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商业 >

IPO中断一年:投后管理成VC/PE核心竞争力

来源:时间:2013-11-22

IPO中断一年:投后管理成VC/PE核心竞争力。

IPO中断一年以来让VC/PE市场受创严重。受境内外首次公开发行(IPO)数量大幅下滑、国内股市低位震荡等因素影响,VC/PE行业遭遇了退出渠道收窄、回报水平下滑的困境。

近日,普华永道中国私募股权基金业务组北方区主管合伙人卓志成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市场收益率进一步回归理性,通过简单赚取一、二级市场价差盈利的VC/PE暴利时代已经终结。”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2012年以来,中国VC/PE新募集资金和投资总额同比均显著下降,2013年上半年中国VC/PE的交易资金规模和交易数量都已经回落到了2009年初的水平。

并购取代IPO

并购退出交易日益增多,但也存在着时间和价格的博弈。

在这种状况下,VC/PE如何选择退出方式更为有利?

“VC在回报率高时多采取IPO方式退出,而在回报率低时则采取并购方式退出。”卓志成分析指出,作为VC退出主要方式的IPO,2012年比重已降到60%以下。从目前市场来看,境内外IPO市场难言乐观,截至2013年10月,IPO排队上市企业达700余家,境外IPO尽管预计呈现回暖趋势,但难以实现较大的转机。“在美国,创投退出方式主要是IPO和并购,两者比例相差不大。在中国当前IPO退出呈现颓势的情形下,VC机构正逐步寻求多样化的退出方式,以并购、股权转让为代表的退出方式也成为机构退出的重要选择。”卓志成分析说,近年来中国并购市场有了长足发展,在活跃度和市场规模两方面都增长迅速,随着中国经济在未来的回暖,并购市场在此刺激下有望再次出现突破并创造新的记录。作为欧美VC主要退出方式其中之一的并购退出方式,未来其在国内VC机构退出中也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普华永道在近日发布的人民币基金特刊《挑战与机遇——新的时代已经到来》中指出,2012年,中外VC共发生246笔退出交易,相比2011年的456笔下降46.1%,从退出方式上来看,2012年共有67家VC支持的企业IPO,其中仅3家于境外上市,涉及退出交易144笔,占退出交易总数的58.5%,较2011年同期68.7%的占比进一步下滑。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与IPO的下滑相比,股权转让和并购退出则逐渐活跃。2012年VC以股权转让方式退出共有44笔,占比为17.9%,较2011年的39笔,占比9.0%,增势明显;并购退出31笔,占比12.6%。

在中国PE市场上,同样受IPO退出艰难且回报偏低的影响,投资机构在退出活动中开始有意识地采用其他退出方式。据悉,2012年共计发生177笔退出案例,其中IPO退出124笔,占全部退出案例数的比例从2011年的90%降至70%,股权转让、并购、管理层收购等退出方式开始被更多的投资机构采纳。

2008年至2012年的5年间,中国VC/PE投资企业实现上市的占比不到9.5%,预计市场上有数千亿的存量投资尚未退出,随着2008年之后成立的基金在未来几年内逐渐到期,如何退出将成为VC/PE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对此,卓志成分析说:“许多企业寄希望于高回报退出,但企业也需要面临现实问题。这里往往存在时间和价格的博弈。”

监管政策完善

监管体系日趋完善,新的VC/PE盈利模式也将逐步显现“目前,风险投资更多地关注着国内的TMT(通讯、传媒及高科技产业)、医疗行业和零售行业等,随着医疗改革不断推进,出台了许多利好政策,医疗行业的并购权重在不断加大。”卓志成判断说。

在普华永道中国PE基金业务组审计合伙人倪清看来,随着地方优惠政策的逐渐明晰,VC/PE行业监管更加理顺,分工也更加明确,这为VC/PE行业创造了更好的外部环境。

2012年12月2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申报文件及审核程序的监管指引》,降低了境外直接上市的门槛,使得境内企业更加方便地实现境外直接上市。2013年1月,中国12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倪清分析认为,这将推动资源整合、产业结构升级,使早期风险投资和并购型基金获得更多投资机会。

投后管理成核心竞争力

补齐企业发展的“短板”已逐渐成为被投企业增值的主要路径之一。

市场目前的这些变化也对VC/PE基金的投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从战略、经营模式和业务发展等多角度提供增值服务。据了解,领先的投资机构将抓住此次调整期的机遇在投后管理领域下功夫、寻找为被投企业增加价值的机会。例如,为企业制定中长期战略出谋划策、为企业提升运营效率提出管理建议、为企业优化员工激励对标业内最佳实践等。有的基金甚至借助自身产业资源,为企业拓展市场渠道和协调上下游关系。这一新动向符合VC/PE行业自身产业升级的大趋势,是行业逐渐走向成熟的开始。

“国外的VC/PE行业一向比较关注被投企业的增值。目前,国内的VC/PE行业也在不断与国际接轨,进行行业转型升级,投后管理(包括战略、运营和渠道等)将成为核心竞争力。”倪清认为。

随着VC/PE行业的不断演进,基金以往“快速投资+资本市场套利”的盈利方式受到巨大挑战,从而必须往“商业评估+投后增值”的理性投资方式转变,新的盈利模式正在显现。

但投后管理团队能力建设仍面临不少现实的挑战。“这需要一个过程,在成立了专业化团队之后,如何参与协助管理好企业是需要VC/PE不断摸索总结的。”倪清说。目前大的人民币基金多数已经开始成立专门的投后管理部门。从单纯的投资到转型协助企业的经营,基金首先要面临和企业之间双方定位出现差异的挑战。此外,专业性人才的短缺也是一大难题。同时,对于需要帮助企业弥补“短板”的投后管理部门即便知道企业的问题在哪里,但是落实到具体执行层面仍然面临不少现实的困难。

热门推荐

图说财富

最新报道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