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宏观 >

两个“500强”差距在哪儿

来源:时间:2015-10-08

两个“500强”差距在哪儿。

前不久,关于中国企业的两个500强系列榜单先后揭晓,通过对榜单的横纵向对比不难发现,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正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但与此同时,也难掩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差距。

这两个榜单,一个是由中国企业联合会编制的“201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该榜单于8月22日在广西南宁揭晓;另一个榜单是由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该榜单于8月25日在北京发布。

两个榜单的取样有所差异,前者着眼于中国所有的大企业,不分产权性质,后者则侧重于中国最具活力的民营大企业。从这两个榜单中的数据,不仅可以清晰地得出,不同所有制企业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的角色,而且通过数据的横纵向变化以及放到全球的大背景下,比如和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的世界大企业进行比较,会得出一些有意思的发展趋势和动向。

“沉疴”未治

根据201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石化2014年以2。83万亿元的总营收连续第11年稳居榜首,中石油、中国建筑分别以2。28万亿元、8000亿元的总营收分列二三位。本次榜单所有上榜公司的总收入达到了30。4万亿元,较2013年增长5%;利润达到2。7万亿元,增长6%。

银行业对实体经济利润攫取过多的问题看来短期内仍然难有改观。今年利润榜排名前四位的依然是“工建农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对名次也没有改变。其中工商银行以2758亿元的利润,再度成为榜上最赚钱的公司,甚至超过了美国500强中最赚钱的苹果公司,后者利润折合人民币约2418亿元。

据《中国民商》记者统计,在201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包括工建农中等17家银行入围,总营收为32409。628亿元,总利润为12191。943亿元;而500强企业的总营收为304399。572亿元,总利润为26531。766亿元。

通过计算得出,银行业的总营收占比10。65%,而利润占比却达到了45。95%。

金融企业在产业利润链中的攫取过多,导致实体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的盈利微薄,这对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非常不利。在今年7月22日公布的最新一期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中国大陆有10家银行上榜,总盈利1965。878亿美元,占中国上榜106家企业总利润3470。284亿美元的56。65%。该比例比2013年的55。2%提高了1。45%(注:2013年,中国大陆有9家银行上榜,占据中国上榜89家企业利润总额的55。2%)。

这一现象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形成了鲜明对比。在2015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美国仅有7家商业银行上榜,总利润仅为662。41亿美元,仅为中国上榜银行利润的1/3,占美国上榜企业总利润6623。295亿美元的10%。该比例比2013年的11。9%下降了1。9%。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银行业的利润增幅从2013年的两位数回落到了个位数。这一方面与实体经济增速下滑有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金融改革的推进势必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改变中国虚拟资本与实体经济倒置的状况。但是,我国银行对实体企业支持不够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如何降低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将产业链的利润更多分配到实体企业,依然任重而道远。

此外,对于中国广大民营企业来说,人才、税费、资金等传统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观。数据显示,用工成本上升、人才缺乏、税费负担重、资金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升、融资难、节能减排压力大,依然是2014年影响制造业500强发展的七大因素。

“新病”待医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中国500强企业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

无论是中国企业500强,还是民营企业500强,规模和效益指标基本呈现增速明显放缓的趋势。

2015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增幅、营业收入总额增幅、资产总额增幅都达到了近年来最低。2015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达到59。5万亿元,同比增长了6。98%,与2014年我国GDP增速相当,但仅比上年500强营业收入总额56。7万亿元增长了4。94%,为历年来最低。2015中国企业500强的入围门槛提高至236。1亿元,增幅仅7。5亿元,增幅为5年来最低。

从资产总额看,2015中国企业500强资产总额达到197。6万亿元,较上年500强资产总额176。4万亿元增长了12%,为10年来最低。从趋势上看,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企业500强的资产总额增幅总体呈现下滑态势。

代表中国创富最活跃的民营企业,呈现出同样特征。根据201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数据,2014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101518。06亿元,户均203。04亿元,增长率为5。51%,远低于上年21。06%的增长速度;资产总额76784。83亿元,户均153。57亿元,增长率为9。22%,比上年降低5。16个百分点;税后净利润为3801。69亿元,增速为10。47%,比上年降低16。21个百分点。

