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评论员:城市房价和其GDP不会偏离太多。
我们的房子要贬值吗?我们的财富会缩水么?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地方房价下跌、房地产商叫苦喊疼、楼市崩盘论又来。与此同时,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冬奥会一系列概念的推出,又有许多城市的房价还在涨。楼市为何得了“冷热”病?今日看涨、明日看跌,老百姓到底该听谁的?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沈竹和特约评论员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着名财经评论员刘戈共同评论。
如何看待日益分化的市场?开发商跑量销售又为哪般?中国楼市最终需要调整谁的心态?其中《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刘戈表示一个城市的房价和其GDP不会偏离太多。
原文如下:
尤其是手里头有很多房,也有很多贷款,再靠买房来投资的这样一些朋友,可能这个时候心里头会忐忑,是不是要卖房?本来已经有开始下跌的这种趋势,那可能就会加速。其实这些年房子上涨有三个发动机,一个发动机是货币,第二个发动机是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三个是我们的城镇化,就是所谓的刚需。现在的经济由快速变成常速,货币现在也基本收紧,就剩一个正常的需求,所以大家都在怀疑,原来持续快速增长的这种势头,是不是会出现问题。
现在大家好像已经形成了共识,好多三、四线城市,他的房地产的供需已经发生了一个变化。比如说你朋友的房子都是在北京、上海这些城市买的,如果他正好买在鄂尔多斯和温州,从2010年到2013年,有很多的城市,包括像杭州,基本上也是在微跌的一个状态。那么像温州、鄂尔多斯这些城市,已经跌得很厉害了,那么他们的财富已经大量的缩水。反过来,我们再看另外一些城市,从2010年到2013年,南昌市涨了95.7%,厦门涨了72.4%,北京涨了39.6%,这些城市还是在涨的这个过程当中。如果从这些城市来看,你买了房子,赚得非常多。现在从总的趋势来看,这样的城市会越来越少。而我刚才说到的温州和鄂尔多斯,不一定像他们那么严重,但是总体上来说,房价停滞和下跌的城市数量会变多。
你可以把全国的城市的GDP排一个表,然后再把全国城市的房价排一个表,如果这个城市的房价和他的GDP偏离得太多,也就是说,他的GDP排得很后,像温州,他的GDP大概排在全国城市的第三十几名,但是他的房价一度曾经达到七、八名的状态,那他一定是有问题的,这样的城市的房价一定会往下降。
现在这个行业的确是绑架了很多的资源,很多行业都跟房地产相关,我们说60%都跟房地产相关。所以大家实际上摇旗呐喊也好,还是担心也好,实际上他希望房地产走向一个健康的轨道。在这个过程当中,当然没买房的人,准备改善住房的人,还有盖房子的人,还有已经买了地的人,他们各自的诉求是不一样的。现在,总得来说有下跌的趋势,不要让它变成一头往下栽。现在我们以前的一些手段不能用,比如我们过度通过信贷的放宽来刺激。那么用什么样的办法,能让房地产价格进入平稳的轨道,这是现在我们要考虑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