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经济 >

4位VC大佬把脉未来:生搬硬套美国模式必遭遇BAT狙击

来源:时间:2013-11-24

4位VC大佬把脉未来:生搬硬套美国模式必遭遇BAT狙击。

计越:本土模式、企业级市场、传统行业互联网化

往后走的话,有中国的一些原生态的模式在互联网上起来。无论像奇虎,像BAT,百度可能跟谷歌像,其他的两家公司跟美国都长的不怎么像。这样的变化还是很多的,这里面有很多的机会再继续产生。消费者底层需求是一模一样的。有可能最后的结果,美国有一个非常成功的公司,中国也有在这个方向近似的非常成功的公司。

中国和美国,可能你入手点不一样,以及成功的中间走的路是不一样的,但是解决底层的需求是一样的。你未必把美国的模式生搬硬套,你要了解中国的消费者,快速的让消费者尝试,看消费者的反应。当然,当你到了一定的阶段,BAT肯定给你有一个正面的竞争,除非你这个市场不够大。你怎么样去顶的住,而非最后变成先驱,这是考验我们创业者很大的考验,包括快速迭代、规模化管理等。

在企业市场,目前来看,中国比美国还是慢很多。因为美国有一个巨大的已有的企业软件市场,一个小公司进去,只要证明在这个里面有效,就可以给你一个估值。但是中国的企业软件都很小,中国将来的企业市场是不是不用按照原来的方式,走美国的老路,随着企业需求的出现,会在里面产生新的一些公司,这都是中国以后一个发展的方向。

第三个是利用无线互联网改造传统的公司,将来有很多的行业都会涌现出一些新的公司,是颠覆性的公司,这些公司以后会很多,它不仅仅是技术公司,可能本身就是这个领域的公司,整合上下游的资源,更好的利用这个技术的手段,这都是我们很看好的。

涂鸿川:移动互联网、消费者需求驱动

作为面对消费者的创业公司,它的服务如果不建立在无线或是手机上的话,挑战将非常大。

手机相比互联网,给消费者带来更大更具颠覆性的变化。智能手机出来之后,它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你以前不可能每天拎着一个PC。两年后,你不再动你的PC了,你动你的PC是你工作的时候,制造什么的时候。绝大部分的人,购物也好,社交也好,都是在手机上。你产品做的就必须从无线开始,从这么小的一个平台里面去替用户去想。

简单来说,新的东西是从消费者行为上产出。

宓群:互联网金融、传统行业互联网化、企业级市场

之前金融行业的监管非常多,随着经济转型,释放能量的话必须放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领域。

我们也很看好中国现在很多传统行业,通过技术/互联网来改造。

另外,在企业级市场,人工成本等各个成本都在增加,慢慢会起来,我们看的不是12个月或18个月,而是三年以后的企业市场。

徐晨:传统行业互联网化、企业级市场、大数据

我们去年也投了不少类似的产品,通过IT手段到达用户的方法,还有一种就是说把原来线下的技术移到线上,我们把旅游的产品都搬到了线上,很容易的购买,这几块主要的还是回到我们前面说的从用户的需求出发,互联网怎么改变需求。

另外,中国的企业形态正在变化,中国原来只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不需要IT的,而现在有的企业就是IT公司,民营市场也在慢慢的增长,这个切入点不在企业本身,而是小的团队。新的点如果切入到这些所谓的团队本身的需求以后,将来三到五年之后,应该就可以顺理成章挺到大的市场。这个市场成熟以后,你再做这个企业就比较难,现在是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

大数据也有很大的市场,特别是可穿戴设备等市场起来以后,搜集了很多很多的数据,这个数据本身来说没有任何的实际价值,只有把它进行分割和分析以后,变成对用户有直接意义的信息。随着中国用户数据越来越多,跟美国的市场是不一样的,中国人的特点跟美国居民的特点不一样,这一块也是非常多的机会去做的。

下文为圆桌对话,福布斯中文网略有删节。

主持人:第一个问题我想问一下大家,因为大家投的早期项目比较多一点,你们挑这些项目的时候是如何寻找那些你觉得以后机会比较大的项目?

