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经济 >

唯品会创始人沈亚:懂商不懂电

来源:时间:2014-05-19

唯品会创始人沈亚:懂商不懂电。

近日,特卖电商“唯品会”公布今年一季度财报,报告显示,公司已经连续六个季度持续盈利。从“流血”上市的残股到注满鸡血一路狂飙,“唯品会”的资本神话还在继续上演。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创始人CEO沈亚本人却是异常的低调,本就很少露面的他在去年1月表示不再接受媒体采访。沈亚究竟是什么来头?他又有什么样雄心壮志,市值已经翻了几十倍的“唯品会”,又会在他的手中走向何方?

公司的主要创始人除沈亚之外,还有一个叫洪晓波。早在1998年,二人就已经结识。据悉,一开始两个人合伙做手机配件生意。沈亚负责在国内进货,洪晓波负责在欧洲卖货。当时国内一个5元的手机配件,在欧洲可以卖到5美元。这是他俩赚到的第一桶金。

2007年,沈亚到长江商学院读书,不久把洪晓波也拉了进去,他们准备从中寻找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据环球企业家报介绍,洪晓波的灵感来自妻子的一次网络购物。一日早上7点,洪看到妻子正在法国VP((Vente privee.com)上购买打折的名牌服装,该网站的特点就是几乎囊括所有世界名牌,并且均有折扣,但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抢购。洪晓波把这种模式告诉了搭档沈亚,两人一拍即合,经过三个月的调研,租下了信义会馆1200平方米的办公室,正式创立唯品会。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当唯品会在信义会馆成立时,沈亚都是亲自飞往欧洲采购商品,当时的团队只有25个人。一开始其发展并不顺畅,沈亚曾对媒体坦言,当时国内消费者对网购1000元以上的商品是抗拒的,每日只有几个订单。随后,公司决定转向中高档大众时尚品牌,而奢侈品只做为其中的一个频道,如今业务占比不足5%。

发现问题的沈亚很快改变了打法,舍弃一线顶级品牌,瞄准阿迪达斯、耐克、卡西欧等中国消费者更熟悉的二、三线名牌,开始了公司的重大转型。据媒体报道,调整方向后的唯品会一路狂奔,交易额翻番。

地处华南一隅的唯品会,非但没有引起国内知名电商的注意,反而在成立之初被嘲笑为清理库存的“下水道”,商业模式简单,页面设计“土气”,购物体验不佳。

从“流血”上市到“满血”狂奔

就在电商纷纷烧钱圈地之时,这家专做特卖的网站已经无法隐藏其光芒。近日,唯品会发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已经连续六个季度持续盈利。

据华夏时报报道,2012年3月,时逢中概股冰封期,公司以网上名品折扣店的题材闯关美国纽交所,虽然发行价定在6.5美元低位,但IPO首发依旧跌破红线,首日收盘重挫18%,随后又连跌数日,被业内称为“流血上市”。

然而,两年的时间里其股价一路狂飙,突破160美元,公司市值水涨船高,一度突破百亿美元。唯品会也因此被媒体称为“第一妖股”。

据悉,其市值超过网易,是新浪的2倍、搜狐的3倍、当当的近7倍,在中国所有互联网上市公司中排第四,悄然挤入巨无霸的队列。

这只“妖股”的主人沈亚却是出奇的低调。他曾因公司被媒体冠上“中概股之王”和“第一妖股”而大发脾气,然后对媒体表示,从此再也不接受媒体的采访了。网络上,有自称是唯品会离职员工的人表示,某媒体发布一篇关于沈亚的新闻,配图却是洪晓波的,“连照片都让小编找不到,可见其低调。”

沈亚:“我们更懂商,而不是电”

2013年,以余额宝为代表的搅局者大举入侵传统理财市场,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在悄然加速。这一年也被媒体称为互联网入侵元年。银行、险企以及各类企业纷纷触网,互联网一时间火热至极。

在此情形之下,沈亚却对媒体表示,他们更多是一个传统的零售商,并坦言:“我们更懂商,而不是电。”

据中国企业家报道,与马云、刘强东等互联网或者IT背景的创业者不同,沈亚和洪晓波并不懂互联网(这一点在上市时也被投资人拿来诟病),从来不号称自己是“产品经理”,甚至连微博账号都没有。

报道指出,沈亚不想进入电商行业惨烈的“比价”模式圈套,而是不断推出新品来刺激女性的“冲动消费”。公司借助一系列看似“逆互联网思维”的举动,攫取了大量三四线城市女性消费者的芳心。

如今,这个号称拒绝“互联网思维”的公司已经成为中国第四大市值互联网公司,而一向低调的沈亚频频表示,离成功还早。沈亚要把唯品会带向何方?把答案交给时间。

热门推荐

图说财富

最新报道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