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经济 >

IPO暂停逼迫创投寻退出新途径 并购有望成主渠道

来源:时间:2013-11-19

IPO暂停逼迫创投寻退出新途径 并购有望成主渠道。

尽管今年很多机构选择并购退出是形势所逼,但从长远来看,并购退出可以作为创投机构的主要退出渠道。因为尽管IPO是黄金退出渠道,但毕竟创投公司众多,有统计显示目前国内创投机构有5000多家,所投项目更是难以统计,所以今后能实现IPO退出的项目还是少数,更多的项目还是需要通过并购的方式实现退出。

近一年来,由于资本市场低迷及首次公开募股(IPO)停发,创投的黄金退出通道被堵塞,因此,许多创投机构积极探索通过并购转让所持股权获得收益,并已创造了一些成功案例。鉴于新股发行改革制度将发生重大改革,未来几年内黄金通道的走势尚难预料,创投业如何看待未来的退出路径?在昨日举办的“打造中国创新型经济的新引擎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创投机构就未来并购重组与创投退出的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对于今年以来并购退出案例迅速增加的现状,深圳市悦享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吉清认为是被逼出来的。“国内IPO停了一年,逼迫着做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VC/PE)的去寻求并购的渠道退出,因为IPO停了,项目都上不去,资金也退不出,而基金实际上都有存续期,这就要找一个渠道。”他表示,尽管今年很多机构选择并购退出是形势所逼,但从长远来看,并购退出可以作为创投机构的主要退出渠道。因为尽管IPO是黄金退出渠道,但毕竟创投公司众多,有统计显示目前国内创投机构有5000多家,所投项目更是难以统计,所以今后能实现IPO退出的项目还是少数,更多的项目还是需要通过并购的方式实现退出。

吉清还表示,并购退出相比IPO也有不少优点。一个是退出的速度比较快、效率高。二是比较灵活,有很多方式方法去实现。三是通过并购退出市场化机制可以起决定性作用,而IPO的节奏则不由并购双方的意志决定。四是让投资机构更关注企业的长期价值,以前做IPO退出的时候创投会更关注企业的财务指标,更关注证监会的规则。“今年我们有两个项目通过并购退出了,体会是项目做的好的话,跟IPO收益比也不会差很多,关键在于投的企业是否有长期价值,是否得到市场认同,因为有些价值,我们做IPO的时候体现不出来,比如证监会审的财务指标,对于品牌、未来的潜力、未来的无形市场不做判断。”他说。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汤大杰也认为,将来并购可能是创投退出的主渠道,但目前国内的并购市场还不算成熟。“有些案例做不起来可能还是缺乏润滑剂,就是缺少比较好的中介平台。比如,在具体做的过程中,我是卖方,我不可能把项目一个一个自己卖,我需要有拍卖行。起中间作用的谁在做呢?实际上很多是投行或者是原来做投行的机构,首先这些基金机构的定位不清楚,这些机构到底代表卖方还是买方?我觉得问题根源在这里,所有中介机构代表双方,谁给钱多偏向谁。我觉得市场上可能需要非常专业的卖方顾问,这个卖方顾问首先定位明确,代表卖方的利益,他的利益就跟我一致,所以要做的是价值发现,然后将价值最大化。”

“同创伟业今年以来操作的并购案例有10单左右,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并购未来可能成为一种常态。”深圳市同创伟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一巍表示,从我们的经验来看,并购退出的崛起扩大了创投机构可投资项目的范围,以前以IPO退出为主,有些企业因局限性是不能上市的,但如果并购成为一种主要退出渠道,就增大了创投的投资范围。

张一巍同时认为,并购退出也对投资人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价格控制更严,因为证监会对于市盈率是有一定要求的,我们并购的时候价格不能太高,所以价格一定要控制住,否则并购还会亏钱。二是对并购人的财务方面的技巧要求更高,涉及法律、税务、交易结构等等各方面的专业性知识和经验。还有对于投资人的谈判能力要求极高,比如本来我们投资一个企业经过了半年、一年或者长时间的磨合,大家形成稳定、和谐的结构,这时候上市公司来了,说我有现金、我有股权,你跟我走。这时候稳定平衡的结构会被打破。所以具体的并购过程中,有三点在并购过程中需要格外重视。一是股权收购比例,二是股份的对价支付方式,三是支付的时间点或者对赌。即创投机构要在交易环节设计上保证自己话语权的同时降低交易风险。”

达晨创投副总裁梁国智则认为,并购是很危险的游戏,一是收益可能很低,给创投的安全空间非常小。另外就是收购过程非常艰巨,涉及谈判工作很多。他认为,并购基金可能是未来解决问题的主要办法。对于创投的项目来讲,大部分的机会可能在新三板上,把项目能公开的信息都放在新三板上,大家都可以来看,这样就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信息来源不清晰的问题,然后再找并购基金操作这个事情。这可能是比较好的方式。

热门推荐

图说财富

最新报道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