涂鸿川:我觉得A轮的项目特别早期,也就是3、5个人的公司或是10个人。因为我们大家都是一个领域比较专注的,像有些是无线的,互联网的,这个首先就是广大的创业者。然后还有很多是我们自己投的CEO的推荐,这些都是他们拿了我们的钱,他们也知道我们是什么样的风格,所以创业的拿钱是必然重要,其实更重要的话对于早期公司的话,是你长期的合作伙伴,我觉得就是说,很多人就是因为股值高低而选择VC,做每一个VC的话都有不同的背景,哪个VC其实更适合你自己的作风,还有你要的方向,其实我觉得在不只是我们选择创业者,而且我觉得作为创业者也应该选择您合适的合作伙伴,而不单是一个出资者。我基本上是这么来回答吧。谢谢。

宓群:对今后的3到5年,我们对这个行业有一个判断,我们会选几个重要的领域,比如说我们实际上在全球投了3个公司,中国我们投了一个,我们非常看好这个长期的发展,所以我们会选这个领域最NO.1的。以前我在谷歌,十年前很早就开始了,所以我们对互联网的创业者和高管都非常熟悉,所以我们会看非常强的潜在的创业者跟他们合作。还有就是说真正想创业的直接找到我们,这个也非常多,这三个渠道非常多。

主持人:如果今天这个环节结束之后有人找你,你对这个项目也非常看好,一下子就吸引住了你,除了技术上面的过硬之外,你在它本人的这个项目方面你寻找什么样的特征,通过你的经验怎么样才是成功的前提?

宓群:我看这个企业做什么,如果它很技术是很重要的一个东西,还有就是他是不是有能力建立一个团队,因为创业这个事不是光靠创业者的,如果你有很好的合作伙伴也是可以很强的支撑你做这个创业。

计越:除了刚讲的之外,另外我们看两个东西,一个是消费者。有的东西我感觉针对年轻人的一些应用,在早期很难有一个很清晰的判断,所以我觉得你就跟随消费者,让消费者投票。就是倾听消费者的声音。

第二个中国跟美国有一点不同,还有更重要的话我们是跟随有经验的创业者,我觉得其实中国环境比美国更好,尤其是一些大家也比较热门的一些领域,中国的竞争比美国竞争激烈高很多,要求消费者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能够过很多的门槛,带领公司无论是管理方面应用方面过更多的台阶,这方面我觉得从一些大公司出来的这些创业者或是过去无论创业成功或是失败的创业者,在中国的概率比较多。针对这样的创业者我们觉得不管是怎么回事,只要出来就给他一笔钱先做起来再说,这两个内容我觉得是着重关注的。

主持人:谢谢,如果有一个投资人失败了很多次,你会考虑投他的项目之前考虑什么?

徐晨:我们主要还是看行业,这个行业里面去细挖这个东西是不是有一个比较的大起色。如果这个失败很多次,失败的原因也有很多种,如果的确它选错了一个行业,很多人都是比较的盲目,这点我觉得行业里面是失败的,要看他调整的能力怎么样,如果他能把公司带到一个相对比较OK的状态,那也不是特别差这个人也不是完全的失败。

如果从IPO或是企业创办定义,他可能并不是一个更好的创业者,使公司走到一个更差的地步的话我们会小心一点,因为创业初期人的因素很重要,而且是很难把控的,如果他把团队的人都掌控不好的话这个也的确不值得投资。如果谈投资反复失败,他的技术非常强,产品也是非常好,我们把它扔到市场上一段时间之后始终招不到人,最后我们就选择不投资他。如果你没有吸引到人跟你合作的话,对你来说创业是非常艰难的事情,我也不会认为你有成功的机会。

主持人:你们4位作为VC来讲,下面这18个月也好,2年也好,技术的亮点会有哪些,哪些是比较有希望的?

