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专栏 >

打破债市刚性兑付 中国版CDS出现还有多远?

来源:时间:2016-03-21

打破债市刚性兑付 中国版CDS出现还有多远?。

近日据媒体报道,央行正研究如何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推出中国版CDS,即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CDS),不少银行也开始着手准备。

CDS作为国外债券市场中最常见的信用衍生产品,在发生债务违约时可以帮助投资者有效规避信用风险。眼下,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换挡期,在稳增长的同时着力进行供给侧改革。然而在去产能、去杠杆的压力下,业内普遍预计,年内债务违约事件发生频率或将进一步上升。

据瑞银(UBS)的估算数据,目前我国企业部门债务占GDP的比重约为150%,在世界各国中居于高位,瑞银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称,眼下给企业去杠杆已经十分迫切,“目前的情况是,很多企业尤其是负债高的企业面临产能过剩、利润率低、现金流困难,存在较高风险。而稳步打破刚性兑付则是最重要的一环”。

中国版CDS有必要出现

作为目前全球交易最为广泛的场外信用衍生品,早在1998年,ISDA(国际互换和衍生品协会)已经创立了标准化的信用违约互换合约,之后,CDS交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业内普遍认为,CDS的出现解决了信用风险的流动性问题,使得信用风险可以像市场风险一样进行交易,从而转移担保方风险,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发行债券的难度和成本。

在具体交易中,CDS的买方将定期向卖方支付一定费用,一旦出现债券主体无法偿付等信用事件时,CDS的买方将有权利将债券以面值递送卖方,从而有效规避信用风险。

虽然在国外市场已经相当普及,我国却迟迟没有推出适合中国市场的CDS。随着过去几年债券市场主要信用品种发行规模呈现出的爆发式增长,信用违约事件时有发生。

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3月,信用债市场(短融、超短融、中票、企业债、 公司债、定向工具)余额达14.3 万亿元,存量个券超过1.2 万只,占整体债券市场规模的28%,成为债券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在最新报告中提出,随着中国债券市场的不断成熟以及刚性兑付的逐步打破,信用债的估值将更多地反映其风险水平,瑕疵债的信用利差也呈现系统性的上行,这都为中国版CDS的推出提供了条件。从意义上看,信用违约互换实现了信用风险的分离和交易,可以有效对冲信用风险,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套利和投机。

虽然央行及有关机构尚未对中国版CDS消息进行确认,但在去年11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下发的《关于简化企业债券申报程序加强风险防范和改革监管方式的意见》(下简称《意见》)中便已提及“保险公司等机构发展债券违约保险,探索发展信用违约互换,转移和分散担保风险”。

此外,《意见》中还提出,鼓励开展债券再担保业务。鼓励融资性再担保机构承担企业债券再担保业务,进一步分解债券偿债风险。鼓励地方政府通过资金注入、财政补贴等方式,支持新设立的或已有的融资性再担保机构做大做强。

尽管CDS的推出似乎已经箭在弦上,但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版CDS的真正落实还需要对信用风险计量、社会信用环境、金融监管法规、交易结算等多方面有所改进。

作为一把“双刃剑”,张旭认为,在期待中国版CDS的同时,也要对其可能引发的风险引起高度警惕。“2008年金融危机中次级贷款只是导火索,真正的祸源是以次级债券为标的对象的信用违约互换的滥用”。

稳步打破刚性兑付

中国版CDS受到热议,不仅反映出市场主体对创新与发展信用衍生品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成为近两年来我国债务违约事件频发的产物。

自2014年以来,我国债券市场违约事件明显增多,目前违约主体已经从民营企业逐渐蔓延至中央企业。而从债券违约的类型来看,短融、中票、公司债的数量明显高于企业债,业内人士认为,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有关部门对于违约的容忍度正在逐步提高。

“债券市场将进入违约多发时期”,上交所副总经理刘绍统此前表示。目前债券市场问题突出,违约案例已经逐步从私募向公募债扩展、从低评级向较高评级债扩展、从长周期向短周期债扩展、从民企向国有债扩展。

同时,交易所公司债存量结构不合理。AA及以下评级债占比过高,房产类债占比过高,过剩产能产业债过高,欠发达地区城投债占比过高。ABS基础资产范围过窄,规模较小,有效增信不足,评级虚高严重。

此外刘绍统提出,个别券商存在多部门、多机构多头开展债券业务、股债不分;内控缺失、客户竞争内部化;尽调流于形式、信批空洞八股化、材料制作粗糙;发行方案求大求长、重承销轻受托管理,绩效激励短期化。这些会为市场健康发展埋下了巨大隐患。

汪涛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提及金融改革,业内更多关注的是汇率市场化以及利率市场化等问题,却容易忽略了对于市场主体的市场化改革。“目前企业、政府和金融机构都在以市场主体的身份参与到经济活动中,而其自身对于价格的不敏感性以及市场规则的欠缺,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完善市场规则方面,汪涛认为必须要打破刚性兑付,允许市场建立出清机制。对于“僵尸企业”,要果断的进行重组、核销,稳步打破刚性兑付,是降低企业杠杆率,减少债务违约风险的重要环节。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