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金融 >

寒冬中拿到20亿 58到家详解融资正确打开方式

来源:时间:2015-10-19

寒冬中拿到20亿 58到家详解融资正确打开方式。

人比人气死人。资本寒冬大家都面对,有人融不到钱,有人照样拿钱、且一出手就是20亿。

本周最重磅的融资消息,非58到家莫属。10月12日下午7点,58同城宣布旗下58到家完成3亿美元(约合20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投资方为阿里巴巴集团(以下简称“阿里”)、全球私募巨头KKR和平安创投。成立还不到一年的58到家,也由此跻身“独角兽”行列,估值已超过10亿美金。

两天后,在接受包括腾讯财经《资本论》在内的小范围采访时,58到家CEO陈小华甚至说:融资能否顺利、能融到多少钱,和资本市场是否寒冬没有太大关系。“投资有寒冬很正常,企业会死亡也很正常。”陈小华说,目前的状况更准确地说,是O2O到家服务淘汰赛开始了,无关资本寒冬。

现实中,资本寒冬确实在影响整个O2O产业的融资。一家不愿具名的VC(Venture Capital,风险投资)机构人士表示,他们现在对O2O投资持审慎态度,因为“烧钱太厉害”而且前期投资太多。据市场研究机构的初略统计,初创期O2O企业过去吸纳了超过6亿美元的投资。投资人捂紧荷包,O2O企业就融资困难,业内人士判断:从今年第四季度到明年第一季度,到家O2O可能会死一半。

既然资本寒冬是大家的寒冬,凭什么58到家能大手笔融资?这是资本对“剩者为王”的站队?按照陈小华的界定,在到家O2O领域中,58到家是唯一一家全国布局的,“99.9%的对手都只是区域网站”。其官方数据,2014年9月创办的58到家,目前在30多个城市提供家政服务、同城速运、美业、洗车、月嫂等多项高品质服务。

生活服务O2O是下一个兵家必争之地,几乎所有的老巨头、新贵族都做了布局。易观智库的统计数据显示,仅2015年上半年生活服务O2O平台的成交额就接近900亿元,全国成交额则可能接近2500亿。

在接受包括腾讯财经《资本论》在内的采访时,58同城(WUBA:NASDAQ)CEO姚劲波和58到家CEO陈小华透露了此轮投资的诸多细节。从这场傲娇的融资案例中,或许也可以瞥见一些融资的正确打开方式。

一个傲娇的融资案例

完成融资,并不是58到家最傲娇的地方。但在姚劲波和陈小华的阐述中,此次融资的傲娇之处远不止此:

1,从今年六七月份正式启动融资,有5-6亿美元的资金想要参与投资,“最后决定拿其中的3亿美金”。

2,A轮融资,拿的就是PE的钱。A轮就拿了3亿美金,这种事也不多。在并不久远的过去,A轮融资的平均金额在200万到3000万美元之间。

3,一开始就把VC排除在外了,“拿小钱没必要”。陈小华说,很多VC、很多战略投资人都找过58到家,“选择的过程特别纠结”,取舍了一个多月。

4,投资人都是大神级别的,每一家都能单独投资3亿美金。

阿里巴巴,还用说么?

KKR。58到家可能是KKR在中国有公布的第一个移动互联网项目。在58到家的投资人中,KKR可能会被忽视。这家成立于1976年的PE投资机构,迄今的交易总额已经超过4650亿元,其中单笔交易超过10亿美元的投资项目就有76个。

平安创投成立于2012年,尽管可投资资金是10亿元,但它背靠的中国平安,是中国最活跃的金融机构。

5,集齐腾讯和阿里。

一家腾讯系的公司,接受了阿里的投资。这是不是也是你最感兴趣的点?实际上连58内部人士也认为:我们做成了一件别人看来不太可能的事情。

58到家的母公司58同城,有腾讯的投资。据陈小华透露,腾讯因此间接也是58到家第二个机构投资人。怎么能说服腾讯允许阿里入股,又怎么能说服阿里愿意投资?这成了这笔投资的决定因素。姚劲波认为,58到家可能是腾讯和阿里第一个共同投资案例,此前这两家只在并购案里出现过“会师”。

融资和冬天无关?

