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专栏 >

麦当劳中国交易陷入垄断纷争 承诺开新店但未见端倪

来源:时间:2017-05-27

麦当劳中国交易陷入垄断纷争 承诺开新店但未见端倪。

麦当劳连续多年的全国招聘周刚刚结束,2017年麦当劳中国招聘岗位7万个,这一数字与2015年、2016年持平。这一数字让外界有所意外,因为,2017年初,麦当劳中国的股份被中信股份、中信资本控股与凯雷收购。对麦当劳中国而言,这本应是迅速扩张大展宏图的一年,然而从岗位招聘并没有出现预期的上涨。

此外,中信股份、中信资本控股与凯雷对麦当劳中国的此番股份收购并不太平,商务部在早些时候收到了一份针对麦当劳的反垄断申请。“该交易对现有特许经营商、消费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构成了广泛的威胁。”

麦当劳方面回应记者称,中信股份、中信资本、凯雷投资集团和麦当劳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发展中国内地和香港业务。麦当劳的特许经营业务已经按照特许经营相关规定向商务部进行了备案,并在接受审批。麦当劳与中信和凯雷将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进一步发展麦当劳的业务。预计未来五年将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开设1500多家新餐厅。2017年全年麦当劳将在中国内地招聘7万名员工,助力提升餐厅体验。

未见扩张端倪

2017年1月9日,中信股份、中信资本控股与凯雷以20.8亿美元共同收购麦当劳中国内地与香港业务,交易完成后,中信股份和中信资本将持有麦当劳中国52%股份,凯雷和麦当劳分别持有28%、20%股份。

2017年3月,全国两会上,中信资本创立人张懿辰对记者表示,麦当劳在中国忽略了三四线城市的发展潜力,导致其策略失误,最终将股份出售给中信和凯雷。

张懿辰详细解释,“麦当劳中国总共有2400家店,但是相对于肯德基,麦当劳是落后的,因为肯德基已经有5000家店了。”

麦当劳是全球第二大雇主,麦当劳官方曾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6000家餐厅,有超过80%的麦当劳餐厅是由当地的被特许人持有及管理。2016年3月,麦当劳宣布,整合亚洲地区的特许经营业务,即出售3000多家门店,取代小型本土企业、转而吸引大型企业作为其在亚洲的代理机构。

“麦当劳在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快餐领域都是第一品牌,只有在中国是第二品牌,麦当劳差就差在对三四线城市的判断失误上,麦当劳认为三四线城市没有那么强的消费能力。” 张懿辰表示。

“但是三四线城市目前的消费升级是很强劲的,所以说我们接手之后,在三四线城市要布局。”张懿辰表示。

麦当劳也宣布在未来5年内至少新开1500家餐厅,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

然而,从麦当劳目前的招聘计划上看,几乎没有扩张的端倪。

官方信息显示,麦当劳中国于5月20日启动2017年全国招聘周。2017年从5月20日到26日间指定时段,求职者前往全国2400家任意一家麦当劳餐厅,即可体验全景式招聘,最快24小时极速入职。麦当劳在全国正积极推进“未来2.0”餐厅升级,预计2017年全年将招聘7万名员工,助力提升餐厅体验。

记者根据近年的资料查阅得知,麦当劳在2016年和2015年的全国招聘周中,预计招聘的岗位均为7万名,与2017年员工招聘数量持平。

交易陷入垄断纷争

中信股份、中信资本控股与凯雷对麦当劳中国的此番股份收购并不太平,来自外界甚至美国工会组织在收购前就开始施压。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曾表示,“麦当劳全球2016年上半年决定由其在华设立的麦当劳中国引进战略投资者,以实现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加速业务发展。调整后,麦当劳继续持有新公司的股份。2015年麦当劳向中国内地增资10亿元人民币,截至目前,麦当劳中国已开设超过2200家餐厅。未来5年,麦当劳中国计划每年新开设约250家餐厅。届时,中国内地将成为麦当劳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

然而,商务部在不久之后又收到了一份针对麦当劳的反垄断申请。“该交易对现有特许经营商、消费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构成了广泛的威胁。”

据了解,和君创业有限公司总裁李肃于2月15日,向商务部下属两个部门就此次交易提出了正式申请,呼吁商务部对本次交易进行全面的审查,李肃在向商务部反垄断局和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公室提交的文件中指出,“麦当劳滥用其在中国市场的支配地位以及收取高昂的特许经营费以获得不正当利益,同时麦当劳的无序扩张行为也违反了中国特许经营的相关法律。”