宓群:我们的确看好这个项目,我们当时看中了金融360金融行业监管非常多,随着经济转型释放能量的话必须放开。我们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我们也很看好中国现在很多传统行业,通过技术,通过互联网来改造,这个我们去年领头的A轮的有一家公司叫途家,就是我们中国有那么多的房子,有6,500万套空在那里,我们把它利用起来,这是改变了旅游和房地产的行业。另外我们看好的不是18个月12个月,我们看好的是三年以后的企业是什么样的,你在做一个统计的话也是这样,所以这个方面中国还没有起来,人工成本都在增加各个成本都在增加,慢慢会起来。

计越:技术不是很关心,我反而感觉往后面走的话,有中国的一些原生态的模式在互联网上,无论像奇虎,我们看这些巨头,BIT,百度可能原生态跟谷歌像,其他的像家公司跟美国都长的不怎么像,中国到了这个阶段,它的消费者本地市场慢慢可以产生这样的一些需求驱动,这样的东西在中国原生态冒出来,而且这些公司发展的话被消费者推动,最后出现变成一些大的公司,其实没有看到一个一模一样的公司,中国的团购和美国的团购也不一样,这样的变化还是很多的,这里面有很多的机会再继续产生。同时我也非常同意坚持自己的观点,就是在企业市场,我觉得目前来看的话中国比美国还是慢很多,因为美国有一个巨大的已有的企业软件市场,一个小公司进去,只要证明在这个里面有效就可以给你一个公示。但是中国的企业软件都很小,是不是像早期中国的网游市场一样,中国将来的企业市场是不是不用按照原来的方式,原来走过美国的传统的老路,随着中国企业的需求在里面产生新的一些公司,这速度可能比美国晚,这都是中国以后一个发展的方向。

现在利用无线互联网改造传统的公司,将来有很多的行业都会涌现出一些新的公司或是颠覆性的公司,这些公司以后会很多,它不仅仅是技术公司,可能就是这个领域的公司,整合上游的陈列,更好的利用这个技术的手段来去颠覆原来的公司,这都是我们很看好的。

徐晨 :我们去年也投了不少类似的产品,通过IT手段达到用户的方法。还有一种就是说把原来线下的技术移到线上。我们把旅游的产品都搬到了线上,很容易的购买,这几块主要的还是回到我们前面说的从用户的需求出发,互联网怎么改变需求。其实中国的企业形态正在变化,我觉得中国原来只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不需要IT的,而现在有的企业就是IT公司,民营市场也在慢慢的增长,这个切入点不在企业本身,而是小的团队。新的点如果切入到这些所谓的团队本身的需求以后,将来三到五年之后应该就可以顺理成章挺到大的市场。这个市场成熟以后,你再做这个企业就比较难,现在是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

还有就是大的数据等等还是有很大的市场,特别是中国的市场起来以后,搜集了很多很多的数据,这个数据本身来说没有任何的实际价值,只要把它进行分割和分析以后,变成对用户有直接意义的信息。这一块中国非常弱,中国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关注技术研发这一块,随着中国用户数据越来越多,跟美国的市场是不一样的,中国人的特点跟美国居民的特点不一样,这一块也是非常多的机会去做的。

