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物 >

什么是私募股权投资创价模式?

来源:时间:2013-12-19

什么是私募股权投资创价模式?。

产业投资运行过程,就是一个项目“从投资到退出”的全过程,包括“价值补偿”和“价值增值”两个阶段。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资本的保值和增值。这两个阶段之和,我们称之为“创造价值”过程,简称资本的“创价”过程、创价模式。

以下仅就常规创价基金和创业基金的一些模式,分别简述。认为,流程模式、组合模式、盈利模式,是私募股权投资3个重要运营模式。

第一节、流程模式

私募股权投资的流程模式应该是这样的:价值发现→价值设计→价值持有→价值提高→价值放大→价值兑现。

1、价值发现

发现良好投资价值前景的项目,并与项目人达成投资合作共识。

所谓“良好投资价值”的项目,就是我们将要在后面所说到的、项目的盈利性:项目的利得能力和上市前景(资本高评价的可能性)。

“价值发现”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意义,我们先说狭义的发现,这就是所说的“项目线索”,或称“项目信息”,这是最初的价值发现。投资商通过各种途径,不断获得各个地区、各个类型的初步的线索,并且不断地进行筛选,最终形成极少的几个可以进一步接触的项目。

广义的价值发现,就是在狭义价值发现的基础上,加上下面说的“项目设计”。

价值设计是广义的“价值发现”。但我们只是在学理上这样认为。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还是把“价值发现”和“价值设计”相分离,而仅仅狭义地使用“价值发现”这一认识。

2、价值设计

对发现的项目进行科学、规范的价值设计,称为“项目设计”。

价值设计,主要有市场、运营、竞争、成长、盈利、风险规避、产权、退出(例如资本上市)、其它(例如法规、社会责任)等设计。

目前常见的项目设计,有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简称“可研”)、尽职调查、商业计划书、现场调查等等。

上面这些都是项目的微观设计。也有些项目,除了微观设计以外,还有一些宏观的支撑,例如项目所在地或所在行业的产业发展规划。

3、价值持有

投资人完成对项目公司的投资,成为项目公司的股东。

这里的关键,是要进行良好的产权结构设计。

4、价值提高

把投资的企业做好,例如战略、市场、供应、技术、管理、财务,使企业得到优化,企业的内在价值(资本利得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5、价值放大

对投资的项目培育2-3年后,其价值(资本利得能力)获得提高。

6、价值兑现

所投项目在股票市场上市后,投资人选择合适时机和合理价格,在资本市场抛售项目企业的股票,或者把企业溢价出售给原项目人,实现价值对基金公司的最终兑现。

第二节、组合模式

对一项产业投资,例如私募股权投资中的创价投资,如果我们将:

1、投资对象设为“项目、产品、企业”3个要素。

2、投资人对这3项要素的任何一项投资,称为投资人“购买”这项要素。

3、投资人购买要素,是为了使要素增值。要素增值的过程,是“创价”过程。当然,所谓“创价”过程只是理论的说法。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生产和经营。

4、投资人购买这些要素后,经过创价流程,要素的价值变化。投资人将价值变现(例如“上市”),称为投资人“出售”这项要素。

那么我们认为,任何产业投资,流程的模式都是“项目、产品、企业”3个要素的5种组合,即:

1、买项目,卖项目。

2、买项目,卖产品。

3、买企业,卖产品。

4、买项目,卖企业。

5、买企业,卖企业。

下面我们具体地说明:

1、买项目,卖项目

买来某成熟程度较低的项目,将项目进一步完善,使之更成熟后,将其卖给下家投资人,或与下家投资人以项目入股。

例如一项技术成果,某些技术环节不够完备,或者市场没有做开。投资人对这项技术成果投资以后,经过生产和经营,达到新的进步,然后将这项成果出售。或者引入新的资金,对这项技术成果入股。

使一个项目,由不够成熟,逐渐变得成熟,就是项目的成熟过程,简称项目的“熟化”过程。

仍然需要指出,项目的“熟化”概念,目前还没有被社会公认,而仅仅是我自己的心得。

项目的熟化过程,是由一系列环节所组成,形成项目的熟化链。其中每个环节都可以投资,成为一个独立的投资单元。熟化链的终点,就是项目被投入生产经营,也就是被投入使用,专业上称为“投用”。至于“投用”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在另外的章节叙述。

2、买项目,卖产品

这是对第1项、“买项目,卖项目”的操作之上,进一步操作。即:买来项目,形成企业进行生产和经营,出售产品。

“买项目、卖项目”的组合,如果其中的项目到了可以“投用”的程度,于是投资人就投资这个项目,并为这个项目投资兴建企业,进行生产和经营,最终销售项目的产品。

3、买企业,卖产品

就是通常的对企业投资后,通过销售产品而获利。

这和前面“买项目,卖产品”不同。在这种组合中,投资人不是“先购买项目、再投资企业”,而是把“企业已经有正常的项目运作”当前提,从而直接投资企业,进行生产和经营,最终销售项目的产品。

