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消费 >

动画制作平台“皮影客”,让普通人三分钟就做出一部动画片

来源:时间:2015-04-09

拍一部动画片需要多长时间?迪斯尼动画片《超能陆战队》里面那个呆萌的“大白”就经历了漫长的设计创作过程。王微在 2013 年离开土豆网转而创办追光动画后,就开始着手制作动画电影《小门神》。两年时间过去了,《小门神》也只是发布了两个短短几分钟的预告片,正式上线时间还得等到 2016 年的一月份。

关于动画片,所有人的印象都是,慢工出细活,需要花长时间细细打磨。比如,追光动画给动画师设定的工作量要求是一人一天一秒。那么,以一天 8 小时工作量计,一个动画师的 28800 秒工作才换来我们可以观赏的 1 秒。而电影的 1 秒是24帧,帧是动画电影制作的最小时间单位,成片细节的丰富和精致即取决于对“帧”的品质追求。100 分钟的电影,就意味着有 144000 帧——震撼吧?但如果此时有一家创业公司跟你说,三分钟就可以做部动画片,猜你的反应大概会是 Duang!

这家创业公司就是动画制作平台“皮影客”。“三分钟做部动画片”并不是一个噱头,而是真是可以让普通人几分钟就能做出准专业级的动画片,人人都可以成为动画师。

本来,动画制作需要先准备脚本,然后根据脚本进行背景、人物、场景的设计,同时画好分镜图、准备好色彩、摄影等工作——显然,这是一个耗时耗力且专业度要求很高的事情。但“皮影客”却颠覆了这一传统流程。它的原理是,依靠自己的动画云技术和庞大的素材库将动画制作的过程模块化,包括场景、人物、动作、道具、镜头、对话等模块,用户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拖拽组合就可以制作一部动画片。选个场景、加上人物、添加动作,再来个道具,变换几个酷炫的镜头,配上字幕(比如,海边黄昏+御姐+棒棒糖+蹦跳走),一部动画片就这么搞定了。专业版会员还可以给动画进行配音。如此一来,动画制作的周期速度被提高了数十倍甚至数百倍。

看似如此简单的事情,“皮影客”的创始人胥克谦却已经埋头准备了三年多,他经常用“三年磨一剑”来形容自己的创业——从 2012 年年初正式成立公司到现在,“我们再造了动画的整个生产流程。原来动画制作需要十几个环节,很多人紧密配合,现在我们把它分割成了任何一个人都都可以独立完成的工作。”

胥克谦说,“皮影客”无意追求“大白”这种电影级别的动画水平,“我们的追求是做到专业领域的60分就足矣了,但这60分却是专业动画之外无法企及的高度。关于视频画面,别人追求的是精确,我们追求的是模糊,这是我们的产品逻辑,因为人的意识本来就是模糊的,让人精准地知道一个动画的零点几秒的画面是不可能的,就像人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一分钟眨几次眼。”

胥克谦最早是学音乐的,后来留校当过老师,办过培训学校,还有互联网软件与硬件产品研发运营的经历。他成立“皮影客”的初衷是从在线教育领域切入的,希望以动画为载体产生更活泼的教育产品。而现在,随着“皮影客”产品形态的逐渐成熟,胥克谦显然也意识到了“皮影客”有更广阔的使用场景:“把动画由专业的生产工具变成所有人的表达工具,只定位于在线教育领域就太狭隘了。”

那么,“皮影客”的使用场景到底有多广阔呢?做教育的认为这是很好的做课件工具,做媒体的认为这是最快速的视频生产工具,做广告的认为这是最好的病毒营销手段,做出版的认为这是新一代的交互式电子书,而做互联网的看到的是社交平台和聊天工具……总之,会有海量优质内容会产生并被消费。

有一家在线教育创业公司使用皮影客制作动画课件后,还把视频印刷了图书。胥克谦发朋友圈感叹:这样品质的教材原来是巨头的专利,现在小团队也能大批量研发制作了,“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输出形式,挑战大家的想象力。”而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创业公司的创始人的儿子就是动画课件的主创人员,还在上小学。如果没有“皮影客”,很难想象一个小孩子可以制作动画片,甚至可以制作动画课件。

国外也有类似的动画制作平台,比如 GoAnimate,以及最近刚刚被谷歌收购的 Toontastic。但在胥克谦看来,它们的技术都过于简陋,应用场景也过于狭窄,远不及“皮影客”的动画效果水平和平台整合水平。

胥克谦的观点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视觉内容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就此,他举了一个最直接的例子:以前地铁里人们拿着手机不是看网络小说就是玩游戏,现在看网络小说的人已经很少了,大家要么继续玩游戏,要么看视频——而后者的比例还在不断增大。他甚至断言,视频会成为文字之后的全民表达方式和主流传播方式。

在没有做大规模推广的情况下,胥克谦在后台发现“皮影客”涌来了不少意想不到的用户。比如,张家港有一个小学,老师组织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创作动画作品,“我们每周都能看到孩子们创作的作品,做得越来越好了,很有意思。用不了多久,老师就可以做校内的学生作品汇报了,校长就可以拿出来做特色教学了。甚至在海南,教委组织老师集体注册,制作动画课件。”

此外,“皮影客”的移动端 App 也将会在最近上线。根据胥克谦的介绍,不同于 web 端的工具属性,“皮影客”App会是一个社区型产品,“从我们写第一行代码开始,’皮影客’就可以运行于安卓、iOS 等移动端。我们解决了制作问题后,视频制作就变得不再是最重要的,产生的大量优质内容才是最重要的。比如微博,发140个字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文字所承载的优质内容。”

目前在“皮影客”的网站上,用户看不到其他人的作品,因此也就没法点赞没法评论,无法产生更多互动交流。胥克谦说,这么做是为了首先吸引专业者,从而积累优质的动画内容,之后会逐步向 C 端开放,“凡是平台级产品都是需要解决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胥克谦所预设的是,“皮影客”的 web 是制作为中心,app 则是内容为中心。

“皮影客”团队最开始在咖啡馆办公,后来蹭朋友办公室蹭了一年,再后来在大兴的一个居民楼里办公。直到现在,胥克谦认为需要真正面对市场扩充人才时,公司搬到了中关村。

创业几年以来,胥克谦一直维持着小团队规模。现在,“皮影客”的团队只有 8 个人,其中一个合伙人是超强算法能力的顶尖引擎开发高手,另一个合伙人是可以用最平实的开发语言平台开发出高性能、高并发PaaS平台的超级架构师,第四位合伙人则是从业十年的资深专业动画人。创业初期,“皮影客”只拿了一小笔天使投资。那么,这个团队这几年是怎么养活自己的?胥克谦的解决方案是搭建股权结构,并设计了一套劳务换股权的兑换方式,“曾经有投资人我问,你们的资金可以维持到多久?我说,可以维持到任何时候。对方就笑了,但其实这是真的。”团队成员鲜有离开,这或许就是力证吧。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