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政经 >

普凯投资姚继平:10年投资不足20家 没投完的钱还给LP

来源:时间:2014-02-25

普凯投资姚继平:10年投资不足20家 没投完的钱还给LP。

姚继平认为普凯单一基金的规模宜控制在5亿美元以下,这个规模是他能够把控的。他的观点是,10亿美元是一个区分中型基金与大型基金的分界点,一旦跨越了这个金额,其操作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见到普凯投资基金(下称“普凯”)主管合伙人姚继平时,他刚结束每两周一次的普凯内部投后管理会议,这是姚继平必定会亲自参与的一个会议。会上每家普凯投资的企业都需要逐一讨论,讨论的重点则是企业目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举措,而这个会议往往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刚从会议室走出来的姚继平显得有些疲倦,桌上摆着刚泡好的咖啡,颇合他的心意。

其实,在过去3年多的时间里,姚继平似乎消失在了公众的视线里,不仅没有在公开的场合上露面,更是拒绝了不少外界的采访邀约。

话题自然而然地从他这几年来的“低调”开始。“在当时混乱的投资环境中,我觉得普凯的投资风格已经被全民皆PE的浪潮淹没了。”姚继平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如是说。

他所指的当时是3年前人民币基金疯狂成长的那段时间,姚继平直言明显感到大环境的改变让自己的心态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人民币基金的爆发改变了PE的生态,出现了许多的乱象,让我觉得当时的那种投资方式和大环境与我原来恪守多年的理念完全不是一回事。”既然志不同,干脆选择了默不作声。

“专注于投资本身,专注于找到适合我们投资的企业,战战兢兢地做好投后管理的工作。”姚继平说这是3年多来,他以及普凯努力在做的唯一且在他看来重要的事情。做最擅长的事情,姚继平觉得这种状态让自己从容了许多。


人民币基金的波折

从基金架构来看,普凯是国内少有的一并拥有成长型基金、房地产基金,同时在美元基金、人民币基金领域都有所涉猎的多元化PE机构,但有时候“1+1”并不见得会实现大于3的成效。

在外资设立人民币基金这件事上,普凯绝对是起了个大早,但却也在之后成为了姚继平一度纠结的最大问题。他甚至向记者直言,如果让他重新做一次决定的话,他也许不会贸然掺和进人民币基金的圈子。

姚继平说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普凯的决定更多的还是因为形势所迫。在人民币热潮涌动的2009年,外资基金在很多企业眼里一夜之间成为了鸡肋。“除非你们也有人民币,不然我们不会考虑你们。”这是当时姚继平接触的不少企业拒绝他的唯一理由。

不得已,在当时募集人民币基金似乎成为了唯一可以走得通的路。但是,当2010年募集完成普凯的第一只人民币基金后,姚继平却并没有如预期一般享受这股热潮所带来的利好。相反,却让自己以及普凯处在了各种不适应及被种种压力侵袭的混沌局面里。

姚继平清楚地记得,当时他受邀去某大学为某总裁班上课,课堂里的学员之间就能轻而易举地募个基金。“你有钱,我有钱,大家凑一起,一只基金就募成了。”这让他感触很大。

2009年之后中国投资界最大的改变就是投资速度一定要快,资金、价格都不是问题,在投资已完全成为卖方市场的情况下,基金没有任何强度来与被投公司谈条件,大多数的投资个案只是做竞标式投资,这些却恰恰是姚继平完全不能接受的。

“传统PE正在变质。那时的投资变成了投机、赌博,所有的方式就是赌,而忽视了过程,根本没有专业性可言。”说到这里,姚继平显得有点激动。

在他眼里,传统的PE运作方式是已经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和印证,形成的一套有模式甚至有公式可循的程序,即一批有着金融、财务、审计、管理等专业背景的人员聚集在一起,对目标公司做详细的评估,包括对财务账目的分析和审查以及对公司未来持续的成长性及面对的挑战的完整分析,再结合自身能提供的一些增值服务,以股东的心态协助公司成长,并在适当的时机寻求退出的方式。但是,目前很多人民币基金的投资方式已经变质。

姚继平不愿意随波逐流,可想而知,普凯人民币基金的投资并不顺畅。“在我们原来的投资思维里,项目PE超过10倍就已经算是价格很高,很难投了,但那时创业板的估值都是40倍、50倍,甚至更高;目标企业的报价动辄就是15倍甚至于20倍,真的让我们很难出手。”

