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滚动 >

数据向好困难犹存 加强长期稳定短期 ――2016年第1季度宏观经济分析

来源:时间:2016-04-21

数据向好困难犹存 加强长期稳定短期 ――2016年第1季度宏观经济分析。

一、总量态势

1.经济增速继续下降

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585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803亿元,同比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59510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90214亿元,增长7.6%。以2015年价格计算,今年一季度GDP增量为9851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22亿元。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增速比上年全年回落0.3个百分点,比今年1-2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1%,集体企业增长2.4%,股份制企业增长7.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3%。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制造业增长6.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6%。

2.菜肉领涨居民消费价格生产者价格下降趋缓

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其中,城市上涨2.1%,农村上涨2.0%,3月份上涨2.3%。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5.1%,衣着上涨1.7%,居住上涨1.3%,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4%,交通和通信下降2.0%,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3%,医疗保健上涨2.9%,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0.6%。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0.6%,猪肉价格上涨24.1%,鲜菜价格上涨27.3%。

一季度,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4.8%,3月份同比下降4.3%,环比上涨0.5%。一季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5.8%,3月份同比下降5.2%,环比上涨0.3%。

3.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增加

2月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16799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468万人,增长2.9%。

4.人民币汇率稳定

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21万亿美元。3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4612元人民币,与上年末基本持平。

2016年一季度,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发生11369亿元、2075亿元、2610亿元、3566亿元。

二、因素与结构

1.固定资产投资略升消费略有回落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8584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8%),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0.7个百分点,比今年1-2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投资29120亿元,增长23.3%;民间投资53197亿元,增长5.7%,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2.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949亿元,同比增长25.5%;第二产业投资33664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投资50230亿元,增长12.6%。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767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6.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1%),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5.2个百分点,比1-2月份加快3.2个百分点。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02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增速比上年全年回落0.4个百分点,比今年1-2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34625亿元,增长8.0%。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6920亿元,同比增长10.2%,乡村11105亿元,增长11.0%。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8302亿元,同比增长11.3%,商品零售69722亿元,增长10.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32579亿元,增长8.0%。

一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10251亿元,同比增长27.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241亿元,增长25.9%,占比为10.6%。

2.进口下降幅度超过出口“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增长

一季度,进出口总额52144亿元,同比下降5.9%。其中,出口30123亿元,下降4.2%;进口22021亿元,下降8.2%。进出口相抵,顺差8102亿元。3月份,进出口总额19056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出口10501亿元,增长18.7%;进口8555亿元,下降1.7%。

1-3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956家,比去年同期增长1.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242.1亿元人民币(折354.2亿美元),同比增长4.5%(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其中,前十位国家/地区(香港、澳门、韩国、新加坡、美国、台湾、日本、英国、德国和卢森堡)实际投入外资总额334.4亿美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94.4%,同比增长1.5%。“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558家,同比增长21.6%,实际投入外资金额18.4亿美元,同比增长8%。

3.财政收入增长微缓税收增长快于经济增长

1-3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896亿元,同比增长6.5%比上年全年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666亿元,同比增长1.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23230亿元,同比增长10.4%。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32954亿元,同比增长7.8%。

1-3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958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5050亿元,同比增长4.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908亿元,同比增长17.4%。

4.狭义货币大增,新增贷款放量

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44.62万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0.1个和1.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41.16万亿元,同比增长22.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高4.7个和19.2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6.47万亿元,同比增长4.4%。一季度净投放现金1435亿元。

3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03.79万亿元,同比增长13.4%。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98.56万亿元,同比增长14.7%,增速比去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4.61万亿元,同比多增9301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1.2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47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0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3.42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872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07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65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660亿元。一季度外币贷款减少216亿美元,同比少增557亿美元。

3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45.42万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141.12万亿元,同比增长13.0%,增速比去年同期高2.9个百分点。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5.41万亿元,同比多增1.26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3.47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56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1690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减少3631亿元。一季度外币存款增加386亿美元,同比少增449亿美元。

5.货币市场日均交易大增市场利率基本稳定

一季度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180.91万亿元,日均成交2.97万亿元,日均成交比去年同期增长103.9%。其中,同业拆借、现券和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分别同比增长115.4%、108.2%和100.0%。

3月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09%,与上月持平,比去年同期低1.6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2.10%,与上月持平,比去年同期低1.51个百分点。

6.股指大幅波动股票成交额大降

一季度,A股经历了暴跌、低迷和反弹的大幅波动,与全球资本市场的波动走势基本契合。上证综指由最高3685点快速下跌至2638点,又缓慢反弹至3000点。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的跌幅分别为15.12%、17.45%和17.53%,熊冠全球。一季度沪深证券交易所股票成交额为32.10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2.3%。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成交额12.87万亿元,下降45.0%。

