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政经 >

布局新三板: 21%比例谨慎 PE/VC现分歧

来源:时间:2014-01-23

布局新三板: 21%比例谨慎 PE/VC现分歧。

1月24日,新三板将迎来大扩容,挂牌企业数量最终敲定为268家。本报记者选取100家企业作为样本并梳理其股权结构发现,大的PE/VC公司布局相当谨慎,并没有出现扎堆热潮。

“新三板交易还是个问题,如果没有散户参与,我们投资的项目又该如何脱手?”深圳一家中型PE机构的投资总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投资方向还是以好项目为主,上市地点选择余地就大。

PE布局谨慎

在这100家样本中,其中21家企业出现了PE/VC的身影,比例为21%。这也不难看出PE/VC在新三板的投资策略上显得谨慎。

对于新三板的布局,PE机构也呈现了极大的分歧。在IPO暂停的日子里,一些中小型PE机构则在新三板领域里显得更为积极。从公开的信息来看,深创投、达晨创投等大型PE机构也投了新三板企业,但终究是个别案例。

在这100家样本企业中,仅有凯立德和光莆电子这两家企业中出现了达晨的身影。达晨系创投在光莆电子的投资上非常大手笔,共投资6000万元。而大部分拟挂牌企业融资额度以几十万元到百万元为主,背后潜伏的机构大多以政府引导基金以及中小PE为主。

“PE机构对新三板的态度不一,像鼎晖投资、中信产业基金这些机构不会看上新三板项目,根本不看好。像达晨、IDG这批机构早些时候有布局,但重心还是在IPO项目。还有一些中小型的PE机构非常看好新三板,有了国家政策支持,还是有机会赚钱的。”国富投融网执行合伙人朱鹏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好的优质项目,新三板和创业板的市盈率会差不多。在IPO注册制影响下,从未来回报来讲,还是取决于项目本身。

本报记者梳理发现,利雅得的投资机构数量最多,背后有4家机构潜伏,很难找到数十家机构同时集中投资某家企业的案例。

不过,也有一些PE机构在新三板领域掘金,比如力鼎资本专门成立了新三板基金。“投资企业上新三板为主,新三板已挂牌企业的定向增发及股权转让做的比较少。”力鼎资本一位项目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有几个亿的规模,成立没多长时间谈不上回报率,团队含后台支持有10人左右吧。“本质还是投资,也不能说特别看好新三板企业。”

本报记者采访的一些PE人士均表示,公司暂未设置新三板投资团队或者部门。“新三板利好不断,也是退出渠道之一,但我们还是处于观望状态,重心暂时不会放在这个上面。”

投资收益低

新三板扩容政策出台,项目是否会遭到PE的哄抢?本报记者梳理这批样本机构进驻时间,并未发现机构突击入股的案例。

此外,本报记者参加多次新三板投融资活动发现,一般是企业的人主动去和PE的人换名片,可见PE处于优势地位。在项目路演的提问环节,这些PE人士还是比较关心项目的盈利模式以及未来的业绩。

IPO注册制一定程度上会压缩传统的一二级市场的制度性红利。这也意味着创投至少在IPO项目上的收益率会有所降低。尽管如此,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PE人士表示,还是更倾向IPO项目的投资,新三板的投资收益还不乐观。

“之前的几个IPO项目收益还不错,日子也没那么难过,项目好哪里都赚钱。”广州一家中型PE机构的投资总监则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公司还是对新三板项目无暇顾及,主要还是集中在IPO以及并购项目上。

“新三板风投的回报是3到4倍左右,比IPO项目低很多。”深圳一位关注新三板项目的PE人士坦言,他也想投IPO项目,但是难找,新三板这边可能还有一些机会。

作为中介人,专注PE、股权投资的金诺律师事务所北京办事处高级合伙人郭卫锋也感觉PE并不热衷新三板。“PE对新三板的热情并不是大家想的那么高,说什么积极备战新三板,其实反映一般。主要是认为融资功能和转版功能并不明朗。”

郭卫锋和他的PE机构客户交流发现,大家对新三板看的多投的少。“很多PE客户不屑做新三板业务,有部分三流PE在找生存空间,投了一类新三板企业,属于少数。从去年到今年投资放缓,业内PE机构做的项目还是按照上市要求去投的。”

新三板的尴尬

为何新三板对PE机构的吸引力偏弱?投资收益偏低是关键,这也导致PE机构在新三板的投资并不乐观,策略上也偏谨慎。此外,新三板还受到新股发行的冲击。

“最近不少客户来咨询我这个事情,到底是选择新三板还是创业板?我的总结是,偏早期的项目更倾向新三板,而业绩还不错的项目则倾向创业板。还有些摇摆的客户上市有难度,寄希望于新三板转板过渡。”郭卫锋解释。

事实上,一些新三板企业对转板还是非常迫切。浙江地区一位从事新三板业务的中介人士正在帮新三板A公司做定向增发,竟然以转板的承诺来吸引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诱人的条件为,“企业承诺在2016年之前转中小板,转板不成功退还本金+1分利息+全额分红。”“最少300万一个户头,超过430万股可进企业董事会。”

南方某大型券商人士在看过这个方案后直言,新三板交易不活跃,对机构、个人投资者吸引力还是不够大。“细则到底会怎样,也不知道,新三板企业还是希望到更大的平台融资。”

本报记者在采访的时候得知,有些中小企业因付不起中介费,不惜将股权换给中介机构。“浙江这边中小企业很多,整个过程不收取任何费用。对签约项目,我们会投一点自有资金,再加上这些服务,换取股权。”上述中介人士表示,上了新三板也是有好处的。

“有企业客户这样和我们提过,有些企业对中介机构的依赖程度很高,希望介绍投资人,达成融资后,转让一部分股份过来。”郭卫锋表示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我们不会这样做,要不然会失去律师事务所中介机构的公允。”

“新三板扩容政策出台,在短期内影响不大,还是没交易。做市商转板等制度还要出细则。”华泰证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员对本报记者表示,“IPO注册制后,新三板直接可以转板,如果没有套利空间,转不转关系不大。”

热门推荐

图说财富

最新报道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