4、买项目,卖企业

这是对第2项、“买项目,卖产品”的操作之上,进一步操作。即:买来项目,形成企业。将企业做好后,将企业出售,例如上市,或者管理者溢价收购等等。

5、买企业,卖企业

这是对第3项、“买企业,卖产品”的操作之上,进一步操作。即:对企业投资。将企业做好后,在产权市场将企业出售,例如上市,或者管理者溢价收购等等。

第三节、盈利模式

私募股权投资的盈利模式,依次是项目的“能否盈利→怎样盈利、→盈利变现”3个问题。其中:

1、能否盈利

这里又有4个问题

(1)能否盈利

商业项目以盈利为目的,私募股权投资也如此。因此“能否盈利”是私募股权投资盈利模式3个问题中的核心问题。

(2)盈利多少

这是投资商心中的期望值。私募股权投资所理解的“盈利多少”,不是“事实上的”盈利多少,而是“预期”盈利多少。虽然必须说,盈利的预期应该有科学的依据,而不能想当然地乱说。可是无论如何,毕竟也是“预期”。

(3)盈利的可持续性

私募股权投资面向的,是持续经营的项目,不是一次性经营项目。例如,不是“为做一笔生意而筹集的短期资金”。因此私募股权投资,他们所关心的,必须是项目盈利的可持续性。

(4)盈利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选择”理论的重要内容。

如果:

A、项目

有不止一个项目。其中每个项目,预期的盈利水平不同。

B、投资

有一笔投资。这笔投资“能够、而且只能”投资其中一个项目。

其实仍然像向前面说的话,所谓“机会成本”以及其中的投资、项目、盈利等等,都不仅限于商业项目,而是涵盖于人们所有生活。只不过我们这本小册子说的机会成本,仅仅限于商业项目。

在上面那些条件的限定下,机会成本,就是当投资某个项目以后,如果观察没有被投资的其他项目,如果被投资,各自可能产生的收益。那么其中可能产生最大收益的那个未被投资项目,可能产生的收益,就是被投资项目所产生的收益的机会成本。

简单说:由于做某事而放弃另一件事,从而失去另一件事的收益。失去的收益,就是做某事而获取的收益的机会成本。

例如某个100元的投资,有A、B、C等3个可能投资的项目,分别可能盈利:A项目20元、B项目30元、C项目50元。

那么,如果从财务成本看,投资这3个项目都是盈利,区别只是“盈利多少”的问题。

可是如果从机会成本看,就不能这样说了。如果投资C项目,从财务成本看盈利50元,而从机会成本看,就要减去由于没有投资B项目而少收入的30元,因此仅仅盈利20元。

如果投资A项目,从财务成本看,盈利20元。而从机会成本看,就要减去由于没有投资C项目而少收入的50元,实际是亏损30元。

还可以有一个推论。在上述限定的条件下,从财务成本的角度看,同一数量的投资,盈利项目可能不止一个。可是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看,盈利项目却是唯一的。

2、怎样盈利

在私募股权投资盈利模式3个问题中,“怎样盈利”有两种。即:“资本利得”和“资本评价”。

资本利得,就是人们经常说的、企业通过生产和经营获得利润。利润致使资本增值,就是资本的利得增值。

资本评价,就是资本市场(例如股票市场)对资本价值的评价。如果资本市场对资本的评价价值高于资本的实有价值,高出的部分,就是资本的评价增值。

市场对资本的评价,是以“货币”的方法进行,即“货币选票”。

这也就是说,所谓“资本增值”,有“利得增值”和“评价增值”。

资本利得,可能进一步演化为资本评价。

然而资本利得却是资本评价的基础。因为资本评价的唯一标准,是资本的盈利能力。所以如果资本利得不好,即,资本盈利能力不好,市场对资本的评价就一定不好,这个资本就得不到市场的货币选票。

资本利得可能演化为资本评价,资本评价也可能影响资本利得。但是并不是说,任何项目都必须资本利得和资本评价同时存在。

资本利得,是资本的内源盈利;资本评价,是资本的外源盈利。

这也就是说,所谓“资本增值”,有“内源增值”和“外源增值”。

对私人股权投资(以及任何其它投资)来说,固然也要利得增值(内源增值)。但私人股权投资更为看重、而且是主要增值目标的,是资本的评价增值(外源增值)。

3、盈利变现

盈利后,怎样把盈利变为现实的利益(例如变成现金)?

通过资本利得和资本评价,使投资商获得收益,就是盈利变现。

热门推荐

图说财富

最新报道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