李肃表示,商务部已经就针对麦当劳的垄断调查已经立案。记者求证商务部,未收到答复。记者在商务部反垄断局网站上看到近年国内的大型收购案件很多都已在反垄断局立案。最近一批公布的无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的案件主要是2016年年底前的股权收购案件,未出现麦当劳的名字。根据《反垄断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即构成经营者集中。根据《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经营者集中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应向商务部反垄断局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1)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2)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2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此次收购交易的各方都在中国拥有多项主营业务,其上一会计年度在全球范围内的营业额合计已经远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并且每一方在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远远超过4亿元人民币,营业额已达到《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所确定的申报要求。

和君创业对付麦当劳这样的“巨无霸”有相当丰富的的经验。

和君创业是中国本土最早成立、规模最大的咨询公司之一,参与的案例包括可口可乐对汇源果汁的收购案、娃哈哈与达能的合资纠纷案、iPad商标侵权诉讼案以及小股东诉华润电力案。

资料显示,2008年,可口可乐意图收购中国品牌汇源果汁。李肃联合果汁行业的中小型企业联名上书商务部,阐述该收购协议的负面影响。商务部随后即做出对该收购不予批准的决定。这是自中国反垄断法实施以来,商务部禁止涉及“经营者集中”交易的首宗案例。

与和君创业合作的段和段律师事务所陈若剑律师认为,“因为麦当劳在中国的商品市场应该叫汉堡快餐市场,麦当劳的核心产品是汉堡。所以我们认为这里面的相关市场是汉堡快餐市场,我们做了一个调查统计,2015年麦当劳在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了52.97%,已经超过了50%。同时我们也看了一下在汉堡快餐市场,第二名是德克士,麦当劳2015年营业额是190亿元人民币,德克士去年的营业额是100亿元人民币,第三名是华莱士,去年收入42亿元人民币。可以看出麦当劳比第二、第三加起来的量还要大,它已经占到了很大的市场份额。由于肯德基主要产品为炸鸡,李肃在统计汉堡份额时,把肯德基归为炸鸡领域,非汉堡领域。

陈若剑补充说,“据媒体报道,麦当劳全球的特许费占营业收入的3%,在美国大概是4%,但在中国特别高,达到6%。而百盛下面的肯德基和必胜客在中国也是3%,麦当劳利用它的市场支配地位收的特许费是超出了同行业的两倍,也超出了它的国际水平的两倍,我认为这对被特许人,包括同行业的竞争者,包括间接的消费者都是一个损害。”

谁有权利指责麦当劳

对于麦当劳中国而言,和君创业的出现看似在搅局。

“他们这次公布的交易计划,五年之内新开1500甚至1750家门店,会进一步扩大他们的市场份额。如果继续任由麦当劳在汉堡快餐市场扩张的话,可能它的市场份额会超过53%,甚至达到60%、70%,这样的话会给它的同行业的竞争者,特别是我们现在讲的本土品牌,因为德克士、华莱士都是本土品牌,可能对他们的品牌利益造成更大的损害。” 陈若剑表示。

不仅是和君创业,早在年初麦当劳出卖特许经营权之前,就已经有来自美国的工会组织前来搅局。

服务业雇员国际工会(下称SEIU)指出这一方式潜在用工风险。SEIU还向记者表示,特许经营加剧了麦当劳对员工的剥削。SEIU已经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系,就此问题进行沟通。

此外,“麦当劳的特许经营模式能使其从品牌中大幅获利,同时规避了运营店铺及支持特许经营商的成本及风险。”SEIU执行副总裁Scott Courtney不久前在回复记者的采访邮件时表示。

记者曾经在两会期间采访中信资本创立人张懿辰对SEIU该行为的看法,他表示,“中国自己的事情,不需要国外工会参与。”

资深营销传播策划人陈岳峰表示,“麦当劳在用工体系上已经非常成熟,不可能急功近利,快速压缩人力成本。但在这种成熟的快餐企业中,个人的成长空间相对有限,这可能是员工顾虑的原因。”

此外,他还指出,“要看到,麦当劳在发展过程中,将受到饮食健康理念的挑战,并因此受到中国快餐发展的份额挤压。”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