“我们正式启动融资时,已经是今年六七月份的事情了。”据陈小华透露。

资本市场的“寒冬论”此后不久就开始流传,但陈小华认为,“能否融到钱、能融到多少钱,和资本的冬天其实没太大关系”。

那融不到钱、甚至死掉又和什么有关?

1,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某个投资人。“有这种心态,反而融不到钱”。陈小华说,58的最大风格就是,即使没有投资我也要成为这个领域的第一。任何时候都不能只有Plan A(A计划),还要有Plan B(B计划)。“不要让融资影响到预算节奏”。

不过有人会说,你58到家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毕竟你背靠着一家上市公司。从去年11月上线以来,姚劲波的一贯态度都是:只要有需要,58同城在资源和资金上都会全力支持。上线伊始,姚劲波说要投入1亿美元,截止目前已经投进去2个亿。

那么是否所有的Plan B,都不如找个好爸爸呢?

2,融不到钱,最大可能是你的公司不够好。

“企业死亡是正常的”,陈小华说就像世界杯,最开始有32支球队,决赛时就必然只有两家。

O2O必然也会步电商、分类网站、视频网站、团购的后尘,“先有5000家,打着打着剩下10家能拿到千万美元、然后只有5家能拿到5000万量级的融资,到最后只剩下两三家巅峰对决”。陈小华认为,生活服务O2O的淘汰赛也已经开始了。

融资的正确姿态:预则立

尽管最近才宣布,但姚劲波透露,要让58到家独立融资,这是一个长久以来的决定,时间甚至可以上述到去年底,而今年以来资本市场的持续动荡则更加坚定了他们的这个决心。

1,58到家一定要独立融资。

姚劲波解释说,58到家的业务逻辑和58同城很不一样,“通过独立融资能获取更多的外部资源”。而且也更有利于58到家的业务发展决策,尽管58同城仍然会全力支持58到家,但上市公司总还要花时间去说服投资人,为何要做这样一块业务。姚劲波此前曾公开表示,在2年内不寻求58到家赚钱。

58到家必须要融资的另一个原因,则是O2O业务非常烧钱。据陈小华透露,58到家未来2年要花8亿美元,“我们觉得战争才刚刚开始”。

2,一定要抱大腿。但并不单指流量。

“我们能找到这三家股东,这比融资额更重要。”陈小华的理由有三个,

1)这些大机构对所谓“冬天”并没有那么敏感。

2)有这些机构的背书,58到家就不愁后续融资。“我们在一开始融资时,就确定不想找七八家投资人坐在董事会上”,陈小华说,他们对A轮投资人的一个理想,就是能决定B轮甚至E轮的融资。

3)能带来资源。以阿里为例,58到家此前与阿里系的诸多业务线都有合作。姚劲波表示,此次阿里入股,更多是一个业务线自下而上的推动。而“另外”的KKR则被成为并购王,而收购已经是58到家非常有利的扩张手段。

但出人意料的是,“流量”却并非58到家最看重的资源。“靠给一个入口就能飞黄腾达?”陈小华说,没有一家公司是这样。

3,拿钱做什么?并不为补贴。

按计划,58同城未来要将业务覆盖城市从现在的30个扩到100个。

拿钱一是为了扩张,二是为了增加品牌投入,而补贴却不在考虑之列。“在每单不能盈利时,靠补贴扩规模,规模越大死得越快。”陈小华说,在规模和对手有足够大差距前提下,58到家要开始控成本,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减少补贴。

(杨杨,现任职腾讯财经,主持《创世纪》专栏。欢迎关注同名微信公号@adventure2newworld。若想联络作者,请写信给她:janejnwu@tencent.com。)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