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深度 >

能源通信领域改革有望破冰 民营油企仍需闯关

来源:时间:2013-11-08

能源通信领域改革有望破冰 民营油企仍需闯关。

记者日前从能源、电力及通信行业内部人士处获悉,包括石油天然气、电力、通信在内的基础产业将要掀起新一轮的改革。据内部人士讲,能源、电力和通信等这些领域的改革要以打破垄断、促进竞争、重塑监管为重点。改革的目标是放宽准入,形成竞争性市场结构,同时在自然垄断环节形成有效监管。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虽然此次的改革思路和措施未完全明晰,但是其指示方向的意义十分重大。尤其是在能源、通信这两个备受关注的领域,知情人士描述勾勒的路线图,或将推动这两个领域新一轮的改革。

京华时报记者祝剑禾古晓宇

□第一部分能源领域

放开原油进口权

目前,国内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气的进口几乎被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包圆,剩下的一点进口指标被“象征性”地分给其他公司。一直以来,各路资本尤其是民营企业不断呼吁放开石油天然气的进口权,允许其进入这个万亿级的市场去分一杯羹。内部人士表示今后将会放开对油源进口的限制。

油源放开十年一改

说来也巧,石油天然气进口权的逐步放开正好以十年为界限。最准确描述原油进口和使用权的名词是“原油进口配额及进口资质”,这个词来源于1993年外经贸部《关于原油、成品油出口经营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1994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关于改革原油、成品油流通体制意见的通知》,这两份文件中明确了国营原油、成品油进口的渠道,当时还不涉及非国营原油进口配额和资质问题。

2002年起,根据入世的承诺,商务部开始每年下达非国营贸易配额,允许非国营贸易企业从事原油进口,并逐年增加配额。这就是所谓的“非国营原油进口配额和进口资质”。但是这些进口配额大部分都被有国营背景的企业拿走了。2003年,国营原油贸易企业取消了配额限制,可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组织进口。而目前拥有非国营原油进口配额和资质的企业有43家。这也就是说,中石油、中石化等国企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口石油天然气,而43家非国有企业则需要按照给定的配额去进口。

放开已有实际动作

正好又一个十年过去了。今年7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的若干意见》,在这份文件的第11条“积极扩大进口”下,对原油进口及使用资质工作做出了以下原则性指导意见:“本着有利于结构优化、淘汰落后产能的原则,赋予符合质量、环保、安全及能耗等标准的原油加工企业原油进口及使用资质。”而最新的消息是,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正在就进一步放开原油、成品油进口权有关事宜进行研究,拟出台一份平衡各方利益的方案。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有关人士透露,商务部正在研究赋予进口原油企业资质条件的核准范围,油源放开的问题虽然目前还未完全落实,但确实已经进入到实质性研究阶段。而从上个月开始,国家能源局也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听取全国工商联和部分民营石油企业对民间投资进入石油领域的意见和建议。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会长张跃指出,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适度降低条件,让更多企业进入市场、参与竞争。

>>解读

民营油企仍需闯关

易贸研究中心常务副总钟健认为,相对而言,放开成品油进口的迫切性不强,而原油进口放宽的需求性较强。但是按照商务部现有的原油进口资质条件,进口商须有2年以上进口业绩采油资格申请。由于历年以来民营企业基本没有可能进口,所以这一条件基本就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门槛。此次改革这一条件有可能会放宽。而在非国有企业中,有加工能力的地方炼油厂获得原油进口资质的可能性更大些。

石油行业资深人士王旻指出,放开原油进口权之后,民营油企仍需要闯过一道由中石油中石化把持着的关口。根据现行原油进口的政策,有三道关需要过,一是商务部的原油进口配额及进口资质,二是发改委经济运行局的原油流向证明,三是两桶油的炼厂排产计划。最后一个是最致命的,因为原油进口到国内需要通过炼油厂加工为成品油,而自己拥有进口原油资质的两桶油又把持着国内超过80%的炼油能力,这意味着在最后一道关口上,两桶油既是运动员也是裁判员。

拆分油气管网

据内部人士介绍,改革或将石油天然气管网业务从油气企业中分离出来,组建几家独立的油气管网公司,并建立对油气管网的政府监管制度。除了放开石油天然气进口权之外,这又是一个备受外界热议的焦点,因为拆分油气管网直指能源巨无霸——中石油。

油气管网一家独大

截至去年年末中石油管道总长度为66776公里,其中天然气管道40995公里,原油管道16334公里,成品油管道9437公里。目前国内陆上油气长距离输送管道的70%由中石油管道公司控制。中石油管道公司的前身是1970年开始创建的东北“八三”管道工程及1974年成立的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1998年石油石化系统重组,成立石油、石化两大集团,管道系统同步重组;1999年中石油系统进行第二次大重组,以核心业务组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作为其地区公司,对外简称中石油管道公司。

虽然中石油将油气管道业务置入了上市公司,但是每次都将该业务的财务数据与天然气业务合并发布,中石油管道公司的具体盈利状况一直不为外界所知。但是油气管道受到了各路资本的垂青,从2011年中石油打开了管道项目引入社会资本开始,全国社保基金、宝钢集团、泰康资产等其他行业巨头纷纷斥资过百亿参与其中。中石油在油气管道领域的一家独大还引起了另一能源巨头的不满,中石化内部人士此前曾私下跟记者表示,输送环节的垄断程度远远甚于勘探、开采、进口等环节。

开放或将好于分拆

对于外界的分拆传闻,中石油内部人士上周末以个人名义回应称,目前分拆油气管网的时机还不成熟,一是因为国内油气管网尚不完善,而铺设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二是担心分拆为独立的油气管网公司之后形成新的垄断体。对此,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赞同,认为逐步向第三方开放油气管网,实际作用大于将该业务从中石油分拆出来。

而上周有消息称,国家能源局已经在小范围内下发的《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为实现互惠互利、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能力,在有剩余能力情况下,油气管网运营企业应根据一定排序,即以现有输送(储存)合同用户,国家政策规定的优先类、鼓励类用户,申请、签订输送(储存)在先的新增用户,无歧视地对第三方开放管道设施。同时,国家能源局将全面负责公平开放的监管,并赋予其各地的派出机构监管职权。

>>解读

还需要改革时间表



图说财富