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

女性的年龄似乎一直是整个社会无时无刻不在介意评判或审视的元素

来源:时间:2020-07-08

让一群出道多年、已经积攒一定作品和名气的30岁以上女明星同台竞技,努力不被淘汰。最近火爆的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策划就让观众来了兴趣。这些演艺圈的“前辈”,还能好好坐着等待被挑选?

毕竟,观众之前只会看到20岁上下的青涩美少女齐刷刷参加选秀,难以想象姐姐们被严苛评价的模样。有人调侃,粉丝给年轻妹妹们投票时会说“她们只有我们这些粉丝了”,而《乘风破浪的姐姐》的选手正好反过来——“姐姐们除了粉丝,人生什么都有了”。

这档综艺节目播出后引发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从侧面反映出一个存在已久的大众心理:女性的年龄,似乎一直是整个社会无时无刻不在“介意”、评判或“审视”的元素。

在演艺圈,女性群体的“年龄困惑”几乎是“打到公屏上”的扎心存在,时不时就会被拿到台面上公开讨论。无论是从业者,还是观众,好像早已默认,活跃在屏幕上的女艺人,必须是青春正好的少女,若是超过30岁了,最好也要尽力保持住“少女感”。

潜在的年龄标尺,给女性从业者带来愈发浓重的“年龄困惑”和“年龄焦虑”。选秀节目里,如果女生年龄已经超过25岁,即使唱跳业务能力极佳,也很容易被批评“年纪太大了”。女性角色的选角年龄段越来越低,“黄金戏龄”只有稍纵即逝的保质期。年龄一过,就立马无戏可拍,或者角色可选空间非常狭窄。

这种“年龄焦虑”有时候演变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哪怕有些女艺人依然在“20来岁”的青春范畴里,都开始因为“略长了几岁”,被无情忽视和淘汰。

之前曾有媒体报道,一个1994年出生的女演员,试戏前会“特意扎上两个马尾辫,显小”,结果当她来到试戏现场,看到背景板上贴满了95后、00后女演员的照片。还有剧组直接告诉这个女演员,男主角选的都是97年、99年的,“你年纪大,搭不上,还是青涩、没被消费过的女演员更合适”。

演艺圈是社会意识的投影,在演艺圈之外,女性的“年龄焦虑”在其他行业和场景里也随处可见。

不少行业的公司招聘员工时会直接划定一条年龄线,只想要或者优先要95后女生。一些读了硕士、博士毕业出来找工作的女生,如果稍稍耽搁,就会因年龄问题拿不到自己心仪公司的offer。

与此同时,一些已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职场女性,在她们三四十岁的年龄段,亦会被无情地“挑挑拣拣”。

例如我的一个朋友,是典型的“职场女强人”,33岁,已婚未育。她前一阵子想换一份更有挑战性的工作,结果投了两个月简历都石沉大海。中途有公司的HR非常诚实地告诉她:“你的简历确实很优秀,但是我们公司要么招聘大学刚毕业的年轻女孩子,要么就想要有职场经验的男生。”

她十分无奈地抱怨:“原来花了那么多时间和心血打造出来的个人竞争力,还是敌不过早早消失的‘年龄红利’。一些公司根本不在乎女员工的业务能力,而只关心她是否处于鲜活的青春年岁里。”

若全社会都以年龄去审视和挑选女性,去定义一个女人的社会价值、人生价值,去“淘汰”和“放弃”年纪渐长的女性群体,这无疑是很偏激和荒诞的思维。

任何一个人,无论在家庭还是职场,其个人能力和价值只有经历了岁月的积淀,才能慢慢显现。20岁的女生,优点是精力旺盛,思维新潮活泼,看待问题角度紧随流行潮流;而30岁、40岁及以上的女性历经生活的考验,她们能以更稳定、成熟的价值观看待问题,将珍贵的阅历转化为处理问题的能力。

年龄增长,是每个人不可能阻挡的自然规律。一个心态健康的社会,尤其不该让年龄成为女性群体求职时困惑和焦虑的来源。各行各业都应扭转对女性的年龄偏见,对“变老”“不年轻”持以宽容,保障女性群体应得的公平机会和权益,肯定她们成长的价值。

青春是一份美丽的回忆,而成长则是人身价值增值的过程。当妹妹们成了姐姐们,这样的转变应当是喜悦和满足的,她们依然可以毫无顾忌地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