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指数熔断机制,选取沪深300指数作为基准指数,设置5%和7%两档熔断门槛。1月4日和1月7日的两个交易日内,因为触发5%和7%的熔断阈值,造成A股提前收盘。随后不久,三大交易所宣布暂停实施指数熔断机制。熔断机制在A股短暂亮相4天后即宣告暂停。

从长期来看,A股市场仍处于下行阶段,何时见底还言之过早。

三、政策效应

1、总体态势

今年1季度,GDP增长6.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幅度并不算小;比上个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呈稳中趋缓态势。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态势相似,增长5.8%,同比回落0.6个百分点,比1-2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3月份,CPI同比上涨(2.3%)环比下降(0.4%),而PPI环比上涨(0.5%)同比下降(4.3%),是24个月以来的首次上涨和连续49个月下滑后的降幅收窄。农村务工劳动力增加486万,城镇调查失业率5.2%。对于这样的增长实绩,国内一片欢呼,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概括为:运行平衡,结构优化,亮点纷呈,好于预期。发改委发言人和不少报纸都认为实现了“开门红”。我们认为,从实现政府今年的增长目标来看,开局情况的确不错,但回落之势未变,乐观还要谨慎,报喜也要报忧,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从三大需求的情况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7%,比上年全年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投资增长23.3%,比民间投资增速快17.6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长6.2%,比上年加快5.2个百分点。很明显,这是政府直接投资和短期政策刺激的结果。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10.3%,比上年全年回落0.4个百分点,应当说回落的幅度不算小,在我们全力打民生牌和提升国内消费的情况下,商品零售额回落值得关注。进出口仍处于下降通道,且出口降幅(4.2%)扩大(去年下降1.8%)而进口降幅(8.2%)收窄(去年下降13.2%)。3月份出口大增(18.7%),是去年6月以来的首次增长,提振了市场的信心。不过,这一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基数效应以及旧历新年造成的季节性扭曲影响,未必是全球需求走强的证据。进口降幅收窄,大宗商品特别是铜和铁矿石进口强劲上升,更值得关注。因为,在钢铁企业港口库存上升的情况下,仍然加大对铁矿石的购买力度,的确出人意料,它与投资特别是房地产投资的增加有关,但却与钢铁行业去产能的方向和政策相悖。

不少论者都以IMF调降全球增长预期而调升中国增长预期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不错,IMF今年4月12日将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从1月时预估的3.4%调降为3.2%,且所有发达经济体(美、加、英、日和欧元区)的展望都趋于下行(从2.6%调降至2.4%),却把中国的增长预期从6.3%提高到6.5%。但是,IMF明确表示,这得益于北京方面为达到政治意义重大的增长目标而出台的短期刺激措施,并调降了对中国经济的长期预期,因为较好的短期局面是建立在扩大信贷等政策基础上的,这些政策未来将给经济增长带来代价。所有论者都不提这一点,而这正是当前中国经济政策举措的要害所在。

2、关注食品价格上涨

1季度CPI上涨2.1%,3月份上涨2.3%,还属正常,其中,食品上涨7.6%,则值得关注。上涨的原因,一是由于低温寒潮影响,鲜菜供应不足,价格上涨35.8%,影响CPI约0.92个百分点;二是由于前期猪肉价格长时间低迷,养猪户积极性受挫,导致生猪存栏下降,猪肉供应偏紧,肉价同比上涨28.4%,影响CPI约0.64个百分点。菜价上涨是季节性因素所致,现已开始缓解,菜价出现回落。与菜价不同,猪肉价格还会在高位运行一段时间,因此,还需要分析讨论。

按照常规,春节过后是传统的猪肉消费淡季,但今年节后,肉价在高位企稳的基础上再次进入上升通道,这种情况很少见。3月份以来,各地猪肉价格已经突破2011年19.6元/公斤的历史高点,而且还在上涨。据农业部的数据,截至4月2日的一周里,猪肉均价为每公斤25.67元人民币(去年同期是17.35元/公斤)。不少市民反映,肉价高得吓人,“钱袋子”吃不消。猪价上涨扭曲了猪粮比价,猪粮比价的盈亏平衡点是6:1,现在达到了9.13:1,一头猪的盈利超过800元,且今年的饲料价格比往年低15-20%。这就不正常了。据业内人士分析,猪价上涨的原因有三,一是前几年价格持续低迷,一些养猪户减产或者退出市场,据农业部的数据,去年约500万养猪户退出。二是各地提高环保门槛,许多养猪户达不到标准。三是今年春节前后的寒潮雨雪,影响了子猪的生长。

