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工信部:钢铁企业进入规范名单不等于进入保险箱

来源:时间:2017-04-27

工信部:钢铁企业进入规范名单不等于进入保险箱。

4月24日,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获悉,其正式对外公布了“撤销的钢铁行业规范企业名单”(29家)和“需整改钢铁行业规范企业名单”(40家),并要求各地将不符合规范条件企业作为监管重点,对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依法依规推动其退出或转型发展;对积极整改后持续规范生产经营的企业,可重新提出规范申请。

工信部自2009年起着手开展钢铁行业规范管理工作,对国内现有钢铁企业,按环保、质量、能耗、安全、技术等条件进行梳理,对其生产经营行为进行规范管理。对于不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综合运用法律法规、经济和市场手段,逐步压缩其生存空间,迫其退出市场。

自钢铁行业规范管理工作启动以来,从2013年到2015年分三批公告了304家规范企业名单,使多年来“潜伏”的钢铁产能露出水面,为开展事中事后监管、维护公平市场环境奠定了基础。

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一些企业认为进入规范名单之后,就可以在环保、排放等方面高枕无忧,有的企业甚至严重污染了环境,排放标准远远达不到国家的要求。“企业纳入规范管理范畴,进入规范名单不代表进了‘保险箱’,不能让名单成为‘护身符’。”工信部相关负责人称。

为此,工信部自2015年起启动了规范动态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各部门联动作用,通过利用各有关部门对企业的执法监管成果,组织开展现场核实,对发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违反规范条件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通过采取“红黄牌”的方式,实现规范企业名单的“有进有出”,督促企业按照环保、质量、能耗、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更好地持续实现规范生产经营,营造行业公平竞争秩序。

“这次动态调整工作是企业进入规范名单以来的首次‘清淤’行动,目的是通过向社会公告规范调整名单,对有关企业进行提醒和警示,督促企业整改到位,规范生产经营。”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如此解读。

据了解,撤销规范公告的29家企业情况各异,其撤销理由主要有五类情形:一是响应国家去产能号召,主动拆除冶炼装备,退出钢铁行业的企业;二是违法建设国家明令淘汰的中频炉装备,虽然目前都已进行拆除,但其行为严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三是违法违规新增钢铁产能;四是停产1年及以上目前仍未复产,企业已陷入严重困境,无法保持规范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五是未通过有关省级工业主管部门复核的,这其中大多是停产多年、生产经营不正常,列入去产能计划整体退出的企业。

不过,被撤销规范名单不代表这些企业不能进行钢铁生产经营,只表明这些企业与规范条件要求存在较大差距,除部分企业响应国家号召主动退出钢铁行业外,各地要将不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列为监管重点,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对达不到环保、质量、能耗、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的企业,要综合运用法律法规、经济和市场手段,推动其退出或转型发展。

“对整改到位并能按照规范条件要求持续规范生产经营的企业,原则上自撤销公告之日起,12个月后可按程序重新提出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申请。”工信部相关负责人称。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