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宏观 >

乌龙指:光大证券的艰难时世

来源:时间:2013-12-28

乌龙指:光大证券的艰难时世。

2013年光大证券量化投资如流星一样陨落。没有经历过“3·27国债”事件的投资者不再缺课,“8·16光大乌龙指”因过度迷恋速度或规模结出了量化交易恶之花,带给整个行业体系的地震和思考仍在继续,如何让快速的金融创新安然于监管大伞之下,而整个社会对于创新的宽容也决定着未来改革能走多远。

我们能做的是通过制度演进预防和处理类似案件,遗憾的是只看到光大证券的处罚,却没有看到任何制度的改变。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前进,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定下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海外投资机构将不断涌入中国,他们的计算机交易更为普遍,如何避免类似乌龙指事件是下一个命题。

光大折断“金手指”

如果让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总经理杨剑波选择时光倒流,他必定会阻止交易员按下那个“重下”按键,杨和整个策略团队乃至光大的命运都会改写,金字招牌最终变成了夺命的招魂幡。

让我们乘着时光机再度回转到那个炎热的周五午间,柳树上的知了在声声嘶叫,位于上海静安区新闸路1508号的光大证券一切如常,交易员们忙碌地各司其职,一场事先全无征兆的危机正在悄悄酝酿:上午11点05分左右,沪指忽然神奇拉升,中国人寿、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权重股突然间同时发力,银行、券商、中石油、中石化等71只股票瞬间飙升至涨停,上证指数上冲至2198.85点高点,那一刻的蒙太奇已封存入A股史册。

金手指杨剑波此前风光无限,可谓命运宠儿:他是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金融学博士,在2004年加入光大证券,2005年11月,首批参与中国资本市场交易所权证创设等活动,并负责光大证券备兑权证系统的开发及衍生品业务平台的建立。

在杨剑波母校上海财大的一个广为传播的202名投行精英名单当中,杨的名字也赫然在列,成为学弟学妹们膜拜的对象。他曾在保德信集团接受衍生品业务培训和见习,号称是华人金融经济学者里最早运用GARCH、GJR-GARC、ECM等模型,对中国及世界资本市场的波动率集群效应进行分析的研究人员。

也许他从未品尝过失败的苦咸滋味,因此在酿成弥天大祸之时,仍然抱有一丝侥幸。

8月30日,证监会通报了对光大乌龙指事件的处罚决定:此事件被定性为内幕交易,4位相关决策责任人徐浩明、杨赤忠、沈诗光、杨剑波被处以终身证券市场禁入,并没收光大证券非法所得8721万元,并处以5倍罚款,共计超过5亿元。

虽然并不像经典港剧《大时代》的开篇:狂人丁蟹带着4个儿子从香港联交所楼上跳下般震撼,但乌龙指的几位主角命运亦因此巨变,过往事迹被放在聚光灯下反复考问,职场生涯也陷入了各自的转折拐角。

由杨剑波主导的策略投资部曾在2012年为公司带来1.24亿元收入,而对比其投行部门的1.7亿元收入确实足以自傲,策略投资部在结构性产品领域就已经有约80亿元的规模,在业内排名前列。从人人称羡的海归金融才俊到千夫所指的终身禁入只在一念之间。

而改变命运的何止杨剑波一人,光大证券总裁徐浩明8月22日辞职。无独有偶,徐浩明亦是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办公室出身的他执掌光大证券时也只是40岁,原先一路顺风顺水。在乌龙指事件发布会上,徐的回顾已显悲情:“我们光大证券历来一直是比较稳健合规的,我们本质的定位,其实是一个风险管理者。我们在风险管理的问题上,这几年也做了大量的探索。”但是,光大的风险管理仍是远远不够。

如何规避乌龙指?

光大乌龙指事件一出,据记者了解,沪上数家券商弹冠相庆,一位内部人士曾在私下透露:“光大这事情,其实以前也有券商发生过,但影响没这么大。光大事情一出,市场和监管的力量都聚焦在它那里,我们的业务瑕疵至少是没人关注了,松了口气。”

这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证监会虽然下发了史上最严罚单以示公正严明,投资者的相关索赔也在有序进行,但此事件反映出的监管漏洞和券商内控之失是否得到有效整改?该事件至少揭示出三个层面的问题。

首先,光大的“权益类证券及证券衍生品/净资本”指标早在去年年末就已接近100%红线,但公司上下都没有意识控制风险,直至惨案发生,对外仍然摆身段“选择性披露”,令人心寒。

其次,策略部的交易为了追求速度极致未能纳入公司的风控体系当中而是直接报送上交所系统,奇就奇在累积的这234亿巨量订单能够最终成交72.7亿乃至撬动大盘,公司风控已失灵,交易所的二次风控亦形同虚设,广大小股民被无情绞杀,天理何在?

第三,乌龙指发生之后,上交所和中金所的第一反应是允许其在午后继续内幕交易的方式挽回损失,而被蒙在鼓里的投资者继续被二轮绞杀。交易员在当日11点07分已经发现成交异常,并开始通过期货公司卖出期货空头IF1309合约,中金所对外的回应则是:沪深300股指期货交易一切正常,系统运行平稳,12%的保证金比例足以抵御当前市场波动,没有出现客户爆仓等风险案例。

国外这些年的乌龙指并不鲜见:2005年12月8日上午,日本瑞穗证券公司一名经纪人接到客户的委托,要求以61万日元(约合4.19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卖出1股J-Com公司的股票。然而,这名交易员却犯了个致命的错误,把指令输成了以每股1日元的价格卖出61万股,这引发了投资者的恐慌性抛售,东京证券交易所一片混乱。

2010年5月6日美国东部时间下午2点47分左右,一名交易员在卖出股票时敲错字母,将百万(m)误打成十亿(b),从下午2点42分到2点47分之间,道琼斯指数从10458点瞬间跌至9869.62点,与前一交易日收盘相比,下跌了998.5点。到2点58分,道指又回到10479.74点。这是道琼斯指数历史上第二大单日波幅。

A股乌龙指也频频发生:12月20日下午尾盘三分钟,银行、券商和保险(放心保)股瞬时暴跌,其中中信银行和建设银行暴跌超过8%和6%,有消息称是QFII下错单所致,而上交所其后公布的消息称是由于境外指数机构以沪深市场为取样范围所编制的指数成份股和权重分布调整,个别QFII跟踪指数进行调仓而引发的,目前仍没有一个明确说法。问题是既然风险屡现,那么我们需要如何通过创新和改革规避乌龙指事件?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