除此而外,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我国生猪行业一直处于周期性涨跌的波动之中,人称“猪周期”,且生猪出栏量变动1个百分点,猪价会变动6、7个百分点。我们的政策调控往往价高时介入,支持生产,价格回落时又放手不管,这样不是平抑周期,而是放大波动。15年来大致经历了5个“猪周期”,基本上是3-4年一个周期,波峰分别出现在2001、2004、2008、2011和今年。出现“猪周期”的原因是家庭散养的比例较大,易于受市场行情的左右。只有当规模化养猪占市场需求的80%以上,“猪周期”的振幅才有可能趋于平稳。因此,破解“猪周期”的出路还在于产业升级,在扩大规模化、专业化、工厂化养殖的同时,促进产业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生产,同时要提高养猪技术,特别是育种技术和防疫技术。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猪周期”还会存在,且时间跨度会更长。因为,前几年的猪肉价格大跌,不少养殖户亏损累累,退出后进城打工,不会再回来养猪。现有的大型养猪场也具有垄断价格的优势,为了维持目前的暴利以弥补前几年的亏损,也不会急于补仔猪以便后市投入市场。因此,猪肉价格维持高位的时间可能比人们预期的要长,且每公斤20元左右可能会成为常态。

我国是猪肉生产和消费大国,约占世界的50%以上。但价格国内高于国外,欧洲市场猪肉均价是每磅65美分(约合每公斤9.27元),美国每公斤1美元左右。国内供应不足,必然会增加进口,1月份猪肉进口量同比增长了56%,2月份增长了76%,其中,1月份欧洲对华猪肉出口激增78%,2月份美国对华猪肉出口环比增长了38%。国内猪肉价格上涨,必然带动国外价格上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规模达80亿美元的瘦肉猪市场,期货价格比年初上涨了12%。反过来,这也会影响到国际粮食价格的走势。

受猪肉价格上涨的刺激,鸡肉价格也逐渐走高。因为受疫情的影响,我国祖代鸡的进口仍然受限,乐观的估计是今年第4季度放开,而引进祖代鸡到繁育出父母代鸡,再到繁育出商品鸡苗大约需要1年时间,因此市场供不应求,有可能使2017年的鸡肉市场迎来2011年的辉煌,“猪周期”有可能叠加上“鸡周期”。这是值得预先考虑的。

3、去产能和再就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把供给侧结构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其中,去产能作为五大任务之首。因此,我们想讨论一下去产能以及由此而发生的转岗再就业问题。

目前,煤炭、钢铁、有色、水泥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电力行业堪比煤炭,虽无产品堆积在仓库里那么直观,但很多企业的一半机组停运,分配的发电量仅够维持电厂“不饿死”。传统零售业受到网购的冲击,也处于“严冬”之中。不少企业亏损严重,债台高筑,依靠政策补贴过日子,形成一大批“僵尸”企业,占用了大量资源,扭曲了市场秩序。仅以上市公司为例,若以每股收益来衡量,从2013-2015年,有260余家A股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为负值,整体资产负债率近70%,负债合计达1.6万亿元,主要分布在煤炭、钢铁、水泥等重资产行业,是去产能的重镇。而煤炭行业也许是重中之重,38家上市公司中20家2015年预告净利润亏损,前3个季度,国有及国有控股煤炭企业累计亏损28亿元,而2014年同期利润为398亿元。

2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从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政策措施和组织实施等四个方面进行布署。主要任务是,通过市场倒逼和政府支持相结合、化解产能和转型升级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在近年来淘汰落后产能的基础上,从2016年开始,用3到5年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大约占全国总产能(57亿吨)和正常产能(39亿吨)的1/6和1/4左右。

4月13日,发改委召开定时定主题新闻发布会,通报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工作情况,相关部门围绕财税金融支持、职工安置、国土、环保、质量、安全方面研究制定了8个专项配套政策文件。第二天,国土部出台了《关于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规定退出企业的土地资产可交由政府收回,收回后的出让收入可按规定通过预算安排支付退出国有企业职工安置费,也可由企业自行处理。已缴纳的矿业权价款可按有关规定申请退还剩余储量对应已缴纳价款。第三天,人社部、发改委等七部委发布《关于在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过程中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的意见》,支持企业内部分流、促进转岗就业、内部退养、公益性岗位托底等多渠道解决人员分流安置,对失业和停产员工进行培训,给予职业培训补贴,零就业家庭在培训期间给予生活费,对钢铁煤炭集中区域开展跨地区劳务输出。国家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结合任务完成情况,除对地方和中央企业进行梯级奖补外,可用于职工安置。其他文件将陆续印发。看来,这次比90年代下岗再就业做得比较规范。