涂鸿川:这是毫无疑问的,从去年开始,基本上如果作为面对消费者的创业公司,它的服务不建在无线或是手机上的话,这个其实挑战是非常大的。我们其实从几个定位来看,以前我们把手机当成通话用的一个工具,实际上,智能手机出来之后它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基本上就像我们的小脑,你不觉得吗,你每天出门的时候两个东西绝对不能漏的一个就是你的钱包,一个就是你的手机。你的手机上的信息,它的应用是提高效率,你出门前看一下今天的PM2.5,今天的天气怎么样,你要登飞机,你的股价,你的通讯录等等,这个手机比互联网给我们消费者带来的变化是更加大的,是一个颠覆性的。你以前不可能每天就拎着一个PC一个平板电脑,我们从那个角度来说,接下来消费者变成一个什么样,我觉得就是两年后,我们就说两年后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就是两年后你不再动你的PC了,你动你的PC是你工作的时候,制造什么的时候。绝大部分就是说,2年后,如果你想想两年后绝大部分的人的购物也好,社交也好,都是在手机上的话,那不是传统的Facebook也好,谷歌也好,百度也好,或是腾讯,一定就是说你产品做的就必须从无线,从这么小的一个平台里面去想,替用户去想。我们打个比方,你以前会双手操作,现在你必须做成一个就是单手就可以操作的,这就是一个挑战。

我们再具体一点,比如像internet,互联网就是变成你身体的一部分的一个东西。我用我的智能手机操作电视、操作光盘还是很难,你用你的手机开灯、开空调,甚至你不用动它,回到家的话手机就知道你到家了,到家的话空调地暖自动开,这就是一个智能,真正的智能手机。所以就是说,我们会提到很多不同的新的名词,可是我觉得,作为一个创业者,你提供服务的话,最重要就是说你去理解你的消费者的行为,我觉得刚才大家也说了,新的ID不是看媒体而是看用户的理解。像奇虎360也好,360这个模式到今天为止美国友没有,美国不存在,美国没有这个模式,这个模式就是我个人认为投了跟360合作六七年,就是从用户的每个动作,最近用360手机我特别喜欢的功能就是电话响的时候,它就显示这个号码说已经有80个人标了这个手机号是房产中介。那么马上我就不接了,就这个就是完全站在一个用户的角度。我简单来说,还是说新的东西是从消费者在手机上的行为上产出,半年后我们可能会有更好的话题。

主持人:中国的原生态也好,传统也好,以前说我是B2C,是什么,都是跟着西方走的模式,现在越来越多我们听到很多的新的成功的案例都是中国就是本土成长起来的一些项目。从创新角度来讲,很多东西比较难,因为你风险大,你觉得在中国这方面就是说internet行业也好,其他投资行业也好不停的创新会有哪些挑战以前是没有的挑战?怎么去克服这些挑战?

计越:现在原生态的越来越多,原因是手机上的变化,这个时间有点像KFC在中国养的鸡一样,两个月这个鸡就成熟了,之前的话这个东西你消费多长时间,在美国需要很长时间。一个东西好不好,甚至我想两周就可以知道这个应用,从没有任何人知道,到前第一名,这个发展非常快。意味着你拷贝这个东西比较难,美国出来的话给大家足够长的时间,而且现在土豪们比以前勤奋很多。


我想PC公司内部看到这个报道,比如说腾讯可能三四十个人盯着美国发生什么事,一旦这个东西在美国发生,中国土豪做的事概率非常高,所以这个拷贝的难度会比以前高很多。意味着在中国来做的话你的确就是说要从自己的角度去想来创新,而不是简单的把美国的东西拿过来。中国整个用户行为,我一直一个观点,消费者的低层的需求是一模一样的。有可能最后的结果,美国有一个非常成功的公司,中国也有在这个方向近似的非常成功的公司。可能你入手点不一样,以及成功的中间走的路是不一样的,但是解决低层的需求是一样的。

所以这就给中国的创业者带来很大的机会,你未必把美国的模式生搬营造,你要了解中国的消费者,快速的让消费者尝试,看消费者的反应。什么才可以打动消费者。中国的市场的确已经有了证明,一个礼拜你就证明这个用户是不是喜欢,而不是你自己说这个东西好。这个我觉得让创业者反复迭代快速推进,推进的时候你有很强的能力打压。中国永远就是说无论从奇虎还是什么,你到了一定的阶段BAT肯定给你有一个正面的竞争,除非你这个市场不够大,如果市场足够大的话一定会有一个面的竞争,在市场上大家都被证明的时候你怎么样顶的住,而非最后变成这个里面的先驱一个先烈,这是考验我们创业者在自我创建能力当中把这个这个快速迭代的方式变成一个规模化公司的一个500名、1,000名的公司管理的结果。这些对创业者的要求非常大。

