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经济 >

最猛IPO来袭:一周发27张批文

来源:时间:2014-01-07

最猛IPO来袭:一周发27张批文。

虽然此前证监会已向市场提前吹风,但监管层放行新股的频率仍大大超出了市场预期,仅一周之内便有27家上市公司拿到IPO批文,汹涌而至的新股发行大潮令二级市场感受到了不堪重负的瑟瑟寒意,继上周五沪指下跌1.24%之后,昨日沪指再度重挫1.8%。

创单周新股放行新纪录

2013年12月30日晚间,新宝股份等5家公司拿到IPO重启后的首批新股发行许可,这也意味着中断了13个月之久的A股IPO正式重启。从这一天开始,获批新股如开闸之潮汹涌而至,短短一周内已有27家企业获得发行上市的资格,创出 2000年之后A股市场单周新股发行获批数量的最高纪录。按照相关拟上市公司的招股安排,仅在本周三到周五期间将有8家上市公司实施申购,“八连发”之后,下周A股市场还将迎来新股“十八罗汉”的集体登场,这也将刷新此前单周发行14只新股的A股市场纪录。

需要指出的是,按照惯例,从上市公司得到IPO批文到新股发行、上市,期间的时间间隔通常不超过半个月,根据证监会此前“2014年1月份将发行50只左右的新股”的表态,那么本周内,证监会还需批复至少20家公司的IPO申请。

发行频率超出市场预期

面对“史上最猛IPO大潮”的千钧重压,A股市场直接选择了“举手投降”,继上周五沪指下跌1.24%之后,昨日沪指再度重挫1.8%,至此,在2014年刚刚过去的三个交易日中,A股市场皆以绿盘报收,累计跌幅达到3.32%。

广发证券投资顾问王立才认为,此前市场普遍预期,在IPO重启初期,监管层可能会按照“一周十家”左右的频率放行,但现在的情况大大超出了市场预期。“新股发行的频率超过市场预期,投资者的信心也因此受到严重冲击。”中信金通证券首席分析师钱向劲告诉记者,证监会一周放行27只新股的发行申请,很容易被市场解读为这是“要在一年内消化700余家排队上市公司”的节奏。虽然不排除拟上市公司中有企业主动放弃IPO的可能性,但2014年是新股发行 “大年”的可能性极大,保守估计将有不少于300只新股在今年现身A股市场。

新股发行特点1:募资额普遍不高

业内人士表示,本次IPO大潮的影响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因为27家上市公司的实际募资额度并不算高。

据本报数据中心统计,27家拿到IPO批文的公司的拟募资总额约为258.23亿元,除去拟募资额高达172.51亿元的陕煤股份后,剩下的 26家公司的拟募资总额只有85.72亿元,平均每家不到3.3亿元。相较之下,2011年和2012年上市新股的平均募资额度分别高达9.82亿元、 6.63亿元。

中信金通证券投资顾问钱向劲表示,经过持续“挤泡沫”后,目前拿到批文的新股发行规模都有所“收敛”,假设本月发行的50只新股平均募资额为4 亿元(排除陕煤股份),“抽血量”也就在200亿元左右。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A股市场的月均融资、再融资额约为435亿元。由此可见,理论上目前的A股市场还是有能力消化密集上市的新股。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虽然陕煤股份的拟募资额高达172.51亿元,但在证监会的干涉下,其发行规模从20亿股压缩到10亿股,并且至今没有发布招股说明书,由此可见监管层对新股发行规模的控制,也显得比较谨慎。

新股发行特点2:新兴产业获支持

在已获得IPO批文的27家上市公司中,有24家公司属于创业板和中小板,主板公司仅有3家,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显示出监管层有意通过倾向性的新股发行许可,推动国内经济转型升级。

广发证券投资顾问王立才表示,按照行业分布,在目前已拿到IPO批文的27家上市公司中,属于信息服务、高端设备制造、生物制药、家用电器、酒店旅游板块的企业分别有7家、6家、4家、4家、1家,而这些行业均符合扩大内需、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快生产力发展的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相反,仍属于投资拉动型的行业、受制于传统经济运行周期的陕煤股份在新股发行规模、新股发行节奏等方面都受到明显的限制。

长城证券投资顾问龚科则认为,在国内经济加快转型的大背景下,缺乏发展前途的传统产业公司不具备可预期的成长性,其募资上市也很容易被市场理解为恶意圈钱,而新兴产业、大消费类公司则因为代表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能够获得利好政策的持续扶持,更容易获得投资者的认可,进而得到资本市场的支持。

新股发行特点3:业绩“变脸”也是利好

新股业绩“变脸”向来备受投资者诟病,然而从相关公司发布的招股意向书看,在已拿到IPO批文的27家准上市公司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上市当年业绩下滑的风险。

以思美传媒为例,该公司的净利润在2013年前三季度同比下滑11.75%,同时公司预计2013年全年净利润可能出现5%~15%的负增长。

无独有偶,我武生物表示“受发行广告、路演、上市酒会等发行费用的影响,2014年一季度利润预计同比下滑23%至30%。”此外,新宝股份、光洋股份、慈铭体检等多家准上市公司也都存在2013年或2014年一季度业绩下滑的风险。

广发证券投资顾问王立才表示,投资者固然不愿意看到新股上市伊始就遭遇业绩下滑,但相关公司在新股发行前夕自爆业绩缺陷,却能使投资者准确了解拟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避免了财务造假带来的长期风险。

另一方面,公布业绩下滑也使得相关企业在新股定价时更加理性,降低了新股股价泡沫化的忧虑,进而减轻对市场资金面的冲击。

热门推荐

图说财富

最新报道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