用6.5版以上的手机百度APP的语音搜索功能,说出“我要查高考”就可以直达相应页面。专题内包含“名师押题”、“历年高考真题”、“院校大全”等内容,为考生备考、了解相关学校信息提供帮助。另外还有更为精细化、专业化的培训服务,比如在艺考界,就有“美术宝”、“艺考就过”、“艺考帮”等网站或APP,提供关于艺术报考的相关资讯,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报考。

传统的纸媒也不甘落后,例如高考学生必买的“五三”,即《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一套的售价在300多元,按照900万考生的规模,仅这一款辅导用书就高达27亿的市场规模。以平均每个考生在高三一年购买3套辅导书计算,高考辅导用书起码在百亿的市场规模。而不仅仅学生要用书,老时也要有配套的教师版本用书,再结合其他类型的高考边缘题材书籍(例如高考写作常被学生引用名言的名著、诗词集、名人名言集等书籍),综合来看这个市场规模或在500亿以上。

中国高考除了要考的高,志愿也要报的好。而在大数据产业与各行各业结合的今天,大数据指导高考志愿也成了潮流。“优志愿”、“一起填志愿”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进入这个市场,各种高考资讯、志愿填报类的APP应用和微信账号蹿红,纷纷为志愿填报提供服务。在有的网站上填报志愿,资讯更加及时、选择更透明,不仅能实时获得报考数据,而且还有最佳匹配院校推荐等资料。但是我们也要明确一点:大数据下的冷门,学生或选择集中报考,最终导致成为了热门,这样的情况每年也都在发生。

学生考前真的需要这么多服务吗?其实不然。以我个人了解的情况来看,北京地区普通高中每个学生高三能做完2套题库,已是不错。更多的时候,是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挑着做,从而造成浪费。而老师也很无奈,每套辅导书都有优缺点,只能采用多套书籍之间的取长补短,来带着学生最全面的复习。事实上,对于考生家长来说,花几百块钱让孩子提高哪怕1分都是值得的,这几百块钱的教材钱,家长们都乖乖的掏了腰包。

而对于考前辅导教育来说水份更大,高级职称教师的一对一指导基本都是千元一堂课左右的起步价格,学生每周末上一次课,2个月就接近万元开支,而一学年下来,就将高达四五万元,这还仅仅是一个学科,而对于部分名校的老师来说,其价格更甚。而从学生的实际感受来看,往往前几次课是受益最大的,后面的课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或者“占坑”思想。有些辅导班推出的课程,前几堂课都是水份,真正的价值卖点在于临近高考前才会给出的一份高押题命中率的模拟题,为了这份可能提高几分的题目,几千元甚至上万的报名费,也都不得不掏了。

就连宗教文化传统与迷信思想也在不断的挖掘高考市场。每年高考的时候,各地所在的寺庙香火都会比往常要旺很多,以我成都文殊院为例,带着孩子来祈福的家长逐年增多。据寺庙相关人员介绍,每年的高考期间,都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庙里祈福、捐功德,希望孩子高考顺利,而像孔庙这种文化核心的地方更是大家争相膜拜的焦点,每年香火甚至卖到断货。就连在线算命网站都是访问量激增,以至于近日传出了“进考场要先迈脚”热点与笑点。

每到高考之前的一段时间,你会发现,电视上的保健品广告多了起来。各种健脑丸,各种补心液,一个药丸可以包治一切偏科数学不好分数低心情低落等各种高考考前综合症。每年考前,家长都会把各大保健品机构销售数据拉上好几番。如果说丈母娘是拉高房价的刚需,你就会发现家长也是拉高保健品的刚需。尤其是保健品广告的诱导下,强加给家长一个责任,就是孩子考的不好一定是你没给孩子吃各种丸。深海鱼油、蛋白粉,什么高档家长买什么,这直接催生了一大批靠卖学生保健品为生的企业,其惯用的营销策略是请某个状元去代言。我知道的以前就有某个状元打广告打了两三年的。这些保健品价格最低的几十元,最高的有五六百元,而实际是国家从未有批准过补脑、提高智商等功能的保健食品,且国家批准的改善记忆、缓解体力疲劳、增强免疫力等功能的保健食品不适用于补脑、提高智商等缓解脑力疲劳。这说明大多数家长也只是买到一个心理安慰而已。不得不说中国的家长几乎直接带动中国全产业链的增长。

说到底,考前经济,是打着“可能会提高成绩”的噱头,用着“平均成绩提高XXX,教出N名清华北大”的话术,来让家长们乖乖掏出了钱包。在孩子未来的前途面前,没人愿意赌,尽可能的给孩子积累一切优势是考生家长最急切的渴望。用金钱去买一个概率,无异于是一场赌博,但是为了能赢的漂亮,大家宁愿掏干每一分钱来换取一切能加分的游戏道具。

"考试阶段|

高考的考试阶段,虽然只有短短3天时间,却也造就了大量借助天时地利谋取暴利的吸血鬼。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酒店宾馆行业。

每年的高考期间,考点周边的宾馆都是一房难求的局面,价格翻翻都已成为家长口中的良心价格。平日里200-300元一天的快捷酒店,高考期间的钟点房都能卖到这个价格。而若是过夜,动辄500元起。对于住在城市中的孩子来说,炎热的午间需要个休息纳凉的地方,对于部分农村到县城赶考的孩子来说,则需要两天都住在宾馆。而像北上广这种车多的城市,为了时间不浪费在路上,在考点周围开小时房休息已成为众多家长的首选。宾馆房间顿时一房难求,而周边的很多小区居民也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纷纷用自家房间来做收费午休房间来分一杯羹。

