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物 >

共享充电宝租赁市场红火 创投资本纷至沓来

来源:时间:2017-05-03

共享充电宝租赁市场红火 创投资本纷至沓来。

出现在上海街头的共享充电宝。 柏可林 摄/东方IC

出现在上海街头的共享充电宝。

共享经济概念持续发酵,似乎一夜之间让“共享充电宝”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

10天,5笔融资,3亿元资金注入,红衫资本、IDG、金沙江创投等知名机构以及BAT悉数入场,在这个春暖花开时节,共享充电宝完美演绎了“互联网+”时代,在共享经济的加持下,电子产品也能“老树开新花”。

过去半年,手机充电站在一些大型商场、机场、火车站等区域开始出现,用户仅需扫码、注册、交纳押金之后,便可按时间计费使用充电宝。在共享经济火热的当下,历经了民宿、网约车、共享单车这一连串的风口后,资本市场又发现了“共享充电宝”这个新大陆。

事实上,共享充电的商业逻辑是,随着智能手机功能不断增加,有限的手机电池续航能力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待机需要,充电宝顺理成章地成为高频应用。

据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4.8亿,预计到2021年,全球手机用户将达到55亿。而共享充电准入门槛低,线下布局容易,只要抓住“流量”和“刚需”,共享充电几乎是一桩可以看得见盈利的生意。毕竟,每个智能手机持有者,理论上都是移动充电设备的潜在需求方。

谈起共享充电宝,一些投资人和厂商均表示,现代人已经离不开手机,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不断叠加,耗电速度愈来愈快,随时随地充电成为刚性需求,而同时,共享的理念已经拥有了广泛的用户基础。

资本的算盘也打得很明确。一般认为共享充电宝成本低、回本周期短、损耗率低、资金见效快,以充电宝每小时租赁费1元起算,每个充电宝每天的租赁时间如果超过4小时,百元以下硬件成本在不到25天的时间内便可回本。

或许是因为戴上了“共享”光环,充电宝租赁市场创投资本纷至沓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行业已有10多家创业公司入局,规模较大的包括“来电科技”、“街电科技”和“小电”等,还有电小鸟、云充吧、Hi电等公司。其中,来电科技获得SIG、红点中国领投的2000万美元A轮融资;街电宣布获得亿元级别的A轮融资,IDG资本、欣旺达领投;小电科技获得腾讯、元璟资本等数千万元天使投资。

目前来看,共享充电宝产品主要分为实体充电宝和充电宝租赁柜,在押金和计费方式上各家企业有所不同。实体充电宝是扫码支付后即可使用,但不能带走,主要投放在咖啡厅、图书馆等;而租赁柜的充电宝可以带走,用完归还即可,主要投放在综合体、车站、医院等。

资本蜂拥而至,但质疑声也几乎一边倒,尤其是在关乎盈利前景的讨论:靠充电宝租赁能赚钱吗?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未来还需要充电宝吗?

舆论也普遍质疑,把充电宝冠上共享的头衔,有把共享经济的概念用滥的嫌疑。尤其是就目前的应用场景和体验而言,共享充电的现实还很“骨感”。有调查显示,鉴于充电宝易于携带和成本较低,多数用户并不希望为充电还要装一堆App和交数笔押金。

“充电是刚需、是高频次的,但盈利模式不打通,共享充电项目将很难维持下去。”有业内人士说,数亿元的投资却没有为共享充电宝找出一条快速的盈利之路。目前厂商基本都是希望通过低廉、方便的充电宝圈住大批用户,然后再想一个盈利模式出来。

而更让担忧的是,由于共享充电宝刚刚起步,发展前景并不明朗,整个行业面临着技术变革风险、产品替代性危险等问题。尤其是手机电池续航能力不断提升和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移动充电本身市场前景不明。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