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经济 >

区块链成金融机构互联网化利器 三大挑战不容忽视

来源:时间:2016-01-06

区块链成金融机构互联网化利器 三大挑战不容忽视。

一些金融机构和学术组织开始联手,成立区块链研究联盟,让2015年突然爆发的区块链概念延续火热之势。

虽然区块链被研究者们视作“传统金融机构改造为互联网公司的最好工具”、“将改变互联网金融”,但对于尚处在初级研究阶段的区块链而言,其当下面临的挑战,远远大于它可能带来的变革意义。

所谓区块链技术,是使用全新的加密认证技术和去中心化的机制,维护一个完整的分布式的不可篡改的连续账本数据库,能够让区块链中的参与者在无需相互认知和建立信任关系的前提下,通过一个统一的账本系统,确保资金和信息安全。

目前,区块链技术最成功的应用是比特币——一种全球通用的加密互联网货币。

2016年1月5日,全球共享金融100人论坛宣布成立“中国区块链研究联盟” ,万向控股、厦门国金、乐视金融、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包商银行、营口银行、清华大学等机构均参与其中,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任联盟主任。

杨涛给区块链的简化定义是:“一套基于网络难以改变的公开、透明、超大容量的游戏规则”。在他看来,这套新规则使得多数人都能够成为规则的参与者和维护者,改变了原有金融体系中的既定规则。

在他看来,现有的金融体系规则存在一些瑕疵,如金融中介部门拥有过强的话语权,使得个体的影响力过于弱小,以至于出现很多问题:金融消费者的利益保护成为全球性的难题、金融创新有可能成为少数部门获利手段、资金配置成本较高,融资难、融资贵,以及信息不对称造成缺位等等。而新规则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将有助于缓解上述矛盾。

杨涛认为,当前区块链的研究主要面临三方面的挑战:第一,如何确立区块链这套初始规则?是依靠大多数投票的相对民主机制,还是一定程度上依靠线下的公共权威和信用的参与和支持,这是一个重大的命题。“这套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规则,如何在初始确立阶段的不被少数人所利用谋利,是一个很重大的挑战。”他说。

第二是制造新规则与既有规则的冲突和衔接问题,这其中涉及到的如何适应和改良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第三,未来这套规则虽然由网络节点来维护,但每个节点背后是人的行为。因此,如何结合行为经济学和金融学的视角,把人的非理性行为考虑进去,研究这些非理性规则对已有的正式规则的影响,也是重大挑战之一。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2015年欧美的很多主流金融机构纷纷在尝试试验区块链的技术,例如由欧美银行业巨头们创立的R3公司,就致力于建立银行业区块链组织。但是欧美、包括中国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却很少去关注或尝试区块链。

在万向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肖风看来,上述原因在于,过往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建立在信息互联网的技术基础上,而区块链技术则是价值互联网的最内核的东西。在互联网进入到价值互联网阶段之后,实际上赋予传统金融机构一个互联网的工具,将传统金融机构内生的很多业务流程和应用场景互联网化。

“所以互联网公司对区块链并不热衷,传统金融机构则发现这是把自己改造为互联网公司的最好工具。”他说。

全球共享金融100人论坛理事长、乐视金融CEO王永利认为,区块链技术具有开源、透明的特性,系统的参与者能够知晓系统的运行规则,每个数据节点都可以验证账本内容和账本构造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降低了系统的信任风险;

此外,区块链上交易被确认的过程,就是清算、结算和审计的过程,能帮传统的金融机构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降低运作的成本。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