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宏观 >

2016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与财政货币政策协同

来源:时间:2016-05-18

2016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与财政货币政策协同。

一、“供给侧”改革中的宏观经济运行

2016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录得6.7%的高值,尽管是2010年以来的最低值,但明显高于市场预期。宏观经济呈现出稳中有进、探底企稳的良好局面。在运行层面,中国政府启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并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作为政策着力点,以钢铁和煤炭产业为抓手,开始了艰难的去产能改革;而同时,消费和投资需求总体增长缓慢,总需求结构偏向房地产市场,难以对实体经济的产出实现有力的支撑,加大了供给侧调整的难度,并导致了资源和要素的配置进一步偏离。

(一)我国总体经济形势稳中有进

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585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这一增速远超美国同期的增速水平,并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而以2015年价格计算,一季度GDP增量为9851亿元,比2015年同比多增222亿元,经济总体呈扩张性,实际总产出规模继续保持增长。

表1 一季度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速情况

国别

美国

德国

英国

韩国

印度

中国

GDP增速%

0.5

0.3

1.6

0.9

7.3

6.7

注:除中国、印度、韩国、美国外,其他国家均为预测值。

一季度,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9%,比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19.4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第三产业占比高达56.9%与一季度的季节性因素相关,不宜作为全年的评价水平,但同比2个百分点的提升,结构改善的特征已十分明显。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19元,同比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5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78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59,比上年同期缩小0.0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5670元,基尼系数水平保持稳定,社会贫富差距状况保持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二)三大动力增长总体乏力

固定资产投资是带动经济增速提升的首要因素。一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只有10.7%,较2015年的增速有所回升,其中,制造业投资27716亿元,增长6.4%,增速较1-2月份回落1.1个百分点。在构成产业中,投资增速保持较快增长的主要是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两个部分,公用事业的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4076亿元,增长19.4%,增速加快0.9个百分点;基础设施(不含电力)的投资达15384亿元,同比增长19.6%,增速比1-2月份加快4.6个百分点。从构成结构来看,受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增长拉动的效应显著,自主性投资复苏不明显。

消费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一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0.3%。但在构成结构中,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增速均落后于平均增速,较大幅度的拉低了消费结构;衣着类、烟酒类、日用品等日常消费品的增速也较平均增速低,说明家庭经济活动对消费的直接拉动效应差;建材、家具等房地产相关性行业的消费增速较高,引致消费的色彩突出,对房地产行业的依赖明显,总体消费层次和水平有所衰退。

进出口贸易形势得到了有效控制。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增速下降5.9%,较1-2月下降12.6%的情况有明显的改善。其中,出口仅下降4.2%,也较1-2月的情况有明显好转。但在贸易地理方向上,增长较快的国家主要是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如巴基斯坦、埃及、俄罗斯、印度等“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出口分别增长26.4%、6.3%、6.2%和6.1%;而对日本、欧盟、美国、南非、巴西和东盟进出口分别下降1.3%、1.6%、4.9%、20.2%、13.9%和6.3%,总体贸易地理结构并不理想。

(三)新旧动能共同支撑,经济筑底前景可期

一季度,国内新动能快速累积,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愈加显著。2016年1-3月,每天新登记注册企业11400家,同比增长27%左右;1-2月,国内发明专利的授权量增长55.3%;1-3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增速达到10%,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增速达到9.2%。在“互联网 ”的战略推进中,互联网与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在加快,互联网的技术、渠道、思维和资产等关键性要素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得到深入实施和全面体现,新业态、新的服务方式层出不穷。

一季度,国内传统生产动能的优势在不断积累,传统动能的效率、技术和收益在不断提升。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807亿元,同比增长4.8%,企业经营状况得到较大的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26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12%,费用的承担能力较弱,需积极采取降低财务、管理和销售费用的措施。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3%,总体保持在相对安全的水平线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5439亿元,同比下降3.0%,与一季度的出口数据基本适当。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优化调整并进

一季度,我国根据2015年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00美元的典型中等收入国家特征,高度重视并大力提升家庭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家庭消费、家庭投资和家庭储蓄作为新常态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环境,大力促进个性化、多样化消费在经济运行中渐成主流,大力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功能和作用,大力推进以降低准入、鼓励竞争和支持创新为重点的金融体制改革。此外,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进一步防范“中等收入陷阱”,防止在财政收入高增长阶段形成的高支出、高基数和高标准成为导致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结构性风险。

在供给体系的创新中,大力优化“中心——外围”模式和规模经济模式体系,正确对待生产效率和市场效率,有效应对标准化生产体系下的产出标准化与需求多样化之间的背离,以差异化和效率化为核心,探索与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新型产业组织形式。

在市场竞争中,我国正着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知识产权权能,增强知识产权的运行基础和法律环境,维护差异化竞争市场形态,推进智能化市场建设,建立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和大数据管理基础,积极运用新型智能技术,优化和完善对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匹配。

在体系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深入推进,在促进总需求适度增长的前提下,对总需求结构变动的适应性更好,对差异化生产的组织性和效率性更高,对产出扩张、结构优化和技术创新的推进效果更加明显。

二、过渡期下的财政:理性的支出扩张与非理性的支出增长

一季度,我国明确了要在5月1日全面实施“营改增”改革,建筑、房地产、金融和生活服务业等四大行业要由原征收营业税转为征收增值税,随后还将根据全面“营改增”后的情况,探索过期性的财政体制调整,并确定下一步改革的地方财力基数。在这一环境下,部分地方政府出现了人为做大财力基数,形成体制调整前的既得利益的做法,并导致财政收入情况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异常。一季度,总体上呈现出“意料中的支出增长”和“意料外的收入增长”相结合的特征。

(一)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896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图说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