作为衡量企业竞争实力的重要指标,2014年,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人均营业收入为224。4万元/人,人均利润为10。77万元/人,都远低于世界500强中的美国和日本企业的水平,也低于世界500强的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企业绩效总体不容乐观,亏损面有所扩大。

2015中国企业500强中,亏损企业有57家,比上年500强增加了14家,亏损面为11。4%;亏损额达到803。9亿元。营业收入负增长的有94家,较之上年50家企业营收负增长企业大为增加。净利润负增长的有169家,较之上年141家企业营收负增长企业大为增加。

从收入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看,2015中国企业500强的收入利润率为4。33%,较上年500强有所上升,但近3年保持在较低水平上;资产利润率为1。3%,连续4年下降。总体上看,近几年的收入利润率和资产利润率是呈现下滑趋势的,说明大企业盈利能力总体有所减弱。

2014年,民营企业制造500强亏损面同样有所扩大,传统行业,特别是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尤其明显。2014年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出现亏损的13家企业中,主要分布在农副食品加工业(食用油加工)、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金融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见图表)。整体亏损额为58。61亿元;平均亏损额为4。51亿元,同比增加2。32亿元。

“鸿沟”难平

在201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国有企业仍然是绝对的巨无霸,国企靠垄断地位形成的鸿沟,短时间内依然难以填平。

从企业数量上,2015中国企业500强中有293家国有企业、207家民营企业,分别占500家企业的58。6%和41。4%。从历史趋势看,民营企业的上榜数量逐渐增加,国有企业的上榜数量仍保持近六成的上榜比例,仍具有优势。

尽管民营企业在上榜数量上超过了40%,但它们在营业收入、资产、利润、纳税、职工人数等指标上与国有企业的差距还非常大。2015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有企业的上述指标总额分别占500强的78。3%、90。2%、81。1%、88。7%、81%,占了中国企业500强份额的大多数席位;而民营企业的营业收入、资产、利润、纳税、职工人数等指标在500强中只占21。7%、9。8%、18。9%、11。3%、19。0%。

从榜单来看,前19名全部为国有企业。看看这些上榜企业,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中铁等等,无一不是在某个领域具有垄断性的企业。正是由于垄断的存在,使得民营企业很难在规模、实力和竞争能力方面,对国有垄断企业形成真正的威胁。即使是排名第20位的民营企业联想集团,2014年总营收为2711。91亿元,不到中石化的1/10;利润54。28亿元,不及工商银行2711。91亿元的1/50,差距一目了然。

尽管国有企业在国内地位无可撼动,但是与民营大企业相比,其净资产利润率却低于民营企业4。57个百分点,总体经营绩效亟待提升。难怪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王忠禹对此表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具有相当的紧迫性,仍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这也是这一届中央决策层要求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原因之一。

民企进步明显

近年来,中国民营大企业的世界地位与竞争力都在显著提升。

在《财富》杂志发布的2015世界500强榜单中,中国民营企业总数达到了11家,占94家中国内地上榜企业数量已经上升到11。7%,营收和利润占比分别达到了8。44%和7。91%。

这11家企业分别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建设集团、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联想集团、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威国际集团、江苏沙钢集团、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海航集团、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其中,海航集团是首次上榜。

从排名变化看,10家连续上榜的中国民营企业中,只有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排名从第466位下滑到第477位,其他10家中国民营企业在2015世界500强中的排名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7家企业均上升了30位以上。

其中,中国平安保险的排名由上年的128位提升了32位,成为首家跻身世界500强前100名的中国民营大企业,这是中国民营企业在世界500强中取得的历史性突破。分析预测,未来民营企业上榜的数量会逐年增加。

从企业效益上看,民企近期增长的速度,尤其是效益和利润要明显高于国企。2014年,民营企业500强经营效率持续提高,人均营业收入为195。55万元,连续6年上升,较上年高出16。52万元;500强企业人均利润为10。6万元,较上年高出1。79万元;民营企业500强税后净利润总额稳步提升,达5928。95亿元,增长率为19。12%,比上年提高1。69个百分点。