主持人:在上海也好,北京也好,孵化器也是很活跃的。各位四位VC你们都是VC,对于孵化器跟天使投资人这些也不是新生事物,这样的趋势来讲,你们对他们的参与和影响是什么样的看法,给我们大家分享一下。

徐晨:总的来说或还是正面的,因为孵化器的出现降低了很多中国的成本,原来你要自己搭整个的后排,包括你要顾专门的人员找场地,现在就是你坐在那边就可以了,如果还有很多的场地有好的条件的话运气好的话还拿到优惠。我们内部有一个孵化器是免费使用的。当你这个公司要融这么多钱的话是你真的需要这么多钱还是有一个预期。这时候选天使投资者对创业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活,这个钱太容易拿了,而且你的选项有很多,选一个好的天使投资有很多的附加价值,选不好的话会使你后面的融资增加很多的难度。这个本身就没有判断它的好的还是坏的,但是对创业者本身来说的话它有正面作用和反面作用,你要有一个比较详细的权衡,最简单的其实是找以前投过的别的公司的CEO简单的聊一聊问一问,或是找到别的朋友了解一下这个人的背景,情况,这可能是对你会有帮助的。

涂鸿川:现在比以前好很多了,以前我们的创业者谈他产品的时候只会说他们的技术,其他都不会讲,我觉得孵化器和天使投资一般会给他们最基本的启示。我就觉得VC不一定是靠挣钱,而是越多的人能够出来创业是最好的,这是一个基本的,我的一个基本的理念就是说,越多人出来,鼓励更多人出来创业。虽然我没有那么多的VC,但是对我们大家的基金来说,3亿、4亿、5亿美元,早期就是200、300万人民币的话对我们来说太小了一些。所以有不同的孵化器起了一个很好启蒙作用,然后VC跟投,这是很自然的,在美国是一个非常自然的,以前中国没有,现在中国有了,那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我们偶尔也发现一些孵化器里面有100多家,那时候反而就是说,一个孵化器同样是100多家的话,这到底是怎么孵化,有没有时间只是提供了一个空间,这个就是说我觉得还是孵化器需要更重视一下它的质而不是量。

因为孵化器也不纯粹是公益的,也希望有回报。所以希望把量控制一下,值提高一点的话,其实回报会比它投100家、200家更好。因为孵化期的风险是最高的,不像我们成长型的基金项目。

主持人:VC也不能老是想着挣钱,但是VC最终要退出的。退出那么现在最后一个问题我们讲一下退出的问题。

宓群:我们感觉有一个非常好的改善,机构投资人想追求的高成长企业非常小,中国集中了很多。前几年积累了很多的时间,有一些公司的财务不是很正规,这个影响是很大的,最后大家看到,真的是好的企业的话绝对有很多的企业来投。

现在其实我们应该感谢奇虎,弄的一些大企业比较的紧张。他们也认识一个问题,你的大的公司如果不熟悉主营业务的话很难有团队做新的东西,如果投入超过2年的话CU就没有这个耐心了,这个对创业公司是非常好的,你不仅可以上市,甚至退出的架构。以前是100%的并购,你可能就是锁定两年就走了。就是你占了50%多,继续把这个公司做到一个上市,这是非常好的。最后一个我觉得是国内上市,现在是等于是这个闸门还没有开,不等于说一直会这样持续,而且包括有很多的买壳公司或是订购,这对中国传统上市公司来讲,他们找这种互联网的新的业务增长也实际上是一个退出的渠道。


热门推荐

图说财富

最新报道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