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公司 >

高盛研发“金融版微信” 欲颠覆彭博垄断地位

来源:时间:2015-10-19

高盛研发“金融版微信” 欲颠覆彭博垄断地位。

“彭博机在华尔街是宗教一样的存在。更为关键的是,在金融这样瞬息万变的行业,机构更换交易信息终端的机会成本巨大。”一位纽约中型对冲基金的交易员对腾讯财经表示。

但这个最在乎风险收益比的行业,却在酝酿着革自己的命。2014年,由高盛牵头,全球15家顶级金融机构购入通信应用Perzo,注资6600万美元。

2015年9月15日,Perzo更名为聊天工具Symphony,并正式上线。10月13日媒体报道,Symphony已完成新一轮逾1亿美元融资,投资者包括谷歌、瑞银、欧洲风投公司Lakestar等。

虽然和彭博终端机相比,Symphony目前仅具有即时通讯的功能,相当于是“金融版微信”,对应的是彭博的Bloomberg Instant。但是,已经和Symphony签约,将为其提供金融数据和分析服务的公司,包括道琼斯、标普和Selerity三大巨头。由此,高盛将借由Symphony,从即时通信走向专业金融资讯和分析,最终取代彭博的野心可见一斑。

规模决定一切。多名高盛员工向腾讯财经表示,目前该应用软件仅为内部使用,但也听闻不久之后会开放注册,向合作伙伴和客户发出邀请。一旦Symphony的用户群扩大,在金融资讯界,一家独大30多年的彭博,怕是要小心了。

高盛秘密武器的战斗力如何?

当被问到,Symphony需要具备什么要的条件,才会考虑更换现有交易终端时,在纽交所工作超过20年的马克奥托(Mark Otto)对腾讯财经坦言,物美价廉。

“彭博终端一年的基本费用在15000-20000美元之间,路透交易终端Eikon一年的费用大约是其三分之一,如果新的交易终端,可以保证在信息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能够足够便宜,会受到市场欢迎。”

价格也成为Symphony的最大卖点之一。Symphony CEO戴维·格勒(David Gurle)在2014年4月接受外媒采访时就表示,未来该产品的月费在30美元。而根据外媒报道,目前Symphony 对个人用户和50人以下的小型机构是免费的,而对50人以上的机构,征收15美元月费,相当于彭博终端机收费的1%。

但价格因素,只是撬动彭博帝国很小的一个因素,毕竟“装备”是交易员能够上场搏击的必要投入,是需要花在“刀刃”上的钱。

Symphony这家初创企业,之所以能够迅速被放在“彭博颠覆者”的位置上,除了因为它的背后是高盛等15家金融巨头,也因为30年多年里,在金融咨询领域“一家独大”的彭博,遭遇了罕见的“信任危机”。

2014年年初,一名彭博通讯社的记者,向高盛询问其一名合伙人是否已经离职,只是因为该合伙人很久没有登录彭博终端机。由此,一个存在已久的事实被公之于众:彭博允许自己的记者进入金融信息终端,查阅部分客户数据。

此事在2014年5月10日被《纽约邮报》曝光。在其网站上,《纽约邮报》将彭博创始人布隆伯格制作成乔治·奥威尔在《1984》中的“老大哥”形象,并配上文字“老大哥在看着你!”彭博随后陷入巨大的舆论压力,全球成千上万的彭博终端用户陷入恐慌,“老大哥”到底还看到了什么。

多位高盛员工随后对腾讯财经表示,虽然仍在使用彭博终端机,但公司内部合规部门,对于员工在终端机上的言行,有更严格的审查制度,哪怕是在“彭博聊天室”中的日常寒暄。

在彭博“窥探门”曝光3个月之后,高盛牵头的财团宣布收购Symphony的前身Perzo。由于高盛在“窥探门”中的角色,此举也被认为是高盛面对彭博“金融资讯寡头”的“自卫反击战”。

要颠覆彭博帝国没那么容易

要想取代彭博没那么容易,哪怕是高盛。

一位美股高频交易员对腾讯财经表示,虽然2万美金一台终端价格不菲,但是对于每天交易量吞吐过千万美元或是上亿美元的基金来说,一旦交易终端出错或是故障,损失是巨大的。更何况当绝大多数人都在使用彭博机的时候,信息获取的同质性也意味着对市场方向的把握,“除非你做长线的价值投资,要不然当你的交易屏幕上出现的信息,和大多数人不一样或是有时间差的时候,在华尔街会是致命的。”

曾经在全球最大的投资管理公司贝莱德供职12年、现任美国金瑞基金首席投资官的布伦丹·埃亨(Brendan Ahern)对腾讯财经表示,彭博终端“不可缺少(indispensible)”,特别是在债券交易方面。“和股票市场不同的是,债券交易不通过交易所,没法让所有市场参与人士看到价格,而彭博终端机可以为多样的债券提供信息透明性,非常具有创新性,处于行业领先”,布伦丹同时强调,即时通信只是彭博终端机数据提供和分析中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近期看不到可以真正颠覆彭博终端机的可能。

而更换金融服务的时间成本,也是市场参与者考量的因素。一名已经在使用Symphony的员工对腾讯财经表示,目前还用不惯Symphony的界面,“就好像你要使用一门新的语言,需要不断的尝试和熟悉,更何况现在用户并不多。”这也是仍在观望的其他华尔街从业者所担心的原因。效率和安全在金融行业同样被看重。

一位纽约对冲基金的经理对腾讯财经表示,彭博终端机的使用是华尔街的基本技能,很多人从学校就开始练习,如今如果贸然选用另一种工具,“时间成本增大,而且不知道是否值得。”

除了对系统可靠性和时间成本的担忧,Symphony主打的“安全性”同样引发业界担心。 如果Symphony成功颠覆了彭博,高盛取代彭博成为全球金融资讯服务的“新寡头”,这真的是个更安全、更公平的金融世界吗?高盛本身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也饱受诟病,也一直力图扭转“吸血鬼”的形象。

如此尴尬的处境,成为Symphony能否如预想般,扩大用户基数的障碍。为了增加透明度,撇开暗箱操作的嫌疑,Symphony已经和监管部门纽约金融管理局达成了一项协议,即承诺所有在Symphony上的信息将被复制,并由独立第三方保管7年。加密处理后的文件只能被相关公司许可后查看,同时承诺在数据保留期间,法院有权命令强制合作。根据外媒的报道,除了美国监管部门之外,其他国家的监管部门也正在寻求类似的协议。

目前Symphony能否达成颠覆彭博的使命还未可知,但它的出现已经搅动了彭博帝国的垄断地位,也暴露了市场参与人士对于透明度、保密度的进一步的追求。从人工交易到电子交易,华尔街跟随科技发展,生态也在不断改变。高盛等有实力的市场参与者,发起的新金融科技革命,或许会进一步改变华尔街的文化,甚至交易模式。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