在煤炭方面,山东能源集团、陕煤化集团已经开始行动,并取得了初步经验。山东能源集团已经处置8家“僵尸企业”,关停16家亏损企业,同时从精简机关入手,累计控员4.3万人,节约人工费用35亿元,减亏1.88亿元。陕煤化集团前2年已经关闭16对矿井,退出产能830万吨,分流职工上万人,今明两年,再关闭10对矿井,使落后产能和劣质煤全部退出,今年减员1.5万人。山西西山煤电集团、平煤集团也发布了今年关停矿井和转岗分流的计划和指标。

国务院文件明确指出,职工安置是“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重中之重”。年初预计,煤炭行业安置职工100万人,人社部经过初步统计宣布,增加到130万人(另有钢铁行业50万人)。按照2015年底全行业445万人计算,分流安置人员占30%。可见任务相当繁重。为此,国家将建立过剩产能退出通道,1月22日,财政部下发《关于征收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有关问题的通知》,今年测算征收的额度为464亿元,此外中央财政每年将出资1000亿元解决过剩产能退出问题,持续4-5年。主要用于企业退出后的人员安置、地方化解过剩产能中的人员分流安置奖补。

事情说起来容易,发文件也不难,做起来问题就来了。关闭矿井,淘汰产能,转岗分流,政府虽然想了不少办法,出了很大力气,但国家的直接损失也许就是矿区的那些固定设施,主要成本仍然要由下岗职工来承担。很多职工感到迷茫,有人说,自己在矿井干了几十年,“啥也不懂,就知道下井挖煤,没有技术,四十多岁了,出去打工能干啥?估计只能看大门”。井径矿关闭了最后一个矿井,结束了百年采煤史,失业的800多名工人放假2年,扣除各种保险后,每月仅靠几百元工资生活,其情景可想而知。矿区政府和井径集团与一家商会达成合作,后者投资40万元,实施以段家楼为核心的正丰矿建筑群整体修复、煤矿博物馆建设等工程。但在雾霾常年环绕的地方,当地村民出门都用口罩、帽子、围巾将自己武装得严严实实,恐怕没有什么人来这里参观旅游。谈到这个旅游项目,很多人也直摇头,“这环境哪有人愿意来啊”?!当然,煤矿关停后,环境可能会有改善。翼中能源邢矿集团情况类似。翼中能源原来是500强,现在这些矿靠贷款过日子,原来矿工一个月5000元,现在降到了2000元,集团与山西和顺县人民政府签署“天河梁大峡谷――牛郎织女景区”合作开发协议,标志着邢矿集团向打造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生态农业于一体化的旅游休闲产业进军,但矿区工人都不看好这个项目,他们认为“投资的钱可能又打了水漂,没有人会想到这里来旅游”。人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关一个矿容易,但因煤矿而兴起的这座城市,有太多的工人几代人都靠着煤矿养家糊口。煤矿说没就没有了,这些工人以及整个城市的生存以及再就业就成了大问题。

民营钢铁和煤矿的关闭和重组,损失只能自己负责。一位煤老板无奈地表示,“当初花1700万元买的煤矿,现在170万元卖不出去”。有些有开采前途的煤矿只能卖给国家或大型煤炭集团,但关闭煤矿的职工安置无人负责,因为上述文件关注的都国有煤矿的问题。国有钢铁和煤矿中的僵尸企业主要采取行政关闭和重组的办法,而政府又不可能对这些企业一视同仁。例如,对于东北特钢集团和淄博矿业有限公司发生违约,政府并未制定针对他们的援救计划,而中国中钢集团却得以至少5次延长债券回售登记期。政府还通过让银行把所持有的债券转换成股权的办法来拯救产能过剩濒于破产的大企业,3月份,中国华荣能源股份通过一项计划,把27亿美元债务转换为企业股份。这样,投资者无法区分实在的风险和风险幻觉,实际上是把坏账转移到金融系统的另一个口袋里,不是化解而是增加了金融风险。

4、房价上涨及其调控

实体经济下滑的情况相当严重,总理在召开部分省市主要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的讲话中也指出,“国内实体经济发展面临多重困难”,但人们对它的严重情况并不了解,也不重视。下表列示了56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负增长的31种产品,可见一斑:

产品名称

2015年1-2月

2015年全年

2016年1-2月

铁矿石原矿

-5.8

-7.7

-6.0

原盐

-5.4

-1.7

-0.9

成品糖

-10.5

-7.4

-5.9

4.6

3.1

-1.4

新闻纸

-10.2

4.2

-4.5

硫酸

10.2

4.0

-0.2

纯碱

2.1

3.1

-4.3

化学农药原药

4.7

2.2

-1.5

水泥

11.2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