高考期间餐饮业也没闲着,每年都有黑心老板借助地利优势,在高考期间涨价,即使是30元一碗青菜面,为了有个休息的地方或者是节约中午时间让孩子能更好的休息复习,家长也不得不掏这笔钱。对于KFC和M这种全国连锁价格固定的餐厅,也有人打起了歪脑筋赚黑心钱。在部分城市,出现了“收费让座”的团伙,他们通过占领连锁餐厅桌位,向考生及家长收取“让座费”的方式来牟取利润。对此商家也十分无奈,由于害怕这些人闹事,商家也不好意思将他们轰出去,作为敏感时期,都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经营思想,生怕成为考生写作文的负面题材。

甚至于学校周边卖冰镇饮料矿泉水的、卖矿泉水的,都纷纷打起小算盘。即使是报纸都可以从1元被炒到价格翻倍,只因为有家长坐树荫下休息需要报纸垫屁股。一年就这么两三天,不狠狠赚一笔就亏了,已经是部分小老板的生意良方。但是我真想问问:这笔钱,你们赚的安心吗?你们赚的不仅仅是人民币,你们是在消费年轻人的前途。

作为一个实力至上分数至上的考试,若是因为有钱人能吹空调喝冷饮,穷人只能树荫下避暑而导致考试发挥的差异,是多么的不公与不义。谁家孩子都有高考的时候,为考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应该是每个有良心的人应该做的。北京就曾经有小区的大妈因免费提供空调房间供考生中午休息纳凉,还体贴的到点提醒睡着的考生去考试而被报纸颂扬。我迫切的希望全社会这样的人能多一些,只是一件小事儿,却能创造整个社会的光明。

"考后市场|

高考之后的假期,是每个学生生涯中最长的假期。第一次拥有了这么多可以自由挥霍的时间的学生,也带来了巨大的商机。总结起来就是三个方面:看一些没看过的风景、做一些以前没时间或不敢的事情、学一些一直想学的知识或技能。

提到假期,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旅游。从距离上讲分为周边游到跨省旅游再到出镜游,从形式上讲有自由行有跟团游、有游学有纯玩。高考后近乎3个月的时间,足够考生们去好几个地方玩,跟父母、跟同学,亦或者找远方的亲戚们。从高考“解放”出的大批考生作为“生力军”,为进入淡季的旅游市场重新注入了活力,旅行社自然是喜形于色此间多家旅行社适时而动,推出了各类旅游线路供考生选择。而很多商家推出的往往是噱头大于内容,由于学生的扎堆放假,服务行业价格自然是水涨船高,甚至于高三正好是大部分人满18岁的年纪,考后的网吧都是爆满的局面,充斥着大量考后学生。

每年高考后,学车的人也一下子多了起来。由于国家政策的规定,学车往往需要1个半月以上的时间,因此考后学车的人也多了起来,不管以后买不买车,先学了领个证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与此同时,美容美体市场也是火爆。每年高考考完之后是所有美容机构的高峰期,如果考的好,家长会送你一个整形大礼包,这儿可不是开玩笑,以武汉某个知名整容医院为例,在生意最火爆的时候,高考后会做50多单生意,一个暑假做个800-900例是很正常的,要知道,一次整容都需要花费上万元数万元不等,光是一个暑假每家医院就会有上千万收入。而像做头发、整牙、视力矫正等行业,也进入一波高潮。

各类的兴趣班,以及是大学入学前的学前教育也都在消耗着每一个家长的腰包。考前学习,考后继续学习,也是众多学生的路径。大学里的竞争相比高中更加激烈,除了成绩要好,还更看重社交能力。大家拼分数、拼才艺、甚至拼女友,说到底都是在拼命。大学校园并非是那么单纯青涩的地方,相比小初高的校园,大学更接近社会,在这里每个人的一切优势都可以带来竞争优势,而有心的学生与家长便开始提前布局。而对于这3个月的时间,年轻人也有自己的想法,由于年龄过18岁已成年,也会去追求更多自己喜欢的东西,例如学学乐器、画画、舞蹈等。高考后的教育市场,已不再单单是为了一个分数,而是为了走上社会的起步高于他人而去学习去努力。这个时候的学习,或许是很多年轻人真真正正为自己学习的时候。

高考后的市场,经营的是学生迈向社会的前奏。有些人是真正学到了东西、长了见识、美了自己,而有些人则是被社会上种种不良商家坑了一圈,彻彻底底的长了教训。想想每个人高考完的时候,心一下子撒了欢,冲动式消费在所难免。也有大量商家利用这些刚成年青年人的懵懂,进行刺激式消费,喊出准考证打XX折扣的旗号,其中也不乏种种内幕。

"文尾的话|

我并非是要贬低高考经济,也并非是要批评每个借力高考的商家。只是希望每个人都能拍着自己的良心去做事,休让这些刚从人生最重要考试中解放出来的人,对社会产生过于偏激的想法,我们承认社会的阴暗面,但我们想展现的更多是社会的光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我是多么希望这个社会能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这些十七八岁的人考的不仅仅是高考,更是一份青春、一抹记忆。而那些昧着良心借机赚考生钱的人,我只想指着鼻子怒骂:你这是在拿别人的前途赚钱,你心安吗?!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