调研数据显示,2014年,超过70%的民营企业500强企业转型升级进度明显加快,16%的500强企业启动了转型升级。其中47。6%的企业因国内经济增速趋缓而选择转型升级;41%的企业为了产品升级换代而加快了转型升级步伐;37。4%的企业在政府政策引导下进行转型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民营企业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4年,有85家企业新进入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其中56家企业为首次参加。新上榜企业有38家为制造业企业,占比44%,低于500强中制造业企业的平均比例;29家为服务业企业,占比34%,高于500强中服务业企业的平均比例。

从今年整个榜单来看,上榜企业中第二产业企业数量从372家减少至364家,第三产业企业从124家增加至130家。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险业等行业的企业数量有所增加;第二产业入围企业数量不断降低,由上年的372家减少到364家;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钢铁)企业入围数量由上年的54家锐减到41家,减少13家,减幅达24。07%,显示民营企业500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新兴产业民资领跑

在传统煤炭、钢铁、有色等行业进一步深入调整的同时,新兴产业和新业态正在酝酿大变革。

在入选的2015中国企业500强中,50家上榜钢铁企业有11家亏损,亏损面为22%,较上年500强亏损面14%大幅增加。有色企业有8家亏损,较上年增加1家,亏损面为32%。500强中,营业收入负增长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煤炭(17家)、钢铁(22家)、发电(8家)、机械设备(5家)、有色(2家)。净利润负增长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煤炭(11家)、钢铁(19家)、有色(9家)、电力电网(5家)、建材(3家)。

而从201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来看,同去年相比,今年榜单明显体现出以互联网服务、传媒文化为代表的新兴行业的迅猛发展。例如,从营收增速来看,本次上榜500强的互联网服务企业的平均营收增速近40%,远超同期榜单整体的营收增速。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传统行业承压明显,而新兴行业正凭借其独特的竞争力实现快速发展。

《中国民商》记者梳理发现,中国新兴行业迅速发展壮大的BAT等企业,无一不是民资背景的企业。在2015中国企业500强中,5家上榜的互联网企业,除了浪潮集团是国企外,京东商城、腾讯、百度、阿里巴巴集团公司均为民营企业,并且这4家企业都保持了比较高的营收增长率,其中腾讯和百度的净利润增长表现得尤为可观。

国外研究机构对中国的民营企业推崇有加。在汤森路透集团评选的“2014全球100创新型企业”,华为公司上榜。而在波士顿咨询公司评选的“2014年最具创新性的50家企业”,中国大陆上榜的4家企业华为、联想、腾讯、小米无一不是民营企业。这充分表明,在互联网通讯产业和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优势凸显。这是中国调整升级产业链,加快转型升级的基石。

这还可以从201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得到进一步的印证。据统计,2014年,有410家民营企业500强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上年相比,投资各产业的企业数量均成倍上升。其中,投资新材料产业的企业由57家增加到140家,增长了1。45倍;投资新能源产业的企业由33家增加到119家,增长了2。61倍;投资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由22增加到73家,增长了2。32倍;投资生物医药的企业由20家增加到56家,增长了1。8倍。

创新能力仍待提高

虽然我国大企业在世界500强中的上榜数量逐年增加,并且排名节节攀升,但是在创新方面存在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与世界500强相比,尤其是与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的500强企业相比,中国的500强企业技术含量及创新能力不足,要缩短这个差距也非一日之功。

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的研发投入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统计显示,426家企业共投入研发资金6198。1亿元,同比增长了9。37%,研发投入增速较上年有所反弹(2012-2014中国企业500强的该指标分别为16。5%、11。37%、7。36%);平均研发强度(研发投入与营业收入的百分比)为1。28%,为5年来首次反弹。这426家大企业的研发投入在2014年全国研发经费支出中占46。6%,显示出它们的重要地位。

从企业专利情况看,2015中国企业500强中有387家企业提供了专利数据,合计拥有专利53。1万件,比上年500强增加12。6%;其中发明专利14。3万件,比上年增加14。2%。发明专利占比为27%,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不过,即使是创新比较活跃的中国民营企业尤其是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研发投入力度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依然有待提高。数据显示,2012-2014年,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的研发强度小于1%的企业数占比依次为50。2%、52%和49。4%,显示有一半的企业研发强度处于较低水平。2012-2014年3年间,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研发人员占员工总人数比重小于10%的企业数持续达60%之多。研发投入力度不足,导致制造业企业自主开发与研究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如何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建立起自己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是摆在中国企业面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