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政经 >

创业板调整进入尾声 破新低后可从容抄底

来源:时间:2017-11-28

创业板调整进入尾声 破新低后可从容抄底。

上周沪深股市在创业板带领下见顶回落。有点巧合的是去年此时,即2016年11月23日,当市场各方人士期待滞涨的创业板取代蓝筹领衔年末时,创业板综合指数(创业板综)却悄然见顶2899.24点,不仅结束了8个半月的小阳春,而且开启了三波惨烈的杀跌。至11月24日,该指数区间跌幅高达22.70%,不但在A股市场表现垫底,还在全球知名股市中排名倒数第一。那么,创业板还能像前几年那样王者归来吗?投资者接下来应当如何操作呢?

回眸

上涨个股不足三成 百家股票惨遭腰斩

在过去1年时间里,创业板一共经历了三波大跌:第一波下跌是2016年11月23日至2017年1月16日,从2899.24点跌到2333.68点,跌幅19.51%,历时37天;之后反弹到2673.93点。第二波下跌是2017年3月17日至2017年7月18日,从2673.93点跌到2112.49点,跌幅21.00%,历时83天;之后反弹到2501.07点。第三波下跌开始于2017年10月11日,截至11月24日已下跌了33个交易日,最大跌幅10.54%。至此,创业板在最近一年的区间跌幅为22.70%。

指数的下跌伴随的是大批股票沉沦。统计数据显示,创业板在过去一年里,收涨股票200家,所占比例28.45%,收跌股票则有503家。有意思的是,200家上涨股票中竟有112家股票涨幅超过了100%,而503家下跌股票中跌幅大于50%的个股多达98家,两极分化突出。

具体看,涨幅翻倍的股票中,除鸿特精密、信维通信、华灿光电、先导智能4家股票外,其余108只都是上市不久的新股。而跌幅超过50%的股票中,新股与非新股各自占半。不过,如果仔细分析后会发现,703家创业板股票中,跌幅超过了创业板综22.70%的个股多达396只,所占比例达56.33%——这表明,创业板中看似强势的新股,恰恰是这一年来杀跌的主力军!

展望

创业板成做多主战场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那么,在过去一年遭到重创的创业板,能否在蓝筹结束后突出重围夺回曾经属于自己的王位呢?海通证券高级投顾张亮、华龙证券永川营业部总经理牛阳表示,“创业板成为做多主战场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华龙证券永川营业部总经理牛阳指出:“过去一年来创业板持续走弱,根本原因在于供给侧结构改革挤压了新兴产业的成长空间。如今部分传统行业成功升级,部分后继乏力,消化过剩产能不再是主要矛盾,那么管理层工作重心也开始发生转变,即由供给侧改革变为推动经济全面转型。政策面上看,央行对流动性‘削峰填谷’的调控手段更加有章法,尤其是明年元旦开始的定向降准,明确指向了中小微企业,而创业板恰恰是中小微企业也是新兴产业集散地,因此新兴产业将是明年政策面资金面的最大受益者。所以对投资者来讲,尽管目前创业板面临何时业绩触底和乐视网(300104)复牌的不确定性,然而奇虎科技即将借壳上市所带来的龙头效应,或将促使创业板迎来第二个春天。目前创业板处于黎明前夜,是精选绩优品种的最佳阶段。”

海通证券高级投顾张亮表示:“一般情况下,政策底下方5%左右就是市场底。今年7月创业板见底反弹,是汇金、证金、养老金相继入市以及决策层重提双创引发的。由于创业板领先指数早已跌破了2015年9月的低点,因而创业板综合指数理论上也会跌破2015年9月的低点2020.70点,即回补2015年3月在2008点的月线缺口,恰好这个缺口就在今年7月2112点政策底下方5%位置。此外,熊市也并非一无是处,一轮完整的熊市周期中有三轮大级别反弹,那么创业板从2015年6月调整至今才反弹两次,后面应该还有一次反弹,并且力度会大于前两轮反弹,也可能根本反转。进入12月后,若美联储加息,则对周期性行业冲击较大,实体经济下滑概率较大,对涨幅较大的蓝筹板块不利,资金会撤离蓝筹布局成长股。所以,综合技术和资金分析,创业板还有一定的调整空间,但中长线不宜悲观,投资者可逢低布局被错杀的低估值个股。”

探因

三大不利因素 导致跌影重重

创业板最近1年持续下跌,已创出了5年来最长调整纪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富鼎资管首席经济学家李维夏认为主要有以下三大因素促使创业板跌跌不休。

首先,政策导向阶段性变化导致创业板基本面失宠。2013-2015年,管理层对实体经济下滑的容忍度提升,使得经济转型成为主题,传媒、宽带提速、信息安全、网络游戏、互联网+成为大资金轮番炒作的热门话题;央行降准降息所释放出来的流动性多数流向了新兴产业和股市中的创业板股票,令创业板公司业绩和股价形成循环推动。但2016年2月29日央行最后一次降准后,把重心转向了消化传统行业过剩产能方面(供给侧结构改革)以求协调发展,加之一些新兴产业发展过快出现过剩局面,因此,2016年一季度传统行业业绩见底回升的同时,创业板净利润增速达到53.6%顶峰后连续6个季度下滑,多家大市值权重股业绩处于亏损或亏损边缘,表明支持创业板走牛的政策面和基本面因素暂告段落。所以,创业板走低,与政策导向变化和基本面下滑不无关系。

其次,新股大量上市且资金面收紧令创业板承压。2016年11月下旬以来,单个IPO融资规模虽然不断降低,但是发行上市的公司数量却在不断增加。而在这些上市公司中,绝大多数是登陆了创业板市场。大量新股登陆创业板,令稀缺的壳资源迅速贬值。在此期间,央行告别了过去的大水漫灌阶段,同时证监会对各种壳资源炒作、并购重组等很容易引起内幕交易的行为进行坚决打击,让前几年爆炒的股票、一上市就业绩变脸下滑甚至亏损的股票很快现形而遭到大资金抛弃。因此,随着绝大多数创业板股票股价屡创新低,指数节节败退在所难免。

最后,估值泡沫促发创业板价值回归。2012年12月创业板启动牛市时市盈率只有25倍,而2015年6月见顶时市盈率已达147倍,2016年11月23日见顶时市盈率82倍,后两个数据在整个A股和全球范围都处于严重高估水平。加上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增速连续多个季度下滑,故支持其享受泡沫的基本面因素不复存在,价值回归成为必然趋势。也正因如此,今年三季度证金、汇金、养老金几乎都是短线参与创业板,意味着创业板估值还没有回到合理水平,那么创业板持续走弱也就大势所趋了。

综上所述,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的转向,是创业板迭创新低的重要因素。至于创业板少数股票逆市走牛,其实是一些过剩的新兴产业大浪淘沙后脱颖而出的优质品种,或者刚刚转型后迅速取得成效的公司。随着创业板调整深入,长线固然看好,但短期不一定会一直牛下去,补跌风险依然存在。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