而另一方面,人民币基金的成立也让美元有限合伙人产生了顾虑。“为了解决这种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我们特地还设计了两类币种的投资原则,比如按单个项目投资规模、公司特性、投资周期或者企业自身发展情况及意愿等等。”姚继平说,即便如此,在人民币基金这条路上普凯走得仍然艰辛。“我们的基因本来就不是做人民币基金的,一直是在用美元的思维来做人民币基金,可想而知肯定有问题。”

在考虑了一年之后,普凯决定放弃人民币基金的业务。“去年年初我们已经暂停人民币基金的投资,部分尚未投完的资金也已悉数归还给了投资人。”他向记者透露,“在人民币基金此前已完成投资的8个项目中,大部分会在今年退出,其余的项目我们仍然会继续管理好,但接下来我们无意再涉足于此了。”

在卸下一边的重担后,普凯将继续专注于美元基金的投资。据姚继平介绍,去年普凯的成长型基金投资了3个项目,房地产基金投资了4个项目,与之前的投资步伐一致,姚继平说感觉一切又回到了原来自己熟悉的节奏。


投资唯稳

当2003年姚继平和另外两位合伙人拿着区区1900万美元成立普凯一期美元基金时,很少有同行会把这个新秀机构当成一回事。但一期基金投资的天能电池、尚德电力以及小肥羊这三家企业的巨大成功,让普凯迅速蹿红。

但是普凯并没有因此而加快自己的步伐,趁机做大。如果细数普凯投资的项目数量,撇开已退出的项目,其截至目前投资的项目未超过20家,而这已经是一家运作超过10年的PE机构。

在圈内有同行曾这样评价普凯投资,这是一家投资保守的机构。对于这样的说法,姚继平并没有丝毫的不乐意。“机构与机构之间一定会有差异性,我宁愿被别人称为保守、稳当,只有维持这种节奏,才会保证投资安全性。”

很多时候,姚继平会展现出一种不同于其他投资人的视角,比如在投资这件事情上。当绝大部分的投资机构都会大谈自己关注的投资领域时,姚继平的做法却有些独辟蹊径。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大部分行业的发展趋势是投资人都能看得清楚的,与其是说看好哪些行业,不如按照基金的结构设定来选择投资标的来得更为稳健。

他向记者举了个例子,比如一只2亿美元的基金,按照平均每个项目投资2000万美元来计算的话,需要投资10个项目,如果预计这只基金的回报为3倍的话,那么如何来给这只基金搭配合适的投资组合其实是可以通过计算得出的。

在与LP们的接触中,姚继平发现,眼下他们更关注投资的安全性及可退出的可能性,而这两点正是普凯投资的基本原则。


拒绝扩大规模

通常而言,扩大所管理的基金规模,然后赚取更多的管理费,这是很多基金的算盘,不过,这种想法早就被姚继平否定掉。

姚继平认为普凯单一基金的规模宜控制在5亿美元以下,这个规模是他能够把控的。他的观点是,10亿美元是一个区分中型基金与大型基金的分界点,一旦跨越了这个金额,其操作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他的理由是,投资是一个要把企业的真实面和发展性剖析出来的过程,在这个前提下需要做很多的工作,比如通过产业对比、产业专家的面对面沟通、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分析等多渠道得出的信息来确认目标企业未来成长的可能性,而这些工作有些可能已经超出了一般尽职调查的范畴,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做。但基金如果规模过大的话,在投资期限的压力下很难面面俱到。

此外,由于可投资金额规模的扩大,单笔项目的投资金额也会随之上升。“当你手持10亿美元时,你不可能会再去看那些投资额只有1000万美元、2000万美元的项目,而是要去寻找4000万美元、5000万美元的企业,但这类的投资标的越来越少。如果碰巧被你逮到一个,你一定不会放手,无形中也就等于放松了原本的投资标准。”姚继平说,“一旦投资项目数量上升,合伙人可能1年光是参加几十个被投公司董事会会议都会忙不过来,那基金就会等同于只是企业的一个出资人,被动等待结果的这种不确定性风险无疑是巨大的。”

姚继平看到,许多同行机构在规模逐渐变大后都变得困难重重,他认为以普凯目前团队的组合,眼下的这个体量对他来说是最完美的。

热门推荐